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陶淵明《飲酒》

才智咖 人氣:2.1W
淺析陶淵明《飲酒》
陶淵明先後擔任過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小官,因不滿官場黑暗,辭官歸隱。從此躬耕自資,直至貧病而卒。陶淵明是我國最早大量創作田園詩的詩人。其詩質樸自然,沖和平淡,對唐以後的詩歌有很大的影響。陶淵明《飲酒》詩共二十首,本篇為第五篇,當寫於其歸隱後不久。題為《飲酒》,據詩序說,是因為這組詩都寫於酒醉之後,實際上是藉以述懷,取其坦率不受拘束之意。淺析陶淵明《飲酒》(其五)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這這是一首倍受讚譽的田園詩,這一時期的隱逸大詩人陶淵明,可稱是把酒與詩聯絡起來的第一人,他不但以酒大量入詩,以至於幾乎篇篇有酒,又把飲酒所得的境界用詩歌熨貼地表達出來。此詩通過結廬人境、心遠地偏、採菊見山、悠然自得的隱居生活的'敘寫,反映了詩人寧靜閒適的田園生活樂趣,悠然自得的心境。“心遠”為全篇之骨,“真意”乃全篇之髓,而這裡的“真意”正是詩人在《歸去來兮辭》中所說的“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鳥倦飛而知還”之意。詩人在田園生活中領悟了人生的“真意”,集中體現了他安貧樂道、擯棄世俗功名、陶醉自然韻致、乃至步入得“真意”而忘言境界的人生態度和生命體驗。此詩以“心遠”綱領全篇,並分三層揭示“心遠”的內涵。首四句寫身居“人境”而精神超脫世俗的虛靜忘世心態。中四句寫靜觀周圍景物而沉浸自然韻致的物化忘我心態。最後兩句又深進一層,寫“心”在物我渾化中體驗到了難以言傳的生命真諦精妙獨到的景物描寫是此詩的突出特點,詩中雖寫的是自然實景,但更多的是寫詩人意中之景。篤自然實景,詩人寫得簡潔、淡然,顯示了詩人不重描繪、不重形似,而重點染、重寫意的特點。通過寫景勾畫出一幅和平寧靜的田園生活圖景,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但此詩中的景物又不是純客觀之景,而是處處融進了詩人的主觀感受,飽含著詩人熱愛、依戀田園生活的襟懷和意趣。詩人重在對生活、對自然的讚美和對人生哲理的領悟之中,達到客觀之景與主觀之意的完全融合,在超凡脫俗的境界之中表達詩人達到“淨化”的程式的思想。造語精到是此詩的又一特色。此詩用意深微,而語言清悠澹永,有自然之味,而又極為精當,如“悠然見南山”的“見”字,活畫出了詩人在採菊之際,無意看山而偶然見山的悠然神情,看似信手寫出,實則精當無比,於平淡樸拙之中見其語言工力。此詩語言質樸自然、平淡閒放,粗看通俗,明白如話,實則豐富渾厚,一字難易此詩意境從虛靜忘世,到物化忘我,再到得意忘言,層層推進,是陶淵明歸隱後適意自然人生哲學和反樸歸真詩歌風格最深邃、最充分的體現。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這首詩就是陶淵明“以物觀物”所創造的“無我之境”的代表作論文出處(作者):
中國詩歌的基本特徵(中國詩歌史論文)
文學與玄學·關於《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