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孝文化批判的再思考

才智咖 人氣:2.64W

[論文關鍵詞】孝文化 孝文化批判 孝文化叢

[論文摘要】中國傳統孝文化構建的權利義務關係,是一種不公正的權利義務關係,在五四運動中受到較為徹底的批判。梁漱溟、陳寅恪、馮友蘭對孝文化批判保持了較為冷靜的態度;當代新儒家和海外學者杜維明對孝文化給予更為積極的肯定,他們的肯定意見啟發人們對孝文化批判進行新的思考。孝文化是一個以孝為教的文化叢,發揮著社會道德教育的功能。對孝文化的絕對化否定帶來道德教育的家庭缺位,也帶來公忠倫理的畸重和人倫、情感倫理的畸輕。

隨著社會老齡人口的增多和社會贍養問題的突出,中華傳統倫理資源中的孝規範被學界重新評價和認識。在已有的探討中,學者更多關心的是孝規範的功用問題,孝文化的討論很少躍升到義理層面。在對孝文化義理方面的探討中,梁漱溟、馮友蘭、陳寅洛以及當代新儒家、海外學者杜維明等人的探討,給我們以啟發,促使我們對孝文化批判以及孝文化本身進行新的再思考。

一、孝文化規定的子代絕對義務

中國傳統孝文化,開始於西周,是在西周宗法制度基礎上形成的。周王朝的建立約在公元前11世紀,那時的西周,已有完備的宗法制度。但完備理論形態的孝文化的形成,應從孔子算起,所以,我們把孝文化實際發生作用的時間定為兩千多年。孝,《爾雅·釋訓》:“善父母為孝。”《說文·老部》:“孝,善事父母者。”所謂“善父母”、“善事父母”,顯然是對親子關係的單向度義務規定,強調的是子代對父代的義務。儒家典籍《孝經》規定的“孝”的義務有愛、敬、順、養(養老)、揚(揚父母之名)、喪、祭,這些都是單向的義務關係。《孝經》終篇未言父代對子代的義務,只在《諫診章篇十五》中講到“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當父行不義時,依然只規定子的義務,(“不可以不爭於父”也可從權利方面來理解。但從上下文的語氣和《孝經》通篇思想來看,這裡的“不可以不爭”語氣重心在“不可以不”上,也依然強調的是子必須去“爭”的義務—甚至有特定限定的“爭”,也是從子代義務的角度立論的)。《孝經》中對子代單向義務和父代單向權利的規定,明確地建構了一個親子關係中,父主子從、父尊子卑、父令子順的模式。依據這個關係,在中國傳統孝文化的規定中,親子關係就出現了一個利益單向流動的永恆趨勢—子代利益向父代的不停流動,子代承擔了全部的義務,父代享有全部的權利。父代與子代之間,出現了極大的利益失衡,代際之間失去公正。

經過五四運動對孝文化的批判,以及上世紀50年代以來的連續性批判,傳統孝文化在人們的心目中,已經成為只具有負面價值的東西。近年來,雖然有人開始呼籲重視孝文化中內涵的尊老敬老內容,但還沒有出現有說服力的文章,並且,這有限的呼籲,也被為數眾多的否定性意見所淹沒。

二、對孝文化有保留的辯解

五四以來對孝文化的全面性否定,是被包含在對綱常名教批判的洪流中的。但在知識界群情激憤的情緒化高於理性化的批判中,也確有冷靜的思考者。他們對孝文化的批判,採取了有保留的`立場。

被稱為“最後一個儒家”或新儒家第一人的梁漱溟,在1921年發表《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他說:“孔子的倫理,實寓有所謂摯矩之道在內,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使兩方面調和而相濟,並不是專壓迫一方面的—若偏敬一方就與他從形而上學來的根本道德不合,卻是結果必不能如孔子之意,全成了一方面的壓迫。”“西洋人是先有我的觀念,才要求本性權利,才得到個性伸展的。但從此各個人間的彼此界限要劃得很清,開口就是權利義務、法律關係,誰同誰都是要算帳,甚至於父子夫婦之間也都如此,這樣生活實在不合理,實在太苦。中國人態度恰好與此相反:西洋人是用理智的,中國人是要有直覺的—情感的;西洋人是有我的,中國人是不要我的。在母親之於兒子,則其情若有兒子而無自己;在兒子之於母親,則其情若有母親而無自己;兄之與弟,弟之與兄,朋友之相與,都是為人可以不計自己的,屈己以從人的。他不分什麼人我界限,不講什麼權利義務,所謂孝、佛、禮、讓之訓,處處尚情而無我。;[1)(P478-479)梁漱溟這段話,是在把世界文化分為西方文化、中國文化、印度文化三種文化狀態,並指出三條發展意向後,所作的對比。在這段話裡,可以明顯看出,他對孝文化的分析沒有持絕對主義的態度。雖然他在說這段話時同時說,“宋以後所謂禮教名教者又變本加厲,此亦不能為之曲諱。}}[l)(P479)但是,他對孝文化的分析,畢竟是客觀公允,實事求是的。在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作為社會細胞的家庭中,父母子女間的人倫關係,不可能是壓迫奴役的單向義務關係。如果社會上每個家庭中的親情關係都是“吃人”的關係,這個社會連一天也存在不下去,怎麼還會有幾千年的中華文明史?怎麼還會有禮儀之邦的美譽?王元化在反思五四運動時,曾說梁漱溟書中的這段話“給我很大啟發”,因為把綱常名教絕對化為“吃人”禮教,“今天也還有不少人是這樣想”,王元化說他自己“過去也曾經有類似看法”。C2)(P68)0

TAGS: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