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研究論文

才智咖 人氣:3.16W

一、課題的提出及研究的意義

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研究論文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教學就是不斷引導學生生疑、釋疑的過程。美國教學法專家斯特林曾提出:“提問是教師促進學生思維、評價教學效果以及推動學生實現預期目標的基本控制手段。”西方學者德加默曾提出這樣一個觀點:“提問得好即教得好”。這充分說明提問是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在課堂上了解學生、反饋教與學資訊、增進師生交流、提高課堂效益的重要一環,更是教師課堂教學藝術的體現。

當今基礎教育改革的真正走向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要從以教師為中心的“傳授教育”逐步向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方向轉變。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更多地關注學生的發展,創設真本、有效的教學情境,讓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究,開展教育性對話。我認為要真正實現以上的轉變,關鍵在於教師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上,特別是在學生學習發生困難時,準診斷,敢調整,善引導,勤追問,通過有效提問把學生的思維和情感引向深入。

國內近年來的研究資料表明,中國小教師平均每堂課的有效提問僅為56%,而化學教師有效的課堂提問通常就更少了,且問題的設定存在著:問題公式化,問題的難度控制不當,問題不明確,啟而不發,問題缺乏邏輯性,問題單向、缺少互動性,問題過於收斂,缺乏發散性等缺點。我校教師多以中青年教師為主,課堂教學提問中更存在著較大的誤區和低效性,嚴重製約著我校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因此,深入研究高中化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定能促使我校化學教師學習現代教學理念和新課程改革理論,切實轉變教育觀念和課堂教學理念,提高教學技能,促進教師向專業化方向發展;激發我校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學生學習化學能力;誘導學生更多地參與課堂、師生協作構成課堂動態應答鏈、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活動不是由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而是學生根據外在資訊,通過自己的背景知識,建構自己知識的過程。學生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只有通過自己的切身體驗,利用他們在生活中所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現實積澱,直接影響其知識建構,學生才能真正完成新知識意義的建構。學習者的建構是多元化的,教師應努力創造一個適宜的學習環境,使學習者能積極主動地建構他們自己的知識。

2、有效教學理論

以學生為中心,把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有機結合,辯證統一在學生的學習和發展上。“學習中心論”是有效教學的基礎和核心,它強調: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自覺性,提供和創設適宜的教學條件,以促使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促進學生髮展。有效學習論以學生學習為中心,學生學習的原有狀況是教學深化的根本出發點和依據;課堂教學是教學生學習,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角”,教師是“導演”,教學活動圍繞學習活動、教學程序、進度、節奏等一切以學生的學習情境為轉移;教學評價以學生學習過程及結果為標準,不是看教師講得如何,而是看教師為學生創設的教學條件是否適宜、是否有效。

3、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要求:“通過高中化學的學習,使學生具有較強的問題意識,能夠發現和提出有探究價值的化學問題,敢於質疑,勤于思索。”

三、國內外研究的現狀

在課堂教學上,提問是一種常用的教學方法,對它的研究可以追述到2000多年前孔子的“啟發式”提問和蘇格拉底“產婆式”提問,他們用提問成功地引導學生學習,至今為人稱頌。近幾年教學問題聚焦在真實的課堂,關注教師怎麼教和學生怎麼學。課堂提問是教學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也是課堂互動最經常使用的形式之一,因此受到許多研究者關注。

(一)國外研究現狀

“有效課堂提問”研究在國外大範圍的開展已近40年之久,現已步入成熟階段,研究範疇包括:有效課堂提問的功能、策略、評價標準以及有效課堂提問與教學效果的關係等等。如:心理學家帕特、美國教學論專家L。H。克拉克和Ls。 斯塔爾、威倫(William Wilen )、愛仕拉爾(MargaretIshler )、凱茨沃特(Richard Kindsvater)等對課堂提問的功能與作用進行研究。教育研究者尤其是中國小教師認識到,有效課堂提問對於完善備課內容、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技能、檢驗教學效果都有重要作用,而且學者構建的研究體系還為一線教師和教研人員參與研究提供了基礎,並使大家認識到,提問不應囿於技術上的有效,還應追求先進教育理念上的有效、設計上的有效、語言上的有效、對整體課堂效果提升的有效等等。最早掀起課堂提問實證研究的美國心理學家史蒂文斯指出 “有效課堂提問”是形成有效教學的核心,也就是說,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

(二)國內研究狀況

國內關於課堂提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課堂提問的原則、功能、策略和技巧、以及有效性等幾個方面。

1、課堂提問的功能和目的。研究者們在國外課堂問題研究基礎上,進行了延伸和具體化,歸納出瞭如下幾條功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習充滿樂趣,提供回顧所學內容和材料的機會,讓學生預習即將學習的內容,檢查學生已經掌握和未掌握的內容,聯絡新知識,檢查學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訓練學生終身學習的技能,使學生參與討論,教會學生提問,培養學生批判和創造性思維技巧。

2、課堂提問的原則。閻承利在《教學最優化藝術》中明確提出了十二條原則:精心設計,注意目的性;難易度適中,注意科學性;新穎別緻,注意趣味性;循循善誘,注意啟發性;因材施教,注意針對性;優選問點,問在關鍵處;掌握分寸,問在難易適中處;注意分寸,問在學生需要處;因勢利導,注意靈活性;正確評價,注意鼓勵性;面向全體,注意廣泛性;選準時機,問在教學當問處。前八條原則主要針對問題設計,而後四條原則主要針對提問的實施。歸納大家的研究,提問的原則主要有以下這些:系統性原則;層次性原則;簡潔性、明確性原則;啟發性原則;適宜性原則;靈活性原則;差異性原則;學生主體性原則。將這些原則優化組合,運用在不同的學科課堂教學中,完成課堂提問的任務,達到教學目的。

3、課堂提問的策略。提問的策略就是研究怎樣提問,各層面的研究者都非常關心它,因而研究成果也比較豐富。概括起來有如下:問題的封閉性、開放性策略;問題的啟發性、反思性策略;適當延長候答時間策略;問題“少而精”策略;探問的策略;延緩評判的策略等等。教師在操作中要靈活運用,採用適合自己的和利於學生髮展的具體策略。

4、課堂提問有效性研究。隨著有效教學的提出,教育者進而追求課堂高效性,課堂提問的有效性也逐漸被人們所關注。各地均有不同的研究。王方林在《何謂有效的課堂提問》中,提出了有效課堂提問應具有的技巧:提出更少的問題,提出更好的問題,提問要有深度,提問要有廣度,使用恰當的等候時間,選擇學生,給予有用的教師反饋。李志厚將課堂提問劃分為有效提問、低效提問、無效提問,並指出各自所包括的問題型別。他認為有效問題主要包括三類:一是其背後包含有一定的思想性和哲理性,能促進學生進一步思考的問題;二是能夠產生良好效應的問題;三是能夠組織形式有效地進行討論問題。於君風在其《課堂提問應注重有效性的基本原則》一文中,對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進行了這樣的界定:是指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結合學生認知水平設計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掌握正確答案時學生的接受度和效率。

四、核心概念和研究物件的界定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1、高中化學: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課書(人教版):必修模組《化學1》《化學2》和選修模組3《物質結構》、4《化學反應原理》、5《有機化學基礎》等五個模組。

2、課堂教學:以教室、實驗室為教學場所,以班集體為教學單位,以45分鐘為一個教學時段的課堂教學。

3、課堂教學提問:課堂教學提問是化學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師開啟學生心智、促進學生思維、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的基本控制手段,準確、恰當、有效的課堂提問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提問的有效性:提問的有效性是相對於“低效”甚至“無效”而言的,其核心是“有效”。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是指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結合學生認知水平設計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掌握正確答案時學生的接受度和效率。

(二)研究物件界定

1、青銅峽市第一中學高一至高三年級化學課堂教學含化學實驗教學和化學研究性學習活動。

2、青銅峽市第一中學高一至高三全體學生。

3、青銅峽市第一中學全體化學教師。

五、研究目標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引領教師在“教中研”、“研中教”,促使我校化學教師學習現代教學理念和新課程改革理論,切實轉變教育觀念,轉變課堂教學理念,提高教學技能,促使教師走專業發展之路,提高我校化學教師整體教研水平。調研我校化學教師課堂教學提問的常見誤區和存在的問題,瞭解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原則,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總結出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方法和途徑,探索出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策略,建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候答與理答的機制,形成對學生回答問題後進行有效評價的機制。激發我校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學生學習化學能力。通過提高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從而實現課堂高效,提高教學質量。

六、擬研究解決的問題

1、調研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提問的常見誤區和存在的問題。

2、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常用方法和途徑。

3、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策略。

4、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候答與理答的機制。

5、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回答問題後有效性評價的機制。

七、研究方法

1、文獻法:查閱相關文獻,瞭解國內外對於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相關研究,瞭解有效教學與有效提問的理論與策略,瞭解新課改高中化學學科特點及高中學生學習化學的心理,對新課改中高中化學學科行動綱領內涵的理性思考。

2、問卷調查法:在研究的前期、中期和後期採用問卷、談話、觀察等方法進行調查,掌握實驗前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問題設計能力的變化及學生的學習興趣、互動式學習的情況,瞭解實驗的效果。

3、課堂觀察法:通過觀察在課堂上教師的表現(如:與學生的交流,提問的有效性、教學方法與手段、課堂機制等)與學生的表現(如:主動參與教學的情況、上課時注意力是否集中、有無睡覺現象、問題的提出能否引起其思維活動等)獲得有關實驗的資料。

4、個案法:通過對典型物件在實驗前後的學習興趣、能力與成績等進行對比分析,獲得實驗效果。

5、行動研究法:根據高中化學課程的實際情況,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化學1、化學2、選修3、選修4、選修5)中,選擇部分的章節作為研究的重要內容,進行課堂教學有效問題設計,開展研究課活動,獲得有關實驗的資料。

八、課題研究步驟

(一)準備階段(20XX年5月~20XX年的10月)

1、課題組全體成員通過圖書館、上網等途徑,蒐集國內外相關資料,研究文獻綜述,對本課題進行論證。

2、課題組通過問卷、課堂觀察、訪談等形式瞭解課堂教學現狀,撰寫前期調查報告。

3、成立課題組,撰寫課題申請書,提出課題立項申請。

(二)理論研究階段(20XX年11月~20XX年6月)

1、撰寫開題報告,制定研究實施方案、計劃。

2、舉行課題開題會,組織課題組成員,討論落實各層面具體工作。

3、學習課題相關理論知識及國內外此項研究中取得的成果。

4、對課題組人員實施分層次的培訓,初步構建有效教學與有效提問的理論與策略。

5、通過課堂觀察、問卷調查、訪談等形式對高中化學教師課堂教學提問的常見誤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調研,提出改進措施。

(三)實踐研究階段(20XX年7月~20XX年12月)

1、課題組結合本校教師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現狀展開行動研究。全面實施課題方案,對以下內容進行研究:

(1)在理論的指導下,課題組成員根據高中化學課程的實際情況,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化學1、化學2、選修3、選修4、選修5)中,選擇部分章節作為研究的重要內容,進行課堂教學有效問題設計,開展研究課活動,總結出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常用方法和途徑。

(2)通過組內示範課、競賽課等形式,開展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策略的研究。

(3)對課題組成員進行階段性的課堂觀察活動,結合課堂實際與實驗者的反思,形成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候答與理答的機制。

(4)在研究第四個問題的同時,結合學生問卷對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回答問題後評價的有效性進行研究。

2、選擇優秀教學案例,每隔一週的週三下午召開優秀教學經驗交流與展示現場會,及時積累材料,進行反思、總結形成論文或案例。

3、課題實驗教學。20XX年12月~20XX年12月,在我校高一、高二年級確定實驗班級,通過對典型物件在實驗前後的學習興趣、能力與成績等進行對比分析,獲得實驗效果。

4、課題組通過問卷、課堂觀察、訪談等形式瞭解課題研究中期教師的研究、課堂教學、學生的學習等現狀,撰寫中期調查報告。

5、總結課題方案實施情況,分析取得的成績、查詢存在的問題,撰寫中期階段性報告。並進行階段性成果總結,形成研究論文、有效提問設計案例、課堂提問有效性教學案例等。

(四)形成成果階段(2017年1月--2017年7月)

1、研究並解決課題研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後期調查,撰寫調查報告。進行課題實驗階段性總結,彙總為後期階段性報告。

3、蒐集、整理並完善各種研究資料、研究成果。

4、撰寫結題研究報告,申請結題結題。

九、課題研究組織管理及成員分工

(一)課題研究組織管理

課題指導:楊興武 吳建國 胡敏

課題負責人:張淵

課題組成員:洛旭昕 方潔張建霞 蔡莉 蒙春梅 張淑琴 郭虹

(二)人員分工

張 淵:課題第一負責人,主持、協調課題的研究工作,主要負責課題申報、開題報告、中期報告、結題報告的撰寫,課題階段性任務的安排,課題成果的稽核與呈報等工作。

方 潔:主要負責研究過程性資料的收集與編輯,課題研究資訊處理,20XX年下半年工作總結報告等工作;開展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實踐研究,並收集過程性資料。

洛旭昕:主要負責課題研究前期、中期、後期調查、撰寫調查報告等工作;開展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實踐研究,並收集過程性資料。

張建霞:主要負責20XX年上、下半年工作總結報告;開展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實踐研究,並收集過程性資料。

蔡 麗:主要負責撰寫20XX—2017年上、下半年工作總結報告;開展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實踐研究,並收集過程性資料。

蒙春梅:主要負責課題組活動過程中的文字、圖片、視訊記錄;開展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實踐研究,並收集過程性資料。

張淑琴:主要負責課題研究人員的培訓及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實踐研究工作,並收集過程性資料。

郭 虹:主要負責各類活動的總結和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實踐研究工作,並收集過程性資料。

十、研究成果預期形式及內容

1、調查報告:《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研究》課題前期調查報告

《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研究》課題中期調查報告

《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研究》課題後期調查報告

2、開題報告:《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研究》課題開題報告

3、結題報告:《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研究》課題結題報告

4、各種實踐活動的記錄資料、文字材料。

5、優秀論文:《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提問的常見誤區和存在的問題研究》

《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常用方法和途徑》

《如何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提問》 等。

6、“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提問有效性”優秀案例集。包括:有效問題案例、教學案例、教學反思、教學故事,教學優秀課堂教學錄影等。

十一、完成研究任務的可行性分析

1、課題主持人為我校化學教研組長,主要成員是我校化學學科的骨幹教師,均有豐富的高中化學教學經歷、具備一定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他們均為中青年教師;有各級骨幹教師、優秀班主任、備課組長;有高階教師。他們分別擔任著我校三個年級化學教學任務。他們都參與市級課題研究。先後在國家級、省級刊物中發表論文多篇,另有多篇論文在各級各類評比中獲獎。

2、課題組成員為了搞好本課題做了大量準備工作。認真學習了《普通高中新課程標準》;到圖書館或在網際網路借閱、查閱了大量的資料,比如《課堂提問應注重有效性的基本原則》、《何謂有效的課堂提問》、《教學最優化藝術》以及高中所有必修、選修教材;查閱了國內外有關高中課堂教學提問研究現狀的一些文章;走訪了我校理綜學科的教師,調查我校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現狀,對該課題的可行性進行了充分的論證。

3、學校對課題進行嚴格管理,並在組織上、制度上、經費上給予支援。

(1)研究組織保障:由教研組長擔任課題主持人,並聘請市、校教科研專家給予指導。學校配備行政領導、教科研主任督促開展課題研究。健全課題研究的實施網路,全面調控課題研究的運作。

(2)例會制度保障:圍繞課題研究的展開,抓好科研隊伍,注意點面結合,加強重點難點的攻關力度,使研究活動經常化。

(3)確保時間落實:每月進行一次課題研討活動,每兩個月舉行課題彙報活動,不斷提高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抓好課題的過程管理。

(4)必要經費保障:學校對課題文獻資料的收集、開題、結題會的召開、研究成果的整理組合等方面給予經費上的保障。

十二、主要參考文獻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3

[2]夏正盛。 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教師讀本[M]。 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0XX,

[3]劉儒德。 基於問題學習對教學改革的啟示[J]。 教育研究,20XX(2)

[4]王祖浩。化學課程標準解讀。湖北教育出版社,20XX。6

[5]邵懷領。課堂提問有效性:標準、策略及觀察[J]。教育科學,20XX。2第25卷第1期

[6]王方林。何謂有效的課堂提問[J]。教育理論與實踐,20XX(7)

[7]於君風。課堂提問應注意有效性的基本原則[J]。遼寧商務職業學院學報社科版,20XX(2)

[8]李志厚。通過有效提問,促進學生思維發展[J]。教育導刊,20XX(9)

[9]宋心琦。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1、化學2、選修3、選修4、選修5人民教育出版社

[10] 許振勇。建構主義下高中化學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J]。化學教學,20X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