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的人生態度

才智咖 人氣:1.4W
陶淵明的人生態度

摘 要: 長期以來,人們都十分重視對於陶淵明的研究,但多數是從文學角度對其作品進行分析。本文作者試圖從陶淵明作品的基本內容來分析其人生觀,並由陶淵明對戰爭、士庶、自然及貧困生死等方面的認知來對其闡釋並探析其影響。關鍵詞: 陶淵明;客體;自我生存方式;人生態度
  
  人的社會行為往往受到其人生態度的影響,尤其是像陶淵明這樣生活在動盪時代之中,社會地位變化無常的官僚士大夫人物。陶淵明(公元365-427年),名潛,又字元亮,東晉末年人。他是我國文學史上最有成就的文學家之一,同時,又是這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其所特有的人生態度決定了其文學作品的基本內容價值和其行為走向。
  
  一
  
  陶淵明出身於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勳,曾官至大司馬,封長沙郡公。其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作過太守。從《命子》詩中“直方二臺、惠和千里”、“寄跡風雲,冥茲慍喜”,“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晉書?陶侃傳》)[1]的話來看,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正直有為、胸襟坦蕩、建立過功勳的人,他們的言行直接影響著陶淵明的成長過程,伴隨著其價值觀的建立和人生觀的形成。
  陶淵明處在東晉的分裂崩亡時期和晉末的社會轉型之際,政治腐壞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大小軍閥為了爭奪權力,互相攻殺,兵禍連年不絕。陶淵明自幼經歷一系列戰亂兵變,認識到戰爭對人民的傷害,對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的破壞,因此痛恨戰亂,關注民生,憂國憂民,進而心生輔佐明君之願,胸懷匡扶天下之志。同時,戰爭造成的顛沛流離生活使陶淵明對現實感受有切膚之痛;戰爭破壞和軍閥人物的行徑迫使陶淵明對去留志向作出選擇;對現實悲慘狀況的認識,陶淵明明晰了思想意識中的善惡觀,堅定了其人生價值抉擇,並在其詩作《桃花源詩並記》中,描述一種美好和諧田園生活圖景,表達自己對戰爭的厭惡,希望構建一種無壓迫、無剝削、人們和諧相處的理想社會。
  家庭與社會環境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使人們在擁有準確知覺自我的願望的同時,還有提升自我、改善自我的願望。雖然日漸衰落的家庭使陶淵明有幸學經讀史、彈琴習劍,但與士族出身、家境優裕的文人相比,其生活是艱辛的。而這種艱辛是陶淵明真正咀嚼過並刻骨銘心地鐫刻在腦海之中與心靈深處的。
  同時,傳統思想及同時代思想家,也對陶淵明的人生態度的形成有很大影響。
  陶淵明自幼受到儒家經典的薰陶,“少年罕人事,遊好在六經”(《飲酒》),“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瞻望邈難逮,轉欲志長勤”(《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2]。另,孟子在《齊桓晉文之事章》中所描述的“恆產”理想:“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勿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陶淵明對其也進行了借鑑與吸收,這主要體現在其所描繪桃花源理想的生活場面中。由此可以看出,孔孟思想對其是有一定影響的。
  另外,老子的“小國寡民”的設想,對陶淵明桃花源理想社會模式的架構影響也是十分明顯的。如“黃綺之商山”,“賢者避其世”也和老子“小國”、“寡民”思想相像;“土地平曠,屋舍儼然……童孺縱行歌,斑白歡遊詣”,這些在陶淵桃花源理想社會中的社會生活描寫,可以說是對《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繼承與闡釋。
  一定的人生態度受一定時代的影響。陶淵明的人生態度,產生於東晉南初特定的時代,當時魏晉玄學之風盛行。陶淵明受到魏晉玄學思想的影響,表現在他生活及各個方面:崇尚自然並以自然為核心,追求人生的淳樸真誠、淡泊致遠、幽美的田園生活。而崇尚自然,則是魏晉玄學的重要思想特徵。關於此,陳寅恪先生在《陶淵明之思想與清談之關係》一文也著重談了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