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收益經濟收益經營收益論文

才智咖 人氣:2.88W

【摘要】 收益是企業經營成果的體現,由於熟悉事物的角度不同,理論界有會計收益、經濟收益與經營收益三種不同的觀點。這三種收益是不同的收益概念,筆者在閱讀以往文獻的基礎上,首先說明三種收益的概念,然後舉例說明了三種收益的核算方法,並指出了三種收益的關係。

會計收益經濟收益經營收益論文

 【關鍵詞】 會計收益;經濟收益;經營收益

收益是財務報表中的一個基本和重要的專案,在不同的環境中具有不同的用途。一般以為,收益是納稅、決定股利政策、指導投資和決策的基礎,也是進行猜測的要素之一。會計收益、經濟收益與經營收益是不同的收益概念,因此本文主要先容三種收益的概念、核算方法及三種收益的關係。

一、三種收益的概念

經濟收益是經濟學上的概念,對於經濟收益概念研究始於1776年Adam Smith的《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即《國富論》,他首先將收益定義為“那部分不腐蝕資本的可予消費的數額”,把收益看作是財富的增加。而主要的集中的發展是從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開始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後來,大多數經濟學家都繼續並發展了這一觀點。Fisher把經濟收益定義為對應不同狀態的一系列事件:精神收益享受、實際收益享受和貨幣收益享受。精神收益是個人實際消費的能夠產生所需要的精神愉悅和滿足的商品及服務。實際收益表示能夠帶來精神愉悅的事件。貨幣收益是指收到的併為達到成活本錢而用於消費的所有貨幣數額。 英國經濟學家 Hicks 對經濟收益下了一個更廣為流傳的定義:一個人的收益是他在期末和期初保持同等富有程度的條件下所可能消費的最大金額。其立足點是要通過本錢的足額補償來維持企業的簡單再生產。顯然,經濟收益所關注的是未來預期現金流量的變動,是一個時間概念,而且經濟收益必須在耗用的'存貨得到重置後方可確認和分配。因此,經濟收益概念比會計收益概念更真實,它是實際收益而不是名義收益。

會計收益是會計學上的概念。收益就是指產出價值大於投進價值的差額。它遵循一系列會計假設和會計原則,在對本期已發生交易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分別確認和計量本期已實現的收進和相應的本錢用度,收進與用度相配比後的差額,即為會計收益。其立足點要通過本錢、用度的補償來維持企業的簡單再生產。由此可見,會計收益所關注的是過往已經發生的資產價值的變化,是一個期間概念。顯然,會計收益是建立在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基礎上的,因而具有客觀性、可驗證性及可操縱性。

經營收益是治理學上的概念,也稱企業收益或貨幣收益。經營收益與會計收益有很多相似之處,其不同之處表現在:一是經營收益是基於重置本錢計價的,二是經營收益只確認本期應計的利得。

二、三種收益的核算內容、方法及三種收益的關係

1.經濟收益是基於未來現金流量的預期收益。核算經濟收益時需要用到資本化的方法。資本化的方法是指將期看的淨現金流轉額按貼現率摺合成資本額的方法。

某期間經濟收益=該期間期看的淨現金流轉額 (期末資本化價值-期初資本化價值)

經濟收益與會計收益的關係為:

會計收益 未實現的有形資產變化-前期發生的已實現的有形資產變化 無形資產價值的變化=經濟收益。

利得無形資產不是出現在資產負債表中的傳統的無形資產,而是另一個概念即主觀商譽。主觀商譽=年度折舊-(年初資本化價值-年末資本化價值)

2.會計收益是基於歷史價值的事後收益或期間收益。會計收益核算內容包括兩部分:一是現期經營利潤,表示實現的收益與之相對應的重置本錢的差額,二是已實現的持有損益,表示售出數目的重置本錢和相同數目的歷史本錢之間的差額。已實現的持有損益又具體分為為現期自然增長並實現的持有利得、前期自然增長並實現的持有利得。會計收益表示為:Pa=X Y Z

X:現期經營利潤;Y:現期自然增長並實現的持有利得;Z:前期自然增長並實現的持有利得。

3.經營收益核算內容包括:一是現期經營利潤,二是現期自然增長並實現的持有利得,三是現期自然增長未實現的持有利得。經營收益表示為:Pb=X Y W

X:現期經營利潤;Y:現期自然增長並實現的持有利得;W:現期自然增長未實現的持有利得。

經營收益即是會計收益減往前期應計的本期實現的持有損益加上未實現的持有損益。即Pb-W Z=Pa.

三、三種收益核算舉例及關係驗證

例1:某公司總資產剩餘使用壽命為4年,4年的現金流量表如表1所示。假定每年的折舊用度為7 000元,假設折現率為10%。

1.計算經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