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生活中的心理學規則

才智咖 人氣:5.58K

最近,在經過相關的心理學培訓之後,頓時有不一樣的感受。我發現心理學的一些原理對於教師的培訓與個人成長是很必要知道的,列舉一些分享。

超限效應

美國著名幽默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使人感動,準備捐款。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到牧師終於結束了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未捐錢,還從盤子裡偷了2元錢。 這種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現象,稱之為“超限效應”。 超限效應在家庭教育中時常發生。如:當孩子不用心而沒考好時,父母會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複對一件事作同樣的批評,使孩子從內疚不安到不耐煩最後反感討厭。被“逼急”了,就會出現“我偏要這樣”的反抗心理和行為。 因為孩子一旦受到批評,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心理平衡,受到重複批評時,他心裡會嘀咕:“怎麼老這樣對我?”孩子挨批評的心情就無法復歸平靜,反抗心理就高亢起來。 可見,家長對孩子的批評不能超過限度,應對孩子“犯一次錯,只批評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評,那也不應簡單地重複,要換個角度,換種說法。這樣,孩子才不會覺得同樣的錯誤被“揪住不放”,厭煩心理、逆反心理也會隨之減低。

 點評:過猶不及的心理學解釋:同時也告訴我們,講課的時候千萬不要拖堂……這很容易過學生的底線哦。

3對1規律

說服別人或提出令人為難的要求時,最好辦法是由幾個人同時給對方施加壓力。那麼為了引發對方的求同行為,至少需要幾個人才能奏效呢?前面的實驗結果表明,能夠引發同步行為的人數至少為3~4名。 當兩個人統一口徑誘使某人採取求同行為時,幾乎沒有人會做出錯誤選擇。如果人數增加到3人,求同率就迅速上升。效果最好的是5個人中有4人意見一致。人數增至8名或15名,求同率也幾乎保持不變。 但是,這種勸說方法受環境的制約較大,在一對一的談判中或對方人多時就很難發揮作用。當對方是一個人時,你可以事先請兩個支持者參加談判,並在談判桌上以分別交換意見的`方式誘使對方做出求同行為。在紙牌遊戲中,經常能看到這種現象。紙牌遊戲一般由4個人參加,在遊戲過程中如果時機成熟,有人會建議提高賭金或匯入新規則,同時也會有人提出異議,這時如果能拉攏其它兩人,三個人合力對付一個人,那麼剩下的那個人會因寡不敵眾而改變自己的主張,被多數的力量說服。 克萊烏傑比茨的手下敗將拿破崙也曾說過:“勝利在於兵力充足。”由此看來,“以多勝少”的道理應該是在克萊烏傑比茨之前就有的一個規律。

點評:三人成虎的心理學解釋。從教學培訓來講,舉例子一定要舉到3個以上,就開始有說服力了。告訴學員你要講什麼,給他們講,然後告訴他們你講了些什麼……

貝勃規律

第一次刺激能緩解第二次的小刺激──“貝勃規律” 有一個關於“誘敵深入法”的有趣實驗。人們對報紙售價漲了50元或汽車票由200元漲到250元會十分敏感,但如果房價漲了100甚至200萬元,人們都不會覺得漲幅很大。人們一開始受到的刺激越強,對以後的刺激也就越遲鈍。 下面的例子說明了這種“貝勃規律”。一個人右手舉著300克重的法碼,這時在其左手上放305克的法碼,他並不會覺得有多少差別,直到左手法碼的重量加至306克時才會覺得有些重。如果右手舉著600克,這時左手上的重量要達到612克才能感受到差異。即比前一種情況要多給一倍以上的刺激才會有所反應。所以要想辨別出刺激間的差異,刺激總量越大,其差額也必須越大。 “貝勃規律”經常應用於經營中的人事變動或機構改組等。一家公司要想趕走被視為眼中釘的人,應該先對與這些人無關的部門進行大規模的人事變動或裁員,使其它職員習慣於這種衝擊。然後在第三或第四次的人事變動和裁員時再把矛頭指向原定目標。很多人受到第一次衝擊後,對後來的衝擊已經麻木了。 從一開始就提出令人難以拒絕的優厚條件,等談判基本結束後再指出一些不好的細節並使對方接受的“誘敵深入法”基本上也是以“貝勃規律”為基礎的。對方被一開始的優厚條件所誘惑,對後來才知道的不好的部分也就會較輕易地接受了。

點評: 先提小要求,然後再提大要求。等到你的內容提高了,你的要求慢慢加大。這樣所有人都不會感到有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