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社群民情日記

才智咖 人氣:1.34W

為深入開展“萬名幹部下基層、紮紮實實幫群眾”活動,切實為廣大人民群眾排憂解難,特別是為人民群眾做實事、辦好三、解難事,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民情日記,希望大家喜歡。

最新社群民情日記

  篇一:最新社群民情日記

3月25日, 冒著似鵝毛一般,紛紛揚揚,晶瑩如玉、潔白無瑕的雪花。我與村幹部來到了村民拜家中,瞭解到他家有四口人,其中有兩個孩子是貳級殘疾人,先天性語言障礙,庫納爾拜本人因受傷導致右腿殘疾,現在只有拐著柺杖行走,媳婦主要以家務活為主,照顧三個孩子的衣食住行。家中有45畝地、2只大牛一隻小牛、一輛拖拉機主要靠二兒子拉貨來掙錢。

儘管小兒子貳級殘疾,但他完全明白家中的負擔,家中的經濟情況,臉上什麼時候都帶著微笑,可以感覺到他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夏天與弟弟一起打工,專門給弟弟當小工,不要看他是殘疾人員,但是他有一種與生活較量的猛勁,聽村民人說他比正常的小工乾的都好,眼快手快。儘管言語表達不是很好,卻使勁了全身的力量來投入到務工上,每天120元的收入,為家中的經濟收入貢獻一份力量。

條件不是很好的,收入不高。這個家庭讓我感覺到了家庭的溫馨,從交流中可以感覺到父母對孩子的無私慈愛之心、用啞語和手勢的與孩子的交流。無意中我也瞬時學了二下子,結果孩子一看馬上明白是什麼意思。就在那一剎那間,我的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辛酸,在這個小家庭裡充滿了多少歡樂、幸福,兒女很聽話、很懂事、有眼色、多麼善良的兩個孩子呀?

我便留下了聯絡方式,用簡單的哈語對庫納爾拜老人說有什麼事情需要我們幫忙的就和我聯絡。無論是生活上還是精神上,他們都極需要照顧與關懷。

走訪結束回到宿舍,我卻有了不一樣的心情,我在思索。該如何幫助困難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如何讓他們過得更好?能給予困難群眾更多的幫助。但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真心的鼓勵、微薄的資助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當前困難群眾的困境。國家的惠農政策日漸豐厚,社會保障日益完善,農民的生活已經得到很大改善,但還有相當數量的農民沒有脫貧。要解決他們的貧困,主要還是要靠黨和政府的幫助,社會的關心。

  篇二:最新社群民情日記

小事連民心

群眾利益無小事,通過在姚山村的走訪,我越發感覺到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18日下午,在姚山村走訪途中,我發現在姚山村組龍王街路南一棵樹上,掛著四塊電錶,位置較低,小孩很容易摸到,是個安全隱患。據村幹部和群眾反映,由於群眾房屋拆遷,原先掛在牆上的一些電錶無處可掛,只好掛在樹上,雖多次與供電部門聯絡,但都沒有結果。對此,村幹部和附近群眾十分擔心,遇到陰雨天,就更為擔憂。聽後,我當場安排工作人員給縣供電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打了電話,要求他們派人到現場察看,迅速進行整改。縣鄉供電部門立即組織人員趕赴現場,並著手施工。在姚山國小校園內,有一個50米長、20米寬、2米深的水塘,塘內有不少水,雖然周圍用尼龍網圍著,但對學生來說,還是個安全隱患。學校教師和群眾反映,曾經有名國小生掉進水塘,由於施救及時,沒有發生嚴重後果,但水塘未平,始終是教師和學生家長的一個心病。填平這個水塘需要一萬多元,村及學校經費很緊張,沒有多餘經費用在填平水塘上。聽後,我安排身旁的鎮黨委書記,要求鎮政府出資填平水塘,鎮黨委書記當即表態三天內完成任務。

這兩件事,對於有些幹部和部門來看,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其解決的卻是群眾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實實在在的困難,涉及到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若是對“民有所呼”心不在焉,就會把小問題拖成大問題。只要我們各級幹部始終牢記群眾利益無小事,切實把群眾的小事當作幹部的大事,做到事情再小也要竭盡全力去辦,就會積小勝為大勝,不斷匯聚加速宿州崛起的強大力量。

群眾心裡有桿秤

按照走訪計劃,18日下午,我在村幹部的陪同下,分別走訪慰問了困難戶和五保戶。

走訪慰問的第一戶是特困戶***,今年73歲,老伴已去世,目前全家五口人,兒子、兒媳、孫子、孫女都外出打工,一人獨自生活,患腦血栓病近四年,腿部有殘疾,行動不便,個人有3.9畝地,由女兒幫著種,包括土地收入和殘疾人、低保戶享受的保障金,全年收入2000元左右。在全面瞭解老人的基本情況後,我拉著老人的手,問還有什麼困難需要解決時,老人連聲說:“沒有沒有,政府很關心我們,不能再給政府添麻煩了。”當我給老人送上慰問金時,老人激動得說不出話來,長滿老繭的雙手緊握我的手不放鬆。離別時,跛著腳執意將我送到門口。

來到五保老人***時,老人正在準備吃晚飯。通過交談,得知老人今年74歲,1970年4月從蚌埠下放到姚山村,現有5畝地,包給別人種,自己平時主要以撿破爛為主,全年收入2400元左右。當我問到老人過得好不好時,他十分激動地說:“比過去幸福多了,逢年過節,上級政府都來看俺,給俺送被送糧送錢,共產黨的政策太好了,如果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俺今天”。站在一旁的我感覺得出,老人的話發自內心,讓我很受感動。臨別時,我給老人送上慰問金,老人連聲說謝謝,並目送我們很遠。

近年來,雖然農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但依然還有部分群眾因孤、病、殘原因導致生活困難,說明我們還有許多工作要做,需要群眾理解。然而通過與群眾的座談交流,特別是通過與王新章、溫傳祥兩位老人的交談,我感到他們對黨和政府的衷心擁護,感謝現在黨的好政策,大多數人是通情達理的、是很容易知足的,只是因為客觀原因導致他們暫時的生活困難,不願黨和政府。這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心中有百姓,百姓有桿秤,只要我們心裡裝著群眾,群眾心裡也會裝著我們。作為一名黨員、一名領導幹部,我們一定要堅決執行上級黨委決策,把黨的各項惠民政策帶到基層,送進百姓家中,讓廣大群眾明白黨的政策,感受黨的溫暖,特別要實實在在地幫助弱勢群體解決實際問題,讓他們早日走出困境,過上幸福生活。

群眾的期盼就是幹部的職責

當前,群眾盼什麼?希望黨委政府做什麼?帶著這個問題,我深入走訪了姚山村部分群眾,並與他們進行了座談交流。

村民***是一位種植食用菌戶,談起種植食用菌,他說得頭頭是道:“種植食用菌對俺村來說,原料較為充足,但目前沒有形成規模,銷售渠道較窄,整體效益不夠好。一是機械化程度不高,仍以手工為主;二是農戶缺資金、缺技術;三是農村資訊來源不夠,希望政府能夠在資訊、資金、銷售門路等方面提供幫助,技術上給予指導。”

  篇三:最新社群民情日記

早上八點左右,我來到了大灣村***家,一名婦女正在和***不停的交談,話語中透露出了悲傷的言語。據瞭解,這個婦女是從湖南嫁到大灣村的浦大姐,浦大姐有兩個兒子,22歲的大兒子在外面打工,小兒子讀國小5年級。由於夫妻關係不和諧,她的丈夫5年多都沒有回家了,自己要承擔家裡家外所有的農活和操心全家的生計和兒子的讀書費,生活變得非常艱苦。

當問起她家是否享受農村低保的時候,浦大姐告訴我,現在國家政策很好,她和她的小兒子都被評為一類低保,到是減輕了一些家庭負擔。但辦理低保是以丈夫的名字去開戶的,由於丈夫常年在外打工而不回家,致使浦大姐不但沒有領到每個月的'低保,反而家裡面的負擔全部由她承擔。現在自己年紀大了,做不了重活,大兒子沒有讀多少書打工做的都是重的體力活,也沒有錢寄回家貼補家有和供小兒子讀書,生活變得非常的困難。

臨走前,我向大灣村支兩委瞭解情況,建議她向鄉社會事務辦申請把低保存摺上丈夫的名字更改為浦大姐的,並給她說明了相關的辦理程式。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一個農村夫婦女的堅強、樸實和辛酸!

***年4月2日 星期二 雨

中午十二點左右,我和丙溪村支書***來到村民***家,他正從外面幹活回來。在閒談中得知,張文培與妻子兩年前離婚了,留下他與女兒和母親住在一起,母親常年生病,幾乎沒有什麼勞動力,平時就靠自己外出打工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年初,***在修建房屋下基腳時損毀了寨上一村民的田埂,引起了矛盾,兩家互不讓步,矛盾不斷升級。經吳支書和我的調節和勸說,最終使雙方化干戈為玉帛,一場鄰里之間的矛盾糾紛得到了及時妥善解決。

晚上***熱情的邀請我們吃晚飯。張文培很樸實、也很開朗,他欣慰的說:現在國家政策真的很好,母親醫病的錢也得到了農村合作醫療的報銷,還被評為了二類低保,到是減輕了一些家庭負擔,很是感謝黨和政協的幫助。

夜深了,小雨還在淅瀝瀝的下著,路雖然很滑,但是我們為村民成功的化解了一場鄰里糾紛,我的心裡感覺滿滿的,很高興!

***年3月6日 星期二 陰

下午5點多,我們駐村工作人員一行3人,跟著亞魚村副主任姚本祥,監督委員會主任、綜治工作站站長舒水保來到潘塘村民組。近日,潘塘村民組在進行入戶道路硬化工程,我們也積極地投入了他們的勞動。據悉,這條道路是連著該組外面的李丫公路,屬於一事一議專案,由財政出資金,村民出勞動力共同完成的。大概一個星期左右就能完工並投入使用。入戶道路修好了,極大地方便了村民們的出行。村民們表示,道路的硬化結束了以往雨天泥,晴天灰的歷史,坐在車上顛簸得不行的情況也將不復存在。

***年3月13日 星期三 雨

昨晚7點左右,亞魚鄉也應節氣地出現了雷雨天氣。

叮,叮,叮……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打破了“幹群連心室”內的寂靜,我立馬接起電話。來電的是亞魚村花瓜衝村民組的劉澤雙老人,因電線老化引起了火災,將家裡的老木房給燒了起來。聽到這個噩耗,我們駐村工作人員立即與鄉政府、村委會聯絡,第一時間趕到救火前線。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在凌晨時分終於將大火撲滅。第二天一大早,大傢伙顧不上疲憊,為劉澤雙老人送去了慰問金3000元,大米180斤,食用油1桶,棉被4床,大衣2件。慰問金和物品雖然不多,但卻溫暖了老人的心。

***年3月23日 星期六 陰

為進一步加快沙子坳村的經濟社會發展及產業結構調整,率先達到小康。沙子坳“幹群連心室”工作人員積極為村民找路子,謀劃致富產業,通過與村支兩委班子、黨員及村民代表的座談會,結合本村實際,選擇了市場前景很好的黃桃種植產業。通過與上級相關部門溝通,為該村爭取到黃桃樹苗9000株,肥料4000斤。

3月23日,我帶領連心室工作人員***,一起幫涼庭寨村民***樹栽黃桃苗,栽完黃桃苗後,看著這成片的黃桃,村民***笑了!

據悉,該村黃桃種植面積已達210餘畝,三年後,每年會給村民帶來近350萬元的收入,真正的給村民栽下了“搖錢樹”,養起了“下蛋雞”。

***年5月6日 星期一 陰

5月6日上午,我一個人來到謝橋村白水洞組***家,此時羅仁貴正在院壩裡修理農具。於是我上前與他閒聊,他談到自己現在是一個人在家上了年紀,白水洞的所有村民都從原來的住處搬了出來,就剩下他還在那裡面住著,主要是搬出來沒有房子住,而且現在就靠自己種地養活生活,家裡面無人打工,子女還要讀書,還欠下許多債務,自己雖然領有低保,但家中缺乏經濟來源。

TAGS:社群 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