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資本市場審計誠信機制建立和完善

才智咖 人氣:2.07W
論中國資本市場審計誠信機制建立和完善
 [摘要]誠信是各職業界的行業之規、執業之基、立業之本,審計亦不例外。近來關於誠信的討論在各學術界頗多,“安然”事件成為點燃審計界關於誠信題目開展辯論的引芯,爭論也是愈演愈烈。我國的學術界將目光投到了由於審計職員屢屢出現審計失敗案件引發的誠信題目上。我國審計職員的誠信也正因此備受懷疑,甚至責難、攻擊。如何面對這些困難和挑戰,筆者以為還需要從具體客觀環境尤其是我國資本市場環境出發,以我國資本市場為出發點,探究審計誠信機制存在題目的根源,意在拋磚石。  [關鍵詞]資本市場 機會主義 審計主體 審計誠信機制  “安然”事件象一枚定時炸彈一樣引爆了關於審計誠信機制的討論,隨著國內審計失敗案件的相繼而至,關於審計誠信建立和完善機制的在不斷深化。就制度學而論,制度的缺失導致了機會主義、敗德行為以及逆向選擇等一系列題目的出現。現階段,審計主體在資本市場機制執行不規範的條件下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得不在收益和道德風險之間權衡並作出決定,由此為追求公平產生心理矛盾,致使審計主體行為不。審計主體誠信缺失的外在表象不過是受到利益的引誘,使得他們衝破了道德約束,對審計獨立性表現的漠不關心,而中國資本市場的制度缺陷才是審計誠信缺失的內在本質。中國的資本市場制度缺陷象湍湍激流的大河一樣將審計誠信湮沒於無形。因此,筆者以為,若想真正建立並完善審計誠信機制,就必須在中國資本市場的大環境中加以考察,通過對資本市場制度安排的熟悉,找到審計誠信缺失的關鍵點,並以期找到正確解決的思路。  一、中國資本市場執行現狀缺陷  資本市場在我國已經運行了十餘年,股票市場、債券市場等都有了長足的,執行也以相應的規範和制度基礎為保障。可以說,我國資本市場的發育正從醞釀中逐漸展開、壯大。但是,我們不得不重視資本市場存在嚴重的制度缺陷,若這些缺陷不能得到有效的遏制:資本市場的功能必將會扭曲,甚至可能會在某時崩潰。筆者以為現今我國資本市場存在的主要題目有:  (一)資本市場初始定位不正確  任何國家資本市場都應以優化資源配置這一核心功能來推動經濟的加速發展,而在我國現實資本市場運作過程中,這種核心功能卻表現得蒼白無力。實在我國資本市場是為了適應國有改制應運而生的,資本市場為國企籌資提供了一條便捷、快速的渠道,一些國有企業通過資本市場融資一夜之間變成了腰纏萬貫的暴發戶,而這些企業的經營者們卻未能將這些資金用於自身的發展,擅自更改資金投資方向,終極造成資源的閒置、浪費。從這層面上說,資本市場成了一些資金緊張的國有企業“圈錢”的正當場所,而這些國有企業的經營者們卻公然背棄了自己承諾,將投資者的資金用於其他方面,而這些投資者卻很少考慮或根本就沒有考慮投資者的利益,資本市場也沒有采取有效的抑制措施往遏制企業經營者機會主義行為,致使廣大投資者對資本市場越來越失往信心,現今我國股票市場持續一年多處於低迷狀態,而這種狀態到現在仍沒有出現回升的跡象,不就是明顯隧道出了***嗎?因此從這些表象來看,我國資本市場在建立之初就存在著嚴重的制度缺陷,它忽視了資本市場本應該具有的核心功能一優化資源配置,並且資本市場融資目的不斷的被扭曲,嚴重地誤導了廣大投資者,使他們受到了極大的損失。  (二)資本市場活動性弱,“華爾街”法則不適用  眾所周知,成熟的資本市場應該具有很強的活動性,活動性的強弱是資本市場的生命線。而我國的資本市場卻與成熟的資本市場要求相差甚遠。以股票市場為例,經過股份制改造後上市的國有企業在所有上市公司佔有相當大的比重,截止到1999年底,國家股、法人股、及轉配股和內部職工股等非流通股佔全國上市公司股本總額的65.05%,而可流通股僅佔34.95%。而國有企業有近三分之二的股份不能上市參與流通,固然這種境況正在得到改善,但是在短時間內這種局面將會繼續持續下往。面對低下的資源配置效率,廣大中小投資者無法根據自己所擁有的股份行使對上市公司的監視權,參與對上市公司的經營決策,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由於他們根本不能抵制大股東和經營者的“合謀”。這種情況假如出現在成熟的資本市場,那些利益受損的投資者們就會利用“華爾街”法則(用腳投票)拋棄他們所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致使上市公司的股價下跌,從而上市公司經營者和繼續持有該公司股票的  股東的利益,因此,上市公司的經營者們也不敢恣意妄為,侵害投資者的利益。但是在中國的資本市場,由於呆滯股份在股市中佔大多數,廣大中小投資者既使利益受到侵害想一走了之,也會由於其能量有限而無法影響股價。因此,由於股權結構僵化、缺乏活動性使“華爾街”法則在中國股市不能承擔有效的威懾危及投資者利益的行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