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思想政治課的道德教育現狀及對策分析

才智咖 人氣:5.2K

摘要:思想政治課是中學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和核心,道德教育是學校德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增強中學道德教育的效果,切實提升中學生的道德素質,就應充分發揮中學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功能。當前,中學思想政治課在道德教育方面的成效不盡如人意,因此,只有從多維度對中學思想政治課的道德教育現狀及問題進行分析,進而提出有效應對之策,才能促進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更注重向啟發學生的道德意識和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行邁進。

中學思想政治課的道德教育現狀及對策分析

關鍵詞:中學思想政治課;現狀;對策;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學校道德活動的重要形式之一。檀傳寶教授認為:“學校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組織適合道德教育物件品德成長的價值環境,促進他們在道德價值的理解和道德實踐能力等方面不斷建構和提升的教育活動。”[1]道德教育作為學校德育的基礎內容之一,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學思想政治課作為一門德育性質的課程,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道德修養是其任務之一,所以在中學思想政治課中探索其道德教育狀況具有比較重要的意義。當前在我國的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政治教師對中學生群體進行道德教育的成效還不明顯。本文從多層面、多角度來分析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在道德教育方面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之策。

一、中學思想政治課的道德教育現狀

就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來看,因受當前的教育模式影響,政治教師在進行道德教育時過度關注道德理論的傳授,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力度不夠,出現道德教育實踐性和實效性不高的弊病。

(1)中學生道德發展過程中“知行矛盾”日益突顯

“知行矛盾”或者說“知行背離”是當前中學生道德發展過程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當前,中學生普遍認同社會主流的道德規範及行為準則,具有較強的道德觀念,但他們很難將良好的道德觀念、道德意識轉化為正確的道德行為。例如,針對“公”與“私”的'問題,中學生思想上普遍贊同“先公後私”觀念,但在日常生活中這些中學生越來越多地只顧及個人利益和個人價值。在義利觀方面,中學生普遍贊同“重義輕利”“捨生取義”,但行為表現反映出的卻是價值取向功利化、物質化,甚至不惜犧牲他人、集體或國家利益來獲取個人利益。在社會公德方面,中學生普遍強調自己具有較強的社會公德意識,但其破壞公共財物、隨地亂扔垃圾等行為卻屢禁不止。在社會生活中,學生的道德行為表現往往與其學習過的道德理論背道而馳,這就迫切需要中學政治教師更要在深度上注重激發學生的道德意識。

(2)中學思想政治課的道德教育方式趨於理論化、靜態化

當前學校忽視社會實踐這一強有力的道德教育陣地,忽視在各種具體多變的社會環境下對中學生進行公民道德意識的培養,造成政治教師的道德教育方式趨於理論化、靜態化。第一,在應試教育模式下政治教師依然採用說教、滿堂灌的講授式向學生灌輸公民道德的理論常識,整個教學過程缺乏學生的參與性。第二,政治教師的道德教育僅僅停留於書本的理論內容,只要求學生簡單熟悉公民道德教育理論,理論與實際的脫節,學生難以把所學的道德理論常識運用到社會生活中。第三,教師在課堂教學及課後帶領學生參與的德育活動太少,以時間方式培養學生道德品質的機會太少,使學生無法在人際交往中具體感知公民道德素質的重要性。所以,理論化、靜態化的道德教育方式使得思想政治課教學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嚴重影響了中學思想政治課進行道德教育的實效性。

(3)中學思想政治課對活動性德育內容重視不夠

“活動性德育內容又稱實踐性德育內容是指通過有組織的進行有道德意義的活動,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其中,從而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培養學生的道德信念。”[2]中學思想政治課課程具有較為完整的理論知識體系,政治教師嚴格按照教學計劃和課程方案進行系統化、理論化的教學,強制性地把社會需要的道德規範及行為準則傳授給學生,過度的認知性德育教育就抑制了教師對活動性德育內容的重視與實施。與此同時,為節約教學時間,大多數中學政治教師在教學中經常忽視活動性德育內容,教材的“探究活動”是授課教師經常省略的部分。即使中學政治教師在課堂中設定相應的探究性活動,無非也是按照教學大綱及其教科書所確定和表達的教學內容來對學生開展教學活動,且這類教學活動形式化,極度缺乏啟發性、感染性。這樣,學生參與到具體道德實踐活動的機會少,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受到嚴重抑制,造成學生的理論學習與道德實踐相脫節。

(4)學校的道德評價機制較為單一、陳舊

“道德評價問題是當前教育部門乃至整個社會道德建設中的最重要、也是最薄弱環節之一。”“當前學校的道德教育常採用與學科教育評價完全一致的考試法。學生的道德發展水平是用考試分數來衡量的。”[3]在這種既定的學校道德評價機制影響下,政治教師把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其講課質量評估的首要標準,以此來檢驗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並把考試成績作為評定學生道德素質好壞的重要指標之一。道德素質作為一種內在的人格品質,無法通過學生的應試能力反映出來。政治教師仍以考試分數衡量學生的綜合素質,有違素質教育的先進理念,容易與學生道德素質發展的實際脫節,不利於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二、強化中學思想政治課道德教育效果的策略

(1)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要落實道德教育理念

在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落實道德教育理念,政治教師需要把道德教育作為其德育活動的切入點。即政治教師應在尊重學生心理認知水平的基礎上,選擇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視角進行道德教育,恰當地把“提高道德認識”“陶冶道德情感”“磨鍊道德意志”“樹立道德信念”和“培養道德行為”這一相互銜接的道德教育過程融入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將所學的公民道德倫理常識與道德行為準則內化為個人高尚的道德品質。例如,政治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養成助人為樂、愛護公物、遵守社會公共秩序等品質,促使學生達到“知行統一”。長此以往,便能在全社會形成一種健康向上、文明的社會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