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田園詩人陶淵明休閒思想探析(3)

才智咖 人氣:2.98W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4](P.380-382) 
  為了不使豆田荒蕪,詩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著月光回來。雖然很辛苦,但他並不抱怨,這從“帶月荷鋤歸”的美景就可以看出來。“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這句詩為農家披星戴月的艱苦勞作增添了濃濃的詩情畫意。陶詩的情趣來自於寫意。“帶月荷鋤歸”,勞動歸來的詩人雖然獨自一身,卻有一輪明月陪伴。月下的詩人,肩扛一副鋤頭,穿行在齊腰深的草叢裡,這是一幅多麼美好的月夜歸耕圖啊!其中洋溢著詩人心情的愉快和歸隱的自豪。讓人感覺到一幅耕種之暇享受鄉村生活的悠閒樂趣。如今城裡人到農村旅遊,從事各種各樣的休閒活動,如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幹農家活兒同樣可以體驗田園生活得樂趣。

著名田園詩人陶淵明休閒思想探析(3)

二、陶淵明的《飲酒》 
  《飲酒》共二十首,都是酒後偶然的題詠,不是一時所作。本篇是《飲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該詩的前半部分著重說出“心遠地自偏”的道理,後半部分則寫出詩人欣賞自然景色的悠然心情。 
  《飲酒》 
  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4](P.380-382) 
  這些別人都瞧不上眼的鄉村、平凡的事物、鄉間生活,在詩人筆下卻是那樣的優美、寧靜,顯得格外親切。歸隱後的陶淵明還親自參加生產勞動,接近勞動人民,歌頌勞動,這使得他的田園詩更具勞動生活氣息。 
  這首詩主要是想展示詩人運用魏晉玄學“得意忘象”之說領悟“真意”的思維過程,蘊含著豐富的哲理思想與高尚的情趣。然而,它不是枯燥乏味、簡單的哲理演繹。詩人為我們描繪出它那種悠然自得的心情,也為我們描寫了幽美淡遠的美景,在這種情景交融的美妙的意境中蘊含著萬物各得其所的哲理;這種哲理又被詩人高度提煉、濃縮為“心遠地自偏”詩人意味深長地說:“心遠地自偏”。心靜,境自靜。無求名求利之心,即使身居鬧市,也宛如在山。這深刻的道理被詩人平淡地說出,親切感人。詩歌巧妙地運用了象徵手法。“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人在悠然自得,怡然自樂的休閒狀態中,達到了休閒的本真。“鳥倦飛而知還”,這是詩人無意中看到的美景,在南山那美好的黃昏夜色中,飛鳥結伴返回山林中,萬物自由自在,適性而動,正像詩人所向往的那種擺脫官場束縛,悠然自得,詩人在這裡悟出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諦。 
  《飲酒》其五中的最後一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給讀者以理性的啟示。“真意”,我們可以理解為人生的真正意義,那就是人們生活的目標不是追求名與利,也不應該被齷齪的官場玷汙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應該回到大自然中去,去欣賞大自然無限美好的景色,享受那種怡然自得的休閒生活。整首詩充分表現出作者從大自然美景中悟出人生的真正意義,從而獲得恬靜的心境。詩的意境是平和的、詩人的心態是淡然處世的。詩人在東籬之下采菊,悠然之間偶一抬頭,美麗的南山自然而然映入眼簾。山上的氣象到傍晚時分越發可愛,一群群飛鳥結伴而歸。看著眼前的自然美景,作者忽然聯想到自己的歸隱田園,從中悟出返璞歸真的哲理,因而不勝欣慰。 
  第七首詩的傾向與第五首一致,也是詠物寄志,超凡脫俗。 
   《飲酒》其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