強迫症的歸因研究

才智咖 人氣:5.35K

對於強迫症,你又瞭解多少呢?你知道強迫症的歸因嗎?強迫症的歸因研究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瀏覽。

強迫症的歸因研究

  

一、 強迫症的定義與型別

強迫症是一種焦慮性的疾患,其特徵是有一種不安的想法、衝動或影像在患者腦海中不斷地出現,讓患者覺得很痛苦。強迫症的主要症狀包括兩大部分:第一,強迫思考。心中常有自己不想要的重複想法、影像或衝動。持續擔心環境髒亂,害怕自己或親人受到傷害,認為自己得了可怕的疾病等不合理的想法。第二,強迫行為。它可以暫時減少強迫思考所帶來的焦慮,但是也因而不斷地強化患者執行強迫行為的動機。最常見的強迫行為是清洗與檢查。

雖然大部分患者都知道這樣的強迫思考或強迫行為不合理,甚至是荒謬的,但是由於強迫思考會引發高度焦慮,病人努力地嘗試想忽視或抑制這些念頭,但是通常無法轉移,最後只好通過別的念頭或強迫行為來抵消它。因此,強迫思考和強迫行為經常配對發生,例如:怕髒,就會重複洗手、洗澡,出門戴手套,經常換衣服,家中擦拭得一塵不染等;怕危險,就重複檢查瓦斯、門窗、水龍頭、門鎖等;害怕遺失重要東西,就囤積一些無意義,無價值的物品而不敢丟垃圾,或不斷檢查垃圾物品等;害怕感染艾滋病或其他疾病,就不斷抽血檢查,不和別人接觸,以避免唾液飛沫傳染;擔心忘記別人講過的重要的內容就不斷詢問重複的話題等。而這些症狀倘若不加以治療,則強迫思考與強迫行為的連結就會越來越牢固。隨著強迫思考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執行強迫行為的次數越來越多、時間也會越來越長,甚至嚴重化、複雜化、儀式化。因此,患者會感到非常苦惱與沮喪,導致社會功能受損,影響個人學習,生活與職業。

根據“耶魯—布朗強迫症量表”中的分類,強迫症包括8種強迫思考和7中強迫行為,其中強迫思考包括“害怕傷害自己或別人、怕髒怕受汙染、出現不合理的性畫面、囤積物品、擔心冒犯神明或擔心道德上的對錯、要求對稱或精確、害怕說出某些事情或丟掉東西”等,強迫行為包括“過度或儀式話的清洗行為、重複檢查、重複閱讀、書寫或一些日常活動、反覆計算或排序整理、不斷收集或堆積沒有必要的東西、重複問話、測量或觸控,心靈的儀式行為”等。

二、 強迫症的歸因

(一) 生物模式的看法

強迫症的真正原因有待更多的研究加以理清。有人認為強迫症源於教養失當與不愉快的童年,其實這些都是不正確的觀念,教養差的小孩未必會得強迫症,教養好的小孩也未必不會罹患此症。另外,強迫症並非壞行為的結果,也不是個性上的缺陷或缺乏控制力所致。

有很多可能的因素會引發強迫症,例如:腦中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失衡、大腦結構異常、基因遺傳、壓力與學習理論等。依據近代醫學研究的證據,顯示大腦結構異常、腦中神經傳導物質失衡、基因遺傳等因素才是強迫症的致病關鍵。

1、 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不平衡

神經傳導物質是神經細胞彼此相互聯絡的化學物質。神經傳導物質在突觸間以擴散的方式,到達下游神經元負責接受資訊的末稍——“樹突”,並在細胞膜上特定的受體發生作用,引發下游神經元膜電位的變化,而多餘的神經傳導物質不是被“再回收”,就是被分解成不具活性的物質。強迫症的發生可能是血清素的過早再回收,以致干擾神經元正常的資訊傳遞。

2、腦中神經迴路錯亂

腦部每天有很多資訊出入,會依照重要性安排資訊的先後反應順序。腦部接收、過濾、選擇資訊,甚至做出反應的部位,主要是基底核或尾核、視丘、眼額葉等區域,意識層次常無法察覺到這些部位的運作。強迫症患者顯然是此一神經迴路有異常,以致發生很多強迫行為。

正常的腦部丟棄絕大部分資訊,僅讓少部分的資訊通過這個閘門,所以一般人會注意重要資訊而忽略其他瑣事。就像關門這個動作,一般人會很自動化地這麼做,之後很少會再注意關門這回事。但是對強迫症患者而言,這卻是一件艱難的任務。

強迫症患者的尾核接收過多害怕與危險的資訊,並未有效阻隔這些資訊,以致讓他們上傳到視丘,就像止洩閥壞掉般,讓小漏水逐漸演變成瀑布效應。視丘將接收到的資訊再傳給額葉,額葉是忙於應付危險情境,對接收到的資訊都過度反應,而向腦部負責行動的部分發出命令,影響外圍器官,例如:手足、心血管系統,使個體產生焦慮、害怕、懷疑、小心翼翼、檢查與重複等立即的保護行為。因為沒有驗證害怕的資訊,所以患者感覺焦躁不安與事情尚未完成,必須做很多重複行為以抵消這些焦慮的資訊,例如:清洗、檢查等。等到腦部出現“OK”的資訊才會停止這些重複行為。

3、基因與家族遺傳

經由家族研究與雙胞胎研究,顯示強迫症與家族遺傳有某種程度的相關。家族研究是找出家族中得病的指標人物,將這些罹患病親屬與對照組或一般民眾的疾病盛行率做比較分析。Pauls等人於1995年與強迫症患者的一等血親直接會談,並且依照美國精神醫學會《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做診斷,比較100位強迫症患者的466位一等血親與113位對照組的一等血親,結果強迫症患者一等血親罹患強迫症的盛行率是10.3%,而對照組是1.9%.

雙胞胎研究提供了某些證據,證實基因與強迫症的關聯性。雙胞胎疾病表現型的相似度是以兩個體同樣發病的機率來表示。1986年Rasmussen與 Tsuang的研究顯示同卵雙胞胎同樣發病的機率為63%。1981年Garey與Gottesman的研究則顯示同卵雙胞胎同樣發病的機率為87%,異卵雙胞胎則為47%。

4、 鏈球菌感染

美國國家心理研究院拉波特·史維多醫師,發現某些小孩在感染鏈球菌之後,容易引發對鏈球菌的免疫反應,以致突然出現強迫症。身體產生的抗體除了對抗鏈球菌之外,也攻擊心臟與關節,以致發生風溼性心臟病與關節炎,也會攻擊基底核,而出現強迫症、抽動症、舞蹈症等症狀。

因此,可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如百憂解、無鬱寧、樂復得、克憂果、西普寧、安納福寧、速躍、美舒鬱等抗強迫症藥物。

(二) 行為理論的看法

1、 莫羅的二階段論

行為理論學者莫羅以“二因子模式”來結實焦慮性疾患形成的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個體經由古典制約,學會對某種刺激心生恐懼;第二階段,個體則是通過操作制約來降低“刺激”所帶來的焦慮,於是增強了這些“特定行為”。行為理論學者認為焦慮乃源於強迫思考、影像與衝動時,只好重複執行某些儀式性的行為。果然一如預期地,一旦執行強迫行為後,輕鬆的感覺倏乎而至,暫時解除壓力。常見的例子,如:“怕髒而重複洗手、洗澡、出門戴手套、經常換衣服、家中擦拭得一塵不染等”、“怕危險,於是重複檢查瓦斯、門窗、水龍頭、鑰匙等”、“害怕重要物品遺失,就囤積物品、不敢丟垃圾或不斷檢查垃圾等”、“害怕感染艾滋病或其他病,就不斷抽血檢查,不和別人接觸,以避免唾液飛沫傳染”、“擔心忘了別人講國的重要內容,就不斷詢問重複的話題”。對許多強迫症患者而言,這些強迫思考非常明顯、容易覺察,患者們知道這些念頭或行為是多餘、不需要的,但又無法自我控制,只好不斷地配合腦中的念頭執行強迫行為,以暫時解除焦慮。

2、 班都拉的模仿論

班都拉的模仿論認為“所有行為皆可經由觀察與模仿學習而來”,行為者通過觀察“示範者”的行為及後果,間接學會許多生活與社交技巧。若以此觀點解釋強迫症的成因,間接學會許多生活與社交技巧。若以此觀點解釋強迫症的成因,則是指兒童在成長過程中,通過父母、家庭系統的示範,習得強迫性的想法與行為,例如:父母是完美主義者,非常拘泥小節、有潔癖。加重擺設過度固著、喜歡蒐集或囤積東西、老是仔細重複檢查東西等,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習得這些想法與行為,加上父母的價值觀也支援這樣的方式,更增加孩子的行為,甚至日益演變成強迫思考與強迫行為。

根據班都拉的理論,觀察學習包括四個過程,分別是注意歷程、保留歷程、動作複製歷程以及動機歷程。

在注意歷程中,對觀察者越具影響力的人物或刺激,越容易受觀察者注意。父母對孩子而言,永遠是最具有影響力的人,父母的管教態度、生活習慣、言行舉止,都可能引起兒童的注意;其次如師長親戚、大眾媒體、偶像等,也都是可能引起注意的物件。如果父母清潔傢俱環境的方式、次數、順序,非常清楚明確,較容易引起兒童注意。有時,媒體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推波助瀾,增強患者的強迫行為。相應地,有些人很容易受他人或媒體影響,而產生注意與學習;有些人則會加以分析或是相信自己的經驗判斷,未必會全盤接受這些資訊。或許這可以結實,威嚇同樣都有父母過度愛乾淨的生長環境,有些孩子仍然朝一般性發展,並未出現類似的過度清潔行為。

在保留歷程中,觀察者記住了示範者的行為,日後加以複製。記憶的方式可能是“心像編碼”,如:擦地板時就想起媽媽擦洗的畫面;也可能是“語文編碼”,例如:自己邊擦桌子邊默唸著擦洗的步驟。在動作複製歷程中,患者在日後遇到類似情境或刺激時,會表現出類似示範者的行為,一開始不一定會完全一樣,包括“立即模仿”與“延遲模仿”。如果個體重複清洗的行為,受到母親、師長的肯定與增強,則日後表現出此種行為模式的可能性就會升高;反之,如果此行為被懲罰或削弱,則日後表現出此種行為模式的可能性就會降低。

所以行為治療就是治療師引導患者找出引發強迫行為的焦慮情境,並依照焦慮分數排列成焦慮階層表,逐一面對每個焦慮情境而不執行強迫行為,讓患者體驗他們所害怕的可怕後果並不會發生,因而削弱強迫思考與強迫行為的連結強度,大幅度減少強迫行為的強度或頻率,間接改善焦慮情緒。行為治療一般的策略有以下步驟: “觀察自己的強迫行為與引發情境”、“評量每個引發情境的`焦慮分數”、“依次排出焦慮情境階層表”、“選擇焦慮最低階層情景暴露/不反應法練習”、“逐步提升焦慮階層”、“配合認知治療與家庭治療,以強化暴露/不反應法的聯絡效果”。

(三)認知理論的看法

認知學派認為強迫症的認知思考就是一種內在的強迫歷程,會增加行為的強度或形態因而不斷地困擾自己的行為與情緒。個體必須改變這些不合理的信念或想法,才能改善行為的困擾程度與帶來情緒上的適應。

1、艾里斯的ABC理論

行為治療認為強迫思考主要來自於非理性的信念,包括過多的應該、必須、一定,因而導致不斷重複的行為,以合乎自己的信念系統。理情行為治療的主要概念是:真正導致情緒與行為困擾的原因C,不是刺激事件A,,而是個人如何人看待事件A的信念系統B。人常常受到一些謬誤、迷信、無意義的觀念所影響,而導致情緒上的困擾與不適應行為。強迫症患者經常出現的十一項非理性的信念有:

⑴ 我必須重複做每件事情,直到它完全正確無誤為止;

⑵ 我應該重複這句話,以確定聽懂別人說過的每一句話;

⑶ 我心中絕對不可以出現任何一點不好的念頭或慾望;

⑷ 我必須不斷地洗手,才能確定手是乾淨的;

⑸ 當心中有不好的想法,就代表它一定會發生;

⑹ 我必須能確定生活中的每件事情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⑺ 我一定要去檢查垃圾桶,才能確定我沒有丟掉重要的東西;

⑻ 假如我觸控髒東西,一定會生病,甚至死掉;

⑼ 我必須不斷去檢查門窗,才能確定門窗是關緊的;

⑽ 我必須正確無誤地清楚知道家中每件物品的擺放位置;

⑾ 我一定要洗澡兩個小時以上,才能確保身體洗乾淨了。

2、貝克的認知理論

貝克等人認為:認知決定我們如何感受與表現,因此情緒困擾來自個體的認知扭曲,是一種錯誤的歸因假定,也是個體內在不合理的自動化認知歷程,所以又稱為“負向的自動化思考”,而強迫症獨特的認知特質要比一些非理性信念更廣泛、更具有一般性,包括:

⑴ 過度高估事情的危險性與傷害性:高估事情的危險性和嚴重性,即使只有極低的機率會發生不幸,當事者仍必須保護自己、家人或重要他人。

⑵ 過度完美主義:相信事情總有完美的解決之道,做到盡善盡美,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須的。因此,除非我把每件事情做到完美,否則它是無法容忍的;反之,假如沒有做到盡善盡美,那就是做得很糟糕。

⑶ 過度要求控制:當事者必須能夠絕對控制自己的想法和行動,如同完全控制生活中的每件事一樣,否則是不道德的,或者將導致心理和行為的嚴重後果。如果可以完全控制即意味著成功,代表當事人是一個優秀的人。

⑷ 過度責任感:當事者必須保持警覺,以避免自己因為一點錯誤而可能傷害到其他無辜的人。如果未能及時避免事情發生,那就代表我一定是個不好的人。

⑸ 無法容忍不確定性:當事者必須百分之百確定每件事,而且百分之百確定每件事都是正確無誤的。假如對於任何事有一點點不確定,那將是無法忍受的。

⑹ 思考和行動混淆:假如有一個不好的、甚至是想要傷害某人的可怕想法,那就好象我實際上已經去做了。

⑺ “非黑即白”或“全有全無”的思考方式:事情總是分成兩種極端的結果,不是有就是無,不是黑就是白。

⑻ 過度強調想法的重要性:過度強調想法的重要性與決定性,而引起自己過度焦慮或擔心。

⑼ 不斷懷疑:懷疑自己可能或已經做出一些違反道德、法律或傷害別人的事,即使它沒有意義或不合乎事實。

⑽ 關於“如果……怎麼辦”的思考(水晶球效應):不斷地擔心未來可能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即使它沒有意義或不合乎事實。

⑾ 迷信的想法:深信某些儀式、顏色、圖騰、數字等,具有特殊意義,即使不合乎事實。

⑿ 災難性預言:事情總是往最嚴重的方向思考,而且認為它一定會發生,即使沒有意義或不合乎事實。

⒀ 因果推論:物體居然出現不可思議的反常現象,例如:瓦斯爐自動點火、電冰箱會自動開啟、門鎖會自動解開等。

⒁ 悲觀的偏見以及無法容忍焦慮:假如某些不好的事情發生,那非常有可能剛好發生在自己身上或某個特別關心自己的人的身上,發生的理由就是因為自己。

所以認知治療就是治療師引導患者一起找出每一項非理性思考背後的矛盾證據,因而推翻或修正原先錯誤的自動化思考、降低強迫思考的嚴重程度,間接改善焦慮不安的情緒。一般遵循下列步驟:“辨認不合理的自動化思考”、“持續記錄平時出現的強迫思考”、“使用蘇格拉底對話等技術,挑戰不合理思考”、“以合理思考進行自我對話”、“循序漸進,不斷練習與討論”。

綜上所述,強迫症的形成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它是一種頑固的、慢性病,症狀起起伏伏,時好時壞,因此只有強迫症患者尋求合格的心理諮詢師的幫助,找準病因,加上自我強烈的改變動機,以及與家屬的支援配合,才能最有效的改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