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工程現場管理問題研究

才智咖 人氣:1.3W

按照本專案迴轉空間相對較小,工種、機械多的現實狀況,制定安全責任制,相應的安全措施,同時進行安全活動。在開工之前認真分析管線、地上、下障礙物狀況,做好位置交底工作,對那些臨時沒有處理的應當設定醒目的標誌。

建築工程現場管理問題研究

摘要:

本文主要選擇某深基坑工程為具體研究物件,闡述了專案的概況,然後認真闡明支護樁施工工藝的具體步驟。然後研究了深基坑邊坡變形觀測相關問題,最後闡述了現場施工管理的相關問題,希望可以為做好建築專案施工及管理工作提供幫助。

關鍵詞:

建築工程;深基坑;施工技術;現場管理

1工程概況

該專案基坑土方量為4萬立方米,鋼筋砼樁上獨立基礎,專案是異形框架結構。南北長度是200米,東西寬度是70米,深度如下:承臺樑、承臺為-7.0m~-8.5米,地下室基坑為-7.0米,因基坑深度相對較深,同時淺層基本上是素填土,土質相對較差,擬建場地與原有建築物距離相對較近,並未為放坡開挖創造有利環境,因此,專案的樁錨支護體系的抗彎構件主要選擇衝擊鑽孔灌注樁,表面掛網噴護,另一方面,專案選擇明溝排水。

2支護樁施工工藝

2.1平整場地

在鑽孔之前,需要先平整現場土地,對不符合施工條件的地方應當通過推土機等進行平整,地面傾斜度最好是在2°以下,充分確保鑽機施工過程中處於平衡狀態。要是存在軟弱區域一定要實施換填,以使鑽機就位施工,地面承載力良好。

2.2樁位測量定位

按照圖紙之中表明的樁位,通過十字線進行定位(交叉點是樁中心)。利用木樁在四個方向做出標誌,在此基礎上,測量獲得標誌點與交叉點兩者間距,偏差必須低於5毫米。每根樁一定要開展以下3個步驟:測量放點、護壁埋設居中、鑽頭中心對正。

2.3提鑽、埋設孔口護筒

因專案工期相對緊促,為發揮各種資源的作用,擬選擇機械挖孔的方式,鋼護筒以混凝土護壁來取代。圍繞樁的測量點,通過人工的方式開挖一個圓坑,比設計樁徑大0.1米,深1.8米,然後施做一個合適的混凝土護壁。這個過程中,護壁和樁兩者的中心必須保持重合,同時確保其垂直度小於1%,其頂部需要比地面高30釐米。用油漆在壁頂對標高、中心進行標定。

2.4鑽機就位

為確保主機處於水平位置,鑽機需要置於牢固平整的地面上,如果有必要,還應當將枕木或鋼板鋪在下面,並且需要對機架進行調整,將衝擊鑽瞄準護筒中心,確保對中偏差在20毫米以內。

2.5泥漿製備

按照地質勘測結果發現該專案樁基上、中、下部分別是素填土、粉質粘土、粉砂岩。這樣泥漿護壁過程中需要按照岩層資料來進行,同時兼顧現場具體狀況,確定泥漿製備情況,以節約資源。此處,該專案選擇原土造漿,泥漿比重為1.25。沉澱池、泥漿池的`池面標高低於護壁大約0.5~1米,為確保泥漿順利迴流提供條件。兩池的位置應當科學,避免影響鑽機與吊機施工。後者容量是每孔的排渣量,而前者是其1.5~2倍。

2.6成孔鑽進

衝擊鑽施工的最初,需要以低錘密擊的方式進行,錘高大約處於0.5米左右,且儘快通過粘土泥漿進行護壁,以壓實孔壁,一直到孔深低於護筒3~4米,才能夠提高衝程與速度,提高錘到1.5~2.0米,然後正常連續衝擊,這個過程中應當儘快派出孔中殘渣,防止由此發生埋鑽問題。衝擊施工的時候,泥漿面一直比地下水位高至少1米,同時比護筒頂低大致0.3米,對泥漿面高度、衝孔等進行觀察,避免孔壁坍塌。要是坍塌,需要儘快通過粘土進行回填,認真研究根由同時制定相應的應對策略。為防止對剛施工完的樁產生干擾,本文通過跳樁法進行施工,等到兩邊混凝土強度超過75%的時候方可對中間的樁進行施工。終孔後需要儘快對孔深、樁位等進行觀察,認真進行記錄,達標以後才能夠清孔。安排職工負責對泥漿溝槽的雜物進行清理,避免其發生淤塞。必須經常清理兩池裡面的沉澱物,儘快將基坑中的多餘泥漿排除。

2.7清孔

衝孔到終孔標高以後,將鑽頭提出來,通過監理的檢查以後,接著實施清孔工作。具體主要通過儲漿池的泥漿來將孔內的渣漿置換出來,這個環節中應當持續將優質泥漿輸送至孔內,使孔內液麵保持穩定。清孔後孔底泥漿比重最好保持在1.15~1.25米範圍內。

2.8鋼筋籠吊放

清孔到沉碴厚度符合規定之後進行報檢,達標以後接著需要下鋼筋籠(預先製作)。以吊裝的方式,如果確實不易進行則應當分段製作,搭接長度必須符合條件,同時還需要加焊鋼筋,和兩側箍筋、主筋焊牢,做吊裝掛鉤和混凝土保護層。到達標高以後,通過一側彎曲的鋼管套主筋到首道加箍圈,上部在地面被壓住,避免由於其不牢固而脫離。其下部半米區域中主筋需要略微向內側彎曲,防止將樁壁掛壞。

2.9下灌漿導管、二次清孔

鋼筋籠下入以後,需要測量孔底沉渣是不是滿足要求,如果超標那些需要重新清孔。通過1臺泥漿泵接導管,反壓進泥漿,此時導管底與孔底距離是0.2米,保持至少一小時,終止的時候一定要接著灌注。二次清孔結束的時候,沉渣應當小於0.1米,泥漿比重大約為1.2。嚴格控制好成孔質量:應用之前需要進行試壓,通常情況下,壓力處於0.6~1MPa範圍內,同時應當測試混凝土隔水球塞通過與否。選用連續絲扣的導管,避免將管口壓壞。每次灌注結束以後,需要接著將導管冼淨,儘快將其連線口的螺紋塗油,以避免其生鏽。

2.10灌注砼

灌注之前先拼裝導管,然後對其試壓,確保其不漏水,其底部下端與孔底距離為0.3米。砼灌注之前需要重新對鋼筋籠各項相關指標進行校對,如果有必要,應當通過射風對孔底進行衝射,接著進行灌注水下砼。應當認真計算第一批灌注量,確保灌入後導管埋深必須在1米以內。水下砼持續灌注。灌注之前需要有科學合理的施工組織設計等,要是出現相關事故,需要選擇科學的方法加以解決,然後認真進行記錄。砼灌注中應當充分確保導管埋入混凝土大約2~3米,還需要安排相關職工對其埋深與水下砼灌注標高進行測量,然後認真進行記錄。為使樁頭滿足要求,應在樁頂設計標高之上灌大約0.5~1米。

3深基坑邊坡變形觀測

3.1基坑坡頂沉降位移

在基坑四邊進行,來對其邊坡變形進行監測,附近陽角、中部位置需要佈置點,水平距離保持在20米範圍內,各邊監測數應當在三個以上。一定比例的觀測點需要設置於重要建築物等上面,同時,按照具體情況來對觀測點數目與位置進行確定。

3.2觀測步驟

施工之前佈置好沉降觀測點,挖一層測一次,挖完後每日檢測,沉降和位移穩定後間隔三日進行測量,支護結構滿足要求以後每週觀測。要是遇到大雨、嚴重變形,需要提高觀測頻率。儘快反饋監測結果,面臨異常的時候需要儘快告訴設計工作者與有關管理者,為儘快妥善處理創造條件。

4現場施工管理

開工之前認真分析管線、地上、下障礙物狀況,做好位置交底工作,對那些臨時沒有處理的應當設定醒目的標誌。按照本專案迴轉空間相對較小,工種、機械多的現實狀況,制定安全責任制,相應的安全措施,同時進行安全活動。各工種、分項工程應當認真按照相應的安全操作規程進行,確保彼此之間的安全距離,避免機械撞擊測量樁等。

同時,還應當認真遵守現場用電規定,非專業工作者不能動用裝置,應當定期對裝置、線路進行檢查,供電線路應低埋或架空,避免施工機械發生碰壓。基坑附近應當安裝上防護欄,配備梯子用來上下。機械挖土現場安排人員來疏通車輛,駕駛員應當認真按照交通規則行駛,根據既定位置進行卸土。施工過程中使用那些公害相對較小、噪聲相對較低的方法與機械,儘可能地降低對附近老百姓的影響,並且妥善安撫他們,獲得他們的諒解,使他們能夠主動配合施工。同時,應當嚴格控制運土車的容載量,運輸車輛從施工現場開出以前應當安排人員拍實車槽,然後將苫布蓋好,為避免車胎上帶有泥土而將道路汙染,應當在現場出口佈置排水溝,在此處通過高壓水槍沖洗。

5結語

綜上所述,衝擊鑽孔灌注樁過程中應當注重以下幾方面:第一,必須嚴格控制成孔質量,其質量優劣決定著成樁的好壞,其深度與清潔非常關鍵;第二,嚴格控制好鋼筋籠的質量控制,這個環節決定著樁的承載力大小,尤其是吊放鋼筋籠這個環節,如果不留心將導致其變形或者坍孔等現象;第三,保證水下混凝土的灌注質量。

參考文獻:

[1]姚洪峰.建築工程施工技術及其現場施工管理探討[J].科技資訊,2015(11).

[2]江偉.建築工程施工技術及其現場施工管理探討[J].江西建材,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