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培訓態度與效果互動視角的企業與員工和諧發展構想

才智咖 人氣:3.18W
基於培訓態度與效果互動視角的企業與員工和諧發展構想
[摘 要]企業員工是培訓市場的消費主力軍。本文從人力資源培訓中態度與效果互動的視角,研究培訓效果提升的途徑,具有重要意義。企業要以積極態度激發員工和培訓師的工作熱情,共同促進培訓效果的提升,並形成培訓態度與效果的良性迴圈,實現企業與員工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企業培訓;培訓態度;培訓效果;互動;和諧發展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成為經濟社會主角,吸納的員工日漸增多。知識經濟時代的人們對知識的需求猛增,企業員工必須持續學習,才能保持創新能力。追求知識的內在動力和市場競爭的外在壓力,促使企業員工成為培訓市場的消費主力軍。但許多調查資料顯示,至少半數以上的企業和員工對培訓效果不滿意,培訓效果提升的途徑很多,本文僅從人力資源培訓中態度與效果互動的視角對之進行研究。
  
  一、培訓態度的多維解讀
  
  培訓態度是主體(企業、受訓員工、培訓師)對培訓以一定方式表示的情感、看法和行動傾向的組合。這裡企業態度是指企業高層管理者的態度。
  從態度的表徵部分——行為來看,企業對培訓的態度大致表現為三種:積極支援、盲目跟風、消極抵制。對培訓持積極態度的企業視培訓為投資,能正確認識培訓、企業發展及員工發展三者之間的關係,懂得通過員工對自身職業發展的關注來激發其積極性,通過培訓增強員工的職業控制力,進而提高企業競爭力。這種認知使其對培訓產生好感,重視員工培訓,並能理性地付諸行動。培訓廣告通過種種手段刺激潛在客戶心理上的薄弱環節,激發企業和員工的消費慾望,致使不少企業在選擇培訓專案時盲目跟風,偏愛追逐熱門,這類企業對培訓缺乏理性認知,培訓被當成一種短期和隨意的工作,或流於形式或疲於應付,難以從根本上改變員工行為,也就無法促進企業業績持續提高。消極抵制培訓的企業視培訓是一種沒有效益的消費,認為員工的高流動性使培訓收益得不到保證,在供大於求的勞動力市場條件下,企業可以以解聘和招聘替代培訓,將相對有限的資金投資培訓,不如投資其他見效快的專案。這種“企業發展與員工發展相悖”的認知,使企業對培訓產生惡感,因此,消極抵制培訓。
  員工對培訓的態度有三種:1 既積極為企業發展而培訓,也積極為個人發展而培訓;2 積極為個人發展而培訓,但消極為企業發展而培訓;3 對企業發展與個人發展的培訓都持消極態度。第一種雙積極型態度持有者將企業看成展示自我才能、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將企業與個人的發展融為一體,員工善於帶著企業的問題參與培訓,併發揮主觀能動性。第二種單一積極型態度持有者重視個人發展,注重在培訓中提高個人能力,將培訓作為跳板,並努力尋找跳槽機會,對企業缺乏忠誠,第三種雙消極型態度持有者對自己的能力“短板”認識不清晰,對培訓持投機心理,參加培訓是為“鍍金”混證書,處於被動受訓狀態,培訓後的工作行為變化不大。
  培訓師對培訓的態度在行為上主要表現為灌輸式與診斷式兩種。灌輸式培訓師對培訓的認識僅侷限於課堂,重理論講解,輕實踐操作訓練,培訓內容和方式千篇一律,培訓效果較差。診斷式培訓師善於深入企業瞭解與培訓主題有關的問題背景、表現及原因,以解決問題為導向,既傳輸知識,又指出問題所在,能通過培訓為企業指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持此種積極態度的培訓師擅長帶動每位學員在心理、情緒、思路及角色上的互動。
  
  二 培訓效果的判斷依據
  
  企業投資培訓是為了讓員工持續成長、發掘潛力、養成良好態度,並使這些成果轉化為員工的職業行為和企業績效。員工個人發展既是目的——培訓的直接目的,又是手段——企業實現目標的手段。因此,企業整體發展與員工個人發展的統一程度是判斷培訓效果的依據之一。
  培訓的組織需求和個人需求兩者結合的程度是衡量培訓效果的另一依據。組織需求是企業對員工的素質要求,要實現企業發展目標,解決實際存在的工作問題,就要對員工進行相應培訓,這一需求是自上而下的。個人需求是員工個人對增強自身能力的需求,這一需求是自發的、自下而上的,個人需求與組織需求是不同源的,只有當員工為了更好地勝任自己的職位,尋求更多的在企業內部發展的機會而產生培訓需求時,組織需求與個人需求就能有機結合起來,這兩種需求結合得越好,員工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得就越好,培訓效果也就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