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頸前路減壓融合鈦板內固定治療脊髓型頸椎病

才智咖 人氣:5.29K

摘要: 目的 討論頸前路減壓融合結合前路鈦板內固定在脊髓型頸椎病治療中的應用。方法 回顧性分析62 例脊髓型頸椎病選擇頸前路減壓(包括椎間盤切除和/或椎體次全切)融合及鈦板內固定患者術後的治療效果。所有患者術後隨訪2~4年,平均2.5年。結果 術前及術後隨訪採用改良的JOA評分系統評價神經功能狀況,術後神經功能恢復優良率為85.5%,椎間植骨融合率為100%。結論 只要把握了手術時機和掌握了手術技巧,頸前路減壓融合及鈦板內固定是治療脊髓型頸椎病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探討頸前路減壓融合鈦板內固定治療脊髓型頸椎病

關鍵詞:脊髓型頸椎病;手術治療;減壓


脊髓型頸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大多認同是由於頸椎間盤退變,椎間隙高度丟失,繼發節段性不穩,引起椎體及椎間關節增生,導致脊髓受壓或/和脊髓血供障礙並引起與之相關的脊髓功能障礙性疾病。本病起病較為隱匿,病程長短不一,臨床表現差異大,早期診斷和治療不及時,可明顯影響治療效果及預後。其一般需積極手術治療解除脊髓壓迫和節段性不穩。本文報告頸椎前路減壓融合及鈦板內固定技術在臨床上的應用與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998年1月至2007年2月我院採用頸前路減壓融合及鈦板內固定術治療脊髓型頸椎病62 例,男性46 例,女性16 例;年齡41~73 歲,平均55.7 歲。病變累及1個間隙49 例,其中C5,6間隙28 例,C6,7間隙12 例,C4,5間隙9 例;累及2個間隙13 例,其中C5~7間隙7 例,C4~6間隙6 例。所有患者術前均行頸椎正側位和前屈後伸動態X線片檢查,其主要表現以頸椎退變為基本特徵,如頸椎生理弧度減小或消失、椎間隙狹窄、椎體骨質增生等。MRI檢查示椎間盤變性和/或不同程度椎體後緣骨贅、病變節段脊髓受壓。
1.2 治療方法 所有病例根據頸椎間盤退變及脊髓壓迫情況均採用前路減壓融合術(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及鈦板內固定。單間隙椎間盤和/或骨贅切除減壓共49 例,術中將病變間隙退變突出的椎間盤及相鄰上下椎體後緣骨贅一併切除,撐開椎間隙,採用自體2~3麵皮質髂骨塊植入,再以鈦板固定。椎體次全切共13 例,其病變限於2個相鄰椎間隙。術中將確定次全切椎體上、下突出的椎間盤予以切除,再次全切除椎體,兩側達椎弓根內側壁。如後縱韌帶骨化壓迫脊髓則同時切除病變節段的後縱韌帶,使減壓節段硬膜囊全部裸露。自體髂骨塊植入,再以合適長度鈦板固定。傷口常規放置引流條,術後24~48 h後拔除,頸託固定6周。
1.3 評價方法 術後隨訪2~4年,平均2.5個月。術前及術後隨訪採用改良JOA評分系統評價神經功能,神經功能恢復率為(術後JOA評分-術前JOA評分)/(17-術前JOA評分)×100%。恢復率大於等於75%為優,50%~74%為良,25%~49%為可,小於等於24%為差[1]。
2 結 果
前路ACDF及鈦板內固定術治療CSM 62 例,術後平均神經功能恢復率78.1%,優35 例,良18 例,優良率85.5%。術後椎間植骨融合率為100%,頸椎生理彎曲和椎間隙高度均得到滿意恢復。
3 討 論
3.1 前路減壓融合術目的 解除脊髓和神經根的壓迫,恢復或重建椎間隙高度並獲得正常生理曲度和與脊髓相適應的椎管容量和形態,儘量恢復脊髓殘留功能和阻止病情的進一步發展或惡化是手術治療的目的[2]。早期主要病理特徵為前脊髓受壓與缺血,因此去除壓迫物,徹底解除脊髓壓迫成為外科干預的基礎。目前,對1~2個節段頸椎間盤退變引起的脊髓型頸椎病選擇經頸前入路減壓植骨融合是普遍認可的經典標準術式[3]。
3.2 手術減壓範圍 經典的前路減壓是切除受壓脊髓節段退變的椎間盤、上下相鄰椎體後緣及鉤椎關節靠近椎管側增生的骨贅;同時切除變性增厚或骨化的後縱韌帶,兩側抵達椎弓根基底內側壁;如有椎間盤突入椎管者,應切開後縱韌帶,取出遊離的椎間盤組織,避免手術後致壓物殘留,確保椎管容量和形態的恢復,然後實施椎間植骨融合,恢復椎間隙高度和頸椎生理曲度。但對相鄰2節段椎間盤退變引起的'脊髓型頸椎病,我們主張在椎間隙減壓基礎上,施行椎體次全切除術以獲得更加廣泛徹底的減壓。同時也有學者證明單椎體節段的次全切可避免2個植骨塊椎體骨融合介面,大大提高植骨融合率;避免植骨塊吸收後頸椎生理曲度的減少與消失[4]。對於3個以上多節段脊髓受壓,尤其是腹背側均受壓者,我們一般不選擇前路減壓手術,主張選擇一期後路減壓(單開門或雙開門椎板成形椎管擴大術),而後據術後病情恢復狀況決定是否再前路聯合減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