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學案的雙主教學模式初探

才智咖 人氣:1.81W
試論學案的雙主教學模式初探


  論文摘要:“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雙主教學模式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釋放其學習的主動性、投入性和創造性,得到廣大教師的認可,但在實施過程中卻出現諸多問題。闡述了學案的定義,論證了學案對有效落實雙主教學模式的促進作用,並提出了基於學案的雙主教學模式的教學流程。

  論文關鍵詞:學案;雙主教學模式;教學流程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學活動既有模式又無固定不變的模式,從誇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提出班級授課制度到現在,逐漸形成了“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的現代教學模式以及“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雙主教學模式。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路技術的發展以及教學實踐活動的深入,“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逐漸獲得大家的認同,很多大學試圖在課堂教學中運用雙主教學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然而幾年來的實踐效果並不理想。本文正是基於這樣的現實,將學案引入大學課堂,以此為載體,構建教學環境,組織教學活動,有效落實了雙主教學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雙主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實施中的現狀和原因分析

  雙主教學模式勾勒了一幅教師精導妙引、學生認真思考、積極發言的課堂場景,然而現實卻不盡然。有的教師認為教學內容太多,沒時間引導學生,直接把自己當成了主體,把學生當成被動的接受者,在課堂上“滿堂灌”。有的老師則“一問三不知”,根本導不起來,最後只能從主導做回了主體,課堂教學一如從前。還有的老師則把學生的主體作用從“學”擴充套件到整個課堂,上無序的興奮課,看似熱鬧,既定的教學目標卻沒達成。
  雙主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沒有處理好“主導”和“主體”的關係是其中最為直接的原因。事實上,“主導”和“主體”不是一組對立的關係,而是相輔相成的關係。教師引導得越好,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就越強,主體地位越明顯;反之,學生學得越主動,也就證明教師的引導越有效。但是,在應用型本科院校中,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大多數學生已經適應了“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自學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有限;從教師的角度而言,幾千年流傳下來的“權威—依存”的師生關係根深蒂固,使得教師仍然是獨角戲的.表演者,儘管許多老師在有意識地改變這種現狀,但在教學過程中還是時有流露,很難徹底轉變過來,出現上述問題也就不足為奇。所以,除了在思想意識上儘快轉變外,還必須採取一定的措施來幫助教師做好“主導”,幫助學生做好“主體”。

  二、學案是落實雙主教學模式的有效載體

  使用學案可以幫助教師和學生做好“主導”和“主體”。
  1.學案的內涵
  學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礎上,針對學生學習而開發的一種學習方案,並在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下完成。對於教師而言,學案是教學思想、教學方法的體現,其對教學程序的安排、教學活動的設計皆在學案中有所隱含;對於學生而言,學案是顯性的學習支架和隱性的學習策略,它能讓學生知道教師的授課目標、意圖,瞭解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掌握一定的學習技巧和思維方法,從而進行有效的學習。
  2.學案的組成部分及其作用
  學案包括學習目標、學法指導、重難點分析、課前預習及回顧複習、課堂思考的主要問題、課堂練習、小結、課後練習、學習資訊反饋等。
  學習目標、重難點分析由教師給出,目的是使學生大致瞭解本次課程需要達成的目標和掌握的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學法指導是由教師給出的學習方法指導或解題思路等,目的是幫助學生自主學習。課前預習及回顧複習是為課堂教學掃清障礙,通常可以把課堂教學需要用到的一些知識以問題或習題的形式組織在其中,由學生自學完成。課堂思考的主要問題是針對具體知識和特定研究內容而構造的具有層次性的問題,能夠引導學生一步步深入思考,使課堂討論圍繞既定教學目標循序漸進。如果問題能結合實際並體現知識的實踐價值,則更有利於激發和維持學生的興趣。課堂練習是討論釋疑後的鞏固訓練,其設計緊扣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能力培養目標及學生的認知水平,重在鍛鍊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比如運用學到的原理解決一個新問題等等。小結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對本次課的總結,比如列出主要的知識點以及知識運用時的注意事項等。課後練習不是作業,而是1~2個指向本課學習內容的探究性問題或是把學習內容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的綜合性任務,這樣使教學從課堂之點輻射到課後之面,加深學生對學科知識的理解。學習資訊反饋則是學生對此次學習活動的小結,學生在此總結學習方法,對教和學的活動提出建議,教師由此可以瞭解學生的想法,使學案成為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