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實施三環五步教學模式構建優質高效數學課堂論文

才智咖 人氣:2.15W

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淺談實施三環五步教學模式構建優質高效數學課堂論文,一起來看看吧。

淺談實施三環五步教學模式構建優質高效數學課堂論文

【摘要】“三環五步”教學模式中的“三環”是指:在課堂教學中導——思——練,教師善導,學生樂思,鞏固勤練;“五步”是指:一設疑激勵,二帶疑探討,三破疑歸納,四拓疑引申,五化疑提升。“三環五步”教學模式是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而嘗試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其基本思想是依據新課標的要求和學生的認知規律,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學會發現問題,學會相互合作,學會歸納創新,使學生在課堂上變“被動”為“主動”、變“學會”為“會學”、變“機械”為“靈活”。

【關鍵詞】先學後教;以學定教;當堂訓練;導學案;優質高效

【正文】課堂教學是實施創新教學的主陣地。現代課堂與傳統課堂的區別就在於,教師關注的是學生的能力培養,它要求教師從關注自己的“教”轉變為關注學生的 “學”,讓學生從“學會”提升為“會學”, 它注重構建愉快、優質高效的課堂,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充分地“動”起來,願學、樂學、思學,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於是,在打破傳統的“先教後學”的“滿堂灌”、“填鴨式”教學模式後,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先學後教、以學定教、當堂訓練”的“三環五步”的課堂探究模式應運而生。因此,我在數學課的實際教學中實施了“三環五步”的教學模式,做到構建愉快、優質高效的數學課堂。

“三環五步”教學模式的'基本思想是依據新課標的要求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培養未來社會合格公民和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出發,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學會相互合作,學會發現問題,學會歸納創新,同時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和生活習慣,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想學、會學、學好,全面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導地位。

“三環五步”課堂教學模式是指課堂教學過程中的3個環節和5個教學步驟,3個環節是指:在課堂教學中導——思——練,教師善導,學生樂思,鞏固勤練;5個教學步驟是指:一設疑激勵,二帶疑探討,三破疑歸納,四拓疑引申,五化疑提升;也就是要明確“先學後教、以學定教、當堂訓練”的三個教學環節,突出“預習 →提問→梳理→探究→練習”的五步教學流程。下面,我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淺談一下我在教學中實施“三環五步”課堂教學模式、構建優質高效數學課堂的感想與體會:

通過我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在現代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究中,要真正做到導——思——練,即“先學後教、以學定教、當堂訓練”的環節,構建愉快、優質高效的數學課堂,必須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精心設計好“導學案”,指導自學,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做到“先學後教”。

“先學後教”——變“被動”為“主動”。所謂“先學”,就是在課堂上,學生按照教師揭示的教學目標及學前指導,自學、看書、預習、練習。所謂“後教”,就是針對學生自學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及練習中的錯誤,教師引導學生相互討論,小組中合作交流、討論、探究,會的學生教不會的學生,教師只作評定、點撥、補充更正。但是,如果讓學生沒有目標地先學,那他們的先行預習自學就會如放羊那樣隨心所欲,漫無目的,其收效甚微。因此,教師在學生預習自學前,應精心編寫適合學生的導學案或預習(自學)提綱,讓學生在導學案或預習(自學)提綱的引導下進行前置性學習。

老師根據學生的學習起點能力,精心設計的導學案,其問題的設計要富於趣味性,易於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探究興趣;要難易適度,易於學生接受。例如:我在教學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上冊《確定位置(一)》一課時,就在“導學案”中設計了一些自學環節,例如:自學綱要:

(1)認真觀察課本第80頁的情境圖,並照樣子回答下面的問題:

小青在第(3)組第(2)個位置。小青的位置也可以表示為(3,2)。

①小兵在第()組第( )個位置,也可以表示為(,)。

②(2,4)表示的位置是第()組第()個,是()。

③小楠在第()組第()個位置,也可以表示為(,)。

④(5,5)表示的位置是第()組第()個,是()。

(2)邊自學邊思考:

①.位置既可以用第幾組、第幾個來表示,還可以用()的方法來表示。例如小青(3,2)、小兵(5,1)……,這就是( )的表示方法。

②.括號中的前一個數字是表示什麼?

③.括號中的後一個數字是表示什麼?

④.寫“數對”時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二、引導學生利用“導學案”進行自主學習,質疑存難,小組中合作交流。

學生以高效“導學案”為路線圖,按圖索驥,自主學習,主動學習,研究學習,提出自己的發現和質疑,並帶著問題在小組中交流,在交流中解決問題,同時生成小組問題。教師要幫助學生對各小組提出的問題進行梳理,合作歸納成幾個關鍵問題(小組問題),並提醒學生哪些問題只要認真思考、查閱資料就可以解決,哪些問題涉及學習重點、難點,有必要在課堂上重點解決,從而達到深化知識、發散思維、求異創新的目的。例如我在教學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下冊《三角形內角和》一課時,我先讓學生在小組中合作交流、觀察、比較、探究不同形狀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大小及這些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和的特點,並幫助各小組學生梳理、生成了幾個關鍵問題(小組問題):

①“探究這些三角形三個內角和的方法,你想到了哪些?”

②“你能用什麼辦法可以證明幾個大小不同的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度呢?”

③“不同形狀的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度嗎?怎樣驗證這個結論呢?……”,然後繼續引導學生在小組中討論、思考這幾個關鍵問題(小組問題)。

三、探究、解決疑難問題時,以學生的“學”為本,做到“以學定教”。

在課堂結構中,學生自學、質疑存難結束後,就進入了“以學定教”這個環節,這是課堂教學的高潮。這一環節主要是要教師積極、有序、有效地組織學生自主合作、集體交流、探究關鍵問題(小組問題)、解決疑難問題的;要以學生的“學”為本,這就決定了教師教的內容要少而精。教師只須教教材內容的重點、難點;只教學生小組合作探究中沒有探討出、解決掉的疑難問題。

“以學定教”——變“學會”為“會學”。要求教師在考慮教學內容、教學策略的時候,要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學”為本。教師不是滔滔不絕地講,而是從“一線”退到“二線”,為學生自學、思考、討論、答疑當好“參謀”,創造條件儘可能地讓學生“有為”,讓學生由“被動”地接受變為“主動”地建構,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例如我在教學《三角形內角和》一課時,我先引導學生小組中合作探究、生成了3個關鍵問題(小組問題);然後再一次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嘗試、小組內討論、實驗、交流、探究不同大小、不同形狀的三角形三內角和的方法和途徑……,通過多種方法、多個角度地探究出這3個關鍵問題(小組問題)的結果。事實證明學生在老師這個“參謀”的引導下,能夠通過小組合作交流,運用“量一量、撕一撕、拼一拼……”等方法順利地開展探究活動,證明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和是 180度;大小不同、形狀不同的所有的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度。

四、當堂訓練,練習鞏固、加深理解所學的重點、難點。

當堂訓練——變“機械”為“靈活”。“當堂訓練”是在“先學”、“後教”之後進行的,是由理論再到實踐的過程,一般不少於15分鐘。當堂訓練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讓學生通過一定訓練,化知識為能力,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課堂訓練的習題要精心選擇,可設計為一點多題以強化鞏固,或一題多點以系統鞏固,習題內容要結合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難度要合適,既不拔高,又不過於簡單,還可以佈置不同層次的習題,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通過訓練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內容有必做題、選做題、思考題。例如:我在教學《確定位置(一)》一課時,就在課堂的練習中這樣設計習題的:

(一)必做題:

(1)剪下教材第109頁附頁1,根據81頁第2題擺出遊樂場的平面圖。

(2)數學遊戲:見教材82頁第1題、第2題。

(二)選做題:

(1)我在教室的位置是第()組第()個,數對錶示為(,)

(2)用數對錶示出班上其他同學的位置。(每人自由選擇2個學生來寫,可以選擇你的好朋友的位置)

的位置是(, ); 的位置是(,)。

(三)思考題:

(1)你還發現生活中(或者身邊)的什麼地方用到了“數對”知識?

(2)你還知道關於“數對”的哪些知識?

(3)學習了“數對”的知識,對你有哪些好處(幫助)呢?

通過教學實踐證明,“先學後教、以學定教、當堂訓練”的三個教學環節及“預習→提問→梳理→探究→練習”等五步的教學流程是最樸素的一種教學模式,但同時也是最有用、最高效的一種教學模式。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放手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中都做到身(眼、口、手)動、心動、神動,使每一個學生肯學、想學、樂學、會學。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繼續實施“三環五步”的課堂教學模式,為構建優質高效的數學課堂,培育出更多優秀學生而作出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