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的政治課堂教育提升思路論文

才智咖 人氣:2.64W

第一篇

國中的政治課堂教育提升思路論文

一、把握活動課特點,做好引導工作

國中的政治活動課是以課本知識為中心而滲透到我們生活的一種社會實踐課,它靈活多變,和生活息息相關,它具有開放性、綜合性和趣味性。課堂上教師應運用例項把一些抽象的課本知識形象化,讓課本知識走進學生的生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讓學生真正地學會學習,懂得如何運用所學知識;讓學生更好地去自由學習和發展,以便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如蘇教版七年級下冊《思想品德》之第六單元《小課題研究》教學片段,就安排了很多的活動內容:(1)改革開放以來的家鄉變化情況調研:①通過實地走訪調查、資料蒐集等途徑,瞭解家鄉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在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的具體情況;②通過典型個案分析,探究產生變化的主要原因;③分析家鄉經濟、社會發展現狀,並對家鄉未來的發展獻計獻策。(2)社群居民文化生活狀況調查。①通過走訪有關部門或蒐集資料,瞭解本地小康目標中的居民文化生活指標情況;②實地走訪瞭解所在社群的居民文化生活現狀,如觀看電影、閱讀書報、健身、娛樂等情況;③提出自己對進一步提高本地居民文化生活質量的建議。面對這樣的系列活動,一開始就抓緊,要有檢查和落實的措施,要經常與學生有一個對話和交流的通道,要給予學生在研究過程中的具體指導與幫助。告訴他們這份資料該去哪裡找,這個調查題目應該作怎樣的調整,這個資料背後還有些什麼問題可以思考思考等。做完這一活動之後,要先讓學生研究小組自評,對學生在研究過程中的這類體驗進步加以表揚,在小課題研究活動中,教師必須扮演好促進者、引導者、協調者、共同研究者的角色,實現思想品德課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二、形式多種多樣,使活動課“活”起來

在思想品德課活動教學中,活動只有豐富多彩,針對不同課型,採取不同形式,才具有針對性和時效性。思想品德課可採用案例分析、調查、小品、相聲、視訊、辯論會、漫畫等形式,寓教於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投入並始終保持高度熱情,以此感染學生,調動學生情緒,使學生思維和智力活動處於興奮狀態。同時,除了課本上的例項外,補充一些同學感興趣的身邊的例子,深入淺出的講清道理。如:《保護我們共有的家園》教學片段:①多媒體出示日本核洩露事件,在全球引起的災難和恐慌,問:由事件說明了什麼?你聯想到的還有什麼?②辯論賽:“人定勝天”與“順天而行”③通過表演賽,來解讀恩格斯說的“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思想政治課課堂不能只是以“教材”講授為本,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適當開展一些開放性主題討論是及時解決學生階段性困惑的有效方式。這種形式很受學生的歡迎,因為它有助於健康心理的培養,也有助於消除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人際隔閡,達到心靈的和諧與溝通,為自己未來的成功墊好心靈的鋪路石。課堂“活”起來,師生之間的感情就容易溝通,情感共鳴就能產生,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感就能增強,從而促進教學的進行。

三、生命教育,讓全體學生“動”起來

教材只是個例子,學生才是主體,鮮活的生命教育才是第一位的。要讓學生動起來,首先要了解學生的情況,可以調查學生的個性心理、情境心理個體行為、法律意識、職業傾向調查等。如對所謂的“免費網咖”你是如何看的?和父母去應酬,讓你陪酒,你是如何看的?親戚朋友或父母吵架後,你的做法是什麼?這些問題,可以預設多種答案讓學生去選擇,然後進行統計,就會逐步瞭解學生的部分真相,當然,這個問卷只是個例子,並沒有囊括所有調查瞭解的過程。瞭解學生之後,就要盤活教材,積極組織和動員他們參加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加深對國情的認識,培養其尊老愛幼、關愛他人、助人為樂的良好道德風尚,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關心父母,關愛長輩”活動,通過做家務、為父母洗腳、寫一封家書、對父母說“我愛您們”等形式提升學生家庭道德素養,構建和諧的家庭關係;可以開展“瞭解我的家鄉”活動感受到家鄉發展的不足,增強建設美好家鄉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可以針對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摩擦和糾紛,在講授完相關法律知識之後進行,讓學生嘗試扮演“原告”“被告”“辯護律師”“審判長”“審判員”等,進行現場審理;可以以針對學生好奇心、表現欲強的心理特點展開人生觀、價值觀、職業觀等方面的.大討論。總之,開展好活動課教學,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培養和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實踐,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魅力。

第二篇

1、運用案例教學法需要遵循的原則

1.1時效性的原則。國中的同學們還是處在比較好奇的階段,對於一些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還是比較強的,所以,老師在選擇案例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種情況,選擇一些時效性比較強的案例進行授課。比如:在講解“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時候,就可以選擇“三鹿奶粉”的案例進行分析等。

1.2方向性的原則。國中的同學還處在形成價值觀、人生觀的重要階段,還沒有形成價值思維以及價值選擇模式,對於是非的明辨能力還不是很強,所以,在列舉案例的時候,最好是選擇一些具有正面意義的案例,反面性質的案例儘可能的少用,主要是利用正面的案例積極引導同學們的思想行為,利用反面的案例警示同學們一些不好的行為,幫助同學們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以及積極的人生觀。

1.3針對性的原則。在教學的過程針對本節課選擇相應的案例,並且與同學們緊密相連的事件。選擇的案例要有明確的指向,可以引起同學們的共鳴,讓他們在案例中學到知識,受到教育。除此之外,一定要認識到防微杜漸的重要性,教育同學們一定要增強法律意識,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儘可能避免發生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情況。

1.4實踐性的原則。國中的政治教學的任務就是幫助同學們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加強法律意識。在案例教學中,一定要充分調動同學們的能動性,讓同學們成為案例中的主角。比如:在講解“珍惜學習機會”的時候,就可以讓同學們利用課餘時間編制自己的學習計劃,然後進行彙報交流,促進教學課程的開展。

2、案例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

2.1確定教學目標,準確選擇案例。案例的選擇是開展案例教學法的前提與基礎,老師在選擇案例的時候一定要按照以上原則進行。除此之外,選擇案例的方式也有很多種,比如:引用經典案例,在教材中,伴隨著課程內容的編寫,相應的也會插人一定的案例;生活中發生的案例,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發生許多事,老師可以進行相應的整理、總結,在講課的時候,拿來使用;編寫案例,在生活中的例項可能對於國中生來說還是比較複雜的,老師就可以對其進行改編,但是一定要注意編寫的邏輯性以及科學性。

2.2找準教學時機,插人相應案例。國中的政治課的案例教學一定要與理論知識密切結合,如果脫離了理論教學,常常就會致使教學的內容以及目標脫離實際,出現脫節的情況。在引人案例的時候,一定要找準時機,不要過於程式化,既可以在講解到某一知識點的時候插人案例,也可以在完成本內容講解的時候插人案例,還可以在講解的過程插人案例,總之,無論是什麼時間插人,一定要聯絡理論,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插人案例的方式也有很多種,比如:給同學們發放一些文字資料、講解一些生動形象的故事、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一些圖片或者影音資料、開展辯論競賽等。

2.3案例分析以及分組討論。這個階段是案例教學中最為重要的過程。這時,老師一定要為同學們創造一個放鬆的學習環境,確保同學們可以認真思考,暢所欲言,在學會分析問題的同時,也要學會聽取他人的意見與觀點,學會互相合作學習。通常情況下,在同學們初步瞭解案例之後,進行獨立的分析,掌握案例中比較重要的部分,理解材料之間的關係,提出自己的見解。以此為基礎,建立小組進一步進行分析討論。在小組內部成員之間互相闡述自己的觀點,並且說明原因。在這個階段,老師可以參與到小組的討論當中,但是一定要注意整個班級的秩序以及控制小組討論的程序,對於一籌莫展的討論小組給予一定的提示,對於討論熱烈並且思路清晰的討論小組給予一定的支援。在這種輕鬆的學習氛圍中,引導同學們對於理論知識的學習,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進而促進教學任務的完成。

2.4小組之間交流,進行總結評價。在各個小組討論告一階段之後,可以讓各個小組之間進行交流討論,交流的具體方式可以根據案例的實際情況確定,既可以開展不同小組之間的辯論,也可以直接講解討論結果,開可以以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交流。在這一階段,要求同學們一定要認真傾聽,記錄好相應的筆記,儘可能避免重複的闡述,對前面發言小組的觀點予以補充或者推翻。老師可以在同學們闡述觀點的基礎之上進行總結,對一些可以正確概括以及提升案例內容的小組或者同學,給予一定的表揚與肯定。對那些回答不足但是富有創意的小組或者同學,給予一定的鼓勵。在這一階段,老師的作用主要就是引導與啟發同學們,在同學們闡述的基礎之上進行總結、歸納,並且給予一定的意見、支援以及鼓勵。

3、結束語

總而言之,案例教學法符合新課改的教學形勢,是國中的政治教學方法中一項行之有效的方法。與此同時,開展這種教學方法對於老師的要求也就非常高。案例教學法需要老師深人瞭解教材,充分體會生活,瞭解同學們的實際情況,並且一定要具有將案例完美融合到講課內容當中的能力,以及具有一定的幽默感等。除此之外,我們一定要了解案例教學法只是眾多教學方法當中的一種,老師一定要結合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儘可能的優化課堂教學,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三篇

1.提高國中的政治教育方法

傳統教學以“灌”為主,這種教學方式已經不適應當今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的需要,以“導”為主的教學方式則更易被學生所接受。對於義務教育階段所針對的學生型別不同,教師應當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從學生關注的內容入手,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喜歡上該課程的學習,從根本上提升政治教學效率,實現教學預期目標,下面我們就對提高國中的政治教學的幾方面內容進行具體分析和研究。

1.1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提高學生自信心

教學目標毋庸置疑是課堂教學所要達到的預期標準,也是對教學任務完成情況的衡量標準,同時它也是用來進行課堂教學效果評價的有力依據。確定合理有效的教學目標,能夠為課堂教學指明方向,保證課堂教學的有序進行,由此可見,教學目標對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性。因此,教師應根據教材、課程標準以及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出一套綜合合理的三維教學目標,使學生通過一定的努力能夠達到並完成該目標,以此來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教學目標的制定不能過高,使學生產生畏難和自卑心理,對學習產生反感。

1.2從實際出發,揚長避短髮揮學生優勢

作為教師首先要了解所要教授的學生是什麼樣的,具有什麼樣的優勢和不足,從其特點入手,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方為正題。教師應當鼓勵、倡導多樣式的教學方法。認真仔細觀察學生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時所展現出來的知識認知方式與認知水平,激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教師應從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出發,逐層分析,根據不同學習情況採用不同教育方式:部分學生對政治學科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且尚有餘力的,可以適當引導其進行課後問題思考和繼續閱讀,不斷開發期學科才能;針對那些缺乏獨立思考習慣和勤奮學習精神的同學,他們掌握基本知識並不困難,此時可適當的拓展其知識面、開拓視野,使其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能力,提高學習能力;針對那些知識基礎單薄、缺乏自信心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同學,應給予其重點輔導,為其奠定一定的知識基礎,發現其優點,對其進步給予一定的肯定和鼓勵,培養起學習興趣、樹立自信心,實現整體教學效果的提高。

1.3進行教學方法創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現代社會是一個經濟、科技均較為發達的時期,外界對學生誘惑也是前所未有的,我們不應再沿用陳舊、傳統的教學手段,而應採納小品、典故、名言警句、影像、漫畫、故去、時事新聞、論文競賽、社會調查以及各種先進的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不斷進行教學手段創新,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各種教學手段善加利用,實現對整個教學過程趣味性、知識性和思想性的融會貫通。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就需要教師的不斷努力,不斷從社會生活中搜集極富教育意義和感染性的實際材料,並將其與教材相聯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有效性。

1.4進行教學情境創設,增強學生主動性

適當的教學情境,能夠使學生快速的融入其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感性認知能力。教師在進行思想政治教學時,可創設適當的教學情境,並在此基礎上加以指導。筆者主張情境的創設要堅持從學生生活出發,拉近學生與思想品德距離,激發起學習興趣。就以國中課本中《尊敬我們的老師》為例,針對“應該怎樣對待老師”的問題,可以創設這樣的情境:某次課上,老師因誤會我和同學講題外話而批評我;一次老師自己將題目批改錯誤,而卻要求我自行改正;還有就是有一次老師所講解的方法不是最簡便的,還有更加簡便的方法,應使學生理解到如何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與表揚、主動與老師溝通和尊重老師。教師應發揮其引導作用,使學生主動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法,鼓勵學生進行即興的表演和創作,通過點評使學生對老師的尊敬不僅是在“口頭上”而是發自內心的。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為其創設的情境中自由發揮其優勢,帶動課堂氛圍,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樂。

1.5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發揮學生主動性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因此,我們應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使學生自覺樹立正確思想品德的過程,不斷激發學生思想品德學習願望,實現學生的自我提升,這樣有利於建立學生長久學習慾望與不斷自我提升。對於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應給與去適當的指導。教師應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並找出存有疑惑之處,每個同學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均有所差異,而主動學習,可以使學生更加了解自身的不足,使學習有所側重,集中精力排解疑難;在政治課堂上,教師應鼓勵學生主動提出自己在預習時發現的問題或課堂教師講授尚不明確的問題,以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解決,不將問題留到下一堂課;教師可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分析比較自主學習同教師傳授內容的差異,不斷進行自我反省和知識與能力上的提高,及時進行查缺補錯,做到對政治課堂講授知識的融會貫通。教學有效性是衡量教師教學質量水平、教學狀況的標準,它必然要受到我們廣大政治教師的關注與實施,提升教學有效性,也就是提高國中的政治教學質量和效率、增強學生創造性、發展性和基礎性的學習能力,實現學生的長足發展和進步。

2.結束語

政治教育既是教書,也是育人,它是理論與實際緊密相連的一門課程。國中的政治作為學生思想品德基礎建設,我們必須要認識到國中的政治教學的重要性,努力進行教學觀念創新,提高國中的政治教學品質,推動學生思想的長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