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淮南子》倫理思想

才智咖 人氣:3.21W

[論文摘要】作為一本集大成的哲學鉅著,《淮南子》包含著豐富的倫理思想。其清靜恬適的人性論、無為而治的政治倫理、和諧統一的生態倫理思想是我國古代倫理思想的重要財富。

探析《淮南子》倫理思想

【論文關鍵詞]《淮南子》;倫理思想;無為而治;人性論;政治倫理;生態倫理

《淮南子》是西漢前期劉安與他召集的門客共同撰寫的一部規模巨集大、內容豐富的哲學鉅著。是漢代集大成的著作,書中包羅永珍,容納百家,形成了自身的理論體系。作為一本哲學著作,《淮南子》中同樣包含了許多倫理學思想,對於今天我們社會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下面就從不同方面來對其倫理思想進行探析。

一、“無為而治”的中心思想

要把握《淮南子》的倫理思想。必須首先了解其整體中心思想。筆者認同其中心思想是“無為而治”的觀點。《淮南子》繼承了老子“道”的學說,從唯物主義自然觀出發.對漢初以來的無為思想進行繼承和發展。從全書二十篇的主要內容來看.“無為而治”是貫穿《淮南子》一書的中心思想。書中視“道”為最高哲學範疇.它不僅是宇宙演化的源頭。還是人性之本,社會行為的基本原則。因此.“道”在全書遊走於宇宙、人生、社會各個領域.是關於世界統一性的概念。“道”首先是天地萬物的本源。該書首篇《原道訓》說:“道者,一立而萬物生矣。是故一之理,施四海,一之解,際天地。其全也,純兮若樸;其散也。混兮若濁。”而書中又把“道”的本質歸結為“無為”,“無為者。道之宗”,“無為者,道之體”。“無為為之而合於道”。

“道”最終落實於現實政治。《淮南子》全書的最後一篇《要略》開篇即雲:“夫作為書論者,所以紀綱道德。經緯人事。上考之天。下揆之地,中通諸理”。由此一句話看出。其最終的落腳都在人事上。只不過。《淮南子》並不是就人事而人事,而是要從人事擴展出去,從更巨集觀的。即作為整個宇宙的最後根源之“道”的角度來審視人事。《要略》最後總結道:“故著書二十篇。則天地之理究矣。人間之事接矣,帝王之道備矣。”顯然。《淮南子》作書的根本意圖是“備帝王之道”,“治”的意圖顯現出來,最終目的是為當時朝廷尋求“治國之道”。

二、人性論

《淮南子》中關於人性的闡述是其自然觀的延續。萬物稟“道”而生。而“道”落實在人身則是“性”。

關於人的本性。作者認為“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清淨恬愉,人之性也”。“道者,物之所導也;德者。性之所扶也”。“率性而行謂之道。得其天性謂之德”。由此可見《淮南子》中“道”、“天”、“性”、“德”的統一關係。“道”是全書的最高哲學範疇,“天”是“道”在自然界中的最直接體現,天道是自然無為的,具有一種客觀必然性,由天道的必然之理又引伸出了人道應然之理.也就是說人性是無為的,人性本靜,為人處事能夠順應天性才能夠達到“德”的境界。

但人的清靜之性也是容易喪失的,《淮南子.精神訓》說:“五色亂目,使目不明;五聲譁耳,使耳不聰;五味亂口,使口爽傷;趣舍滑心.使行飛揚。此四者。天下之所養性也,然皆人累也。故日:嗜慾者使人之氣越,而好憎者使人之心勞。”人們用來滿足本能的需求無可厚非,但如果過分追求外在的東西。就會不知不覺地損害人們的生命,最終也使人們的本能之性淪喪。

因此,人們要從嗜慾的困擾中超脫出來,以達到對自我本性的清醒認識。同時要原心返性。並身體力行地去養性返性。《精神訓》開篇也提出法天順情的根本.把“寧”與“靜”作為人必須恪守的原則明確提出來。由於精神來自天,且不與物散。代表生命的本質。所以養神貴於養形。而養神的根本在於保持人清淨恬愉的天性。這就要求人克服自身情與欲引起的嗜慾.通過“原心返本”達到對“道”的體認。《詮言訓》中也說到:“弗求於外,弗假於人.反已而得矣。”

如何反性。就要遵從“道”,要清靜無為,“故達於道者,不以人易天,外與物化,而內不失其情”,要做到內心恬靜寡慾。就要“不以奢為樂。不以廉為悲”.人應該通過摒棄那些非本質因素而在一種“遺物反已”的境界中實現自己人性的迴歸。

“德”是好的人性的最終目的.通過以上的“原心反本”要達到的就是“德”的境界。《繆稱訓》中又說到:“道者,物之所導也;德者,性之所扶也;仁者,積恩之見證也;義者,比於人心而合於眾適者也”。所要達到的也是“德”的境界。可見,人性依靠“德”來實現其價值,同時,“德”要靠“仁”、“義”等形式作為具體實現途徑。“政教平,仁愛恰,上下同心.君臣輯睦……父慈子孝,兄良弟順”,這是書的作者所希望實現的一種和諧的各種道德品質都具備的社會道德狀態。

三、政治倫理

就《淮南子》的寫作目的來說,就是要“紀綱道德.經緯人事”,即整治道德、規劃人事,為西漢王朝的安邦治國提供理論依據。在作者看來,“著書二十篇.則天地之理究矣,人間之事接矣,帝王之道備矣”由此可以看出最終目的是實現治國之道。因此,政治倫理成了全書中不可或缺的思想。

第一.君主的治國方針是“無為而治”。君主要以“無為”的姿態顯示自己的仁德.體現自己的智慧、寬大、平正。《主術訓》開篇即言:“人主之術,處無為之事.而行不言之教”,“清靜而不動,一度而不搖,因循而任下,責成而不勞。”

這種無為還體現在君主應節制欲求。“上多故則下多詐.上多事則下多型,上煩擾則下不定,上多求則下交爭。”“君人之道:處靜以修身,儉約以率下。靜則下不擾矣,儉則民不怨矣。”因此,君主自身的修養、素質很重要,《繆稱訓》展開論述人君之自我修養.突出強調無為之治道唯在“精誠”,以真情誠仁之心感人便能達到“不降席而天下治”的效果。具體要以“道”、“德”為準則,做到“處靜以修身,儉約以率下”,做到“心小志大”、“智員行方”、“能多事鮮”。就像書中提到的:“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是故非澹薄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兼覆,非慈厚無以懷中,非平正無以制斷”。

第二.君主要依靠群臣實現治國之道。要充分發揮臣下的作用.運用眾人的才智,讓他們以國君為軸心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從而達到天下大治。“所任者得其人,則國家治,上下和,君臣親,百姓附。所任非其人,則國家危,上下乘,群臣怨,百姓亂。”所以,“人主之一舉也,不可不慎也”。君主要“乘眾勢以為車.御眾智以為馬”,“乘眾人之智,則無不任也;用眾人之力,則無不勝也”,可見。君主任用眾智之長的重要性。

另外,任用臣子應公正無私。“衡之於左右。無私輕重,故可以平。繩之於內外,無私曲直,故可以為正”,“無故無新,唯賢是親”,要重視忠正之士,“人主貴正而尚忠,忠正在上位,執正營事,則讒佞奸邪無由進”。

第三.要實行德治。“德”表現在君王治理國家上就是德治.德治是中國古代所崇尚的政治治理模式.這一模式以道德作為支撐國家政治治理活動正常執行的主要手段.試圖依靠道德的內在約束力來調整各政治集團的利益和各種關係.實現社會秩序的穩定。

在作者看來,道、德、廣、義是適應小同社會的行為準則。“上世體道而不德。中世守德而不壞,末世繩繩乎唯恐失仁義”.那麼處於“三代”之後的“末世”.“仁義”對於治國來說,就顯得至關重要了。“塊然保真,抱德推誠”,也就是君主要懷抱著道德而推行誠信。書中還引用《尚書》中的話:“一人有慶。萬民賴之”。也就是說君主如果有善德,萬民都會依賴他。《泰族訓》中也提到君王的美德在內心形成.是治理好天下的根本。

作為國君必須“從天之道”.“循理受順”,嚴格按自然規律辦事.但同時還應當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心治”,達到治理的最高境界。所謂“心治”.就是要以仁義作為行為標準,積善成德.以真情去感化人。

第四.德治的同時還要實行法治。在無為而治的前提下.作者認為要保證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首先必須依靠法制,因此要嚴明法紀,做到“法不法,賞當賞”,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公正,“不為醜美好憎.不為賞罰喜怒”。同時作者又極力反對枉法酷刑,主張“神化為責,至精為神”,“慎所以感之”,通過感化.使群臣上下的靈魂得到淨化,能夠返樸歸真。其次,作者認為作為國君,應當遍愛人類,強調“食者.民之本”、“民者.國之本”的民本思想,主張推行仁義禮樂教育.做到“上因天時,下盡地財,中用人力”.重視農耕.愛惜民財。借法之公、正、平制約全體成員.以仁、義、禮、樂輔佐無為之術,最終達到天下太平的目的。

四、生態倫理

以清靜無為為總體旨歸的《淮南子》一書,很自然地構建了人與自然生態環境和諧、統一的完美體系。

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上,《淮南子》認為人在自然面前不能隨意妄為,只能順應自然,服從自然,遵循事物的固有規律。

《淮南子.主術訓》篇雲:“禹決江疏河,以為天下興利,而不能使水西流;稷闢土墾草,以為百姓力農.然不能使禾冬生。豈其人事不至哉?其勢不可也。”又如:“今夫徙樹者,失其陰陽之性。則莫不枯槁。故橘樹之江北則化而為枳。鴝鑫島不過濟,貉渡汶而死,形性不可易,勢居不可移也。”這些都表明.自然對人的實踐活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與影響.人不能違反自然規律。

因此.人要遵守事物的客觀規律。“天下之事不可為也。因其自然而推之;萬物之變不可究也。秉其要歸之趨。”意思是,天下的事不可以人為地去做,要順應自然規律去推動。萬物的變化不能探究明白,但要抓住要旨便能使它歸向“道”.即把握規律。因其自然。從而推動事物向有利於人類的方向發展。又如:“所謂無為者。不先物為也;所謂無不為者。因物之所為;所謂無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謂無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也就是指不在事物發展變化之前人為地去做.要順應事物的本性去做:不要改變事物的自然本性;而要順應事物發展的適宜條件。在認識事物的時候,人們要排除主觀臆測,才能按照事物固有的特性來認識,使客觀事物為己所用。客觀事物的這種自然法則。不是任何人所規定的。因而任何人也改變不了。因此,要“遵天之理”、“尊天之道”、“以天為期”、“從天之則”。

同時,《淮南子》中並沒有完全忽視人的主觀能動性。它主張,不應等待自然的恩賜,而要在尊重客觀規則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故自天子以下至於庶人。四肢不動,思慮不用,事治求澹者。未之聞也。”因此,只有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才能使客觀事物更好地為人類服務。而如何發揮主觀能動性。書中給出的答案是“因”字。一方面表現為“因”“自然之勢”。《原道訓》雲,“天下之事。不可為也,因其自然而推之。萬物之變,不可究也,秉其要歸之趣”;《修務訓》則更明確指出。“道”的湧露綻放需要人的生存參與。人因“道”之態勢而動。即表現為“因資而立。權自然之勢”的道化過程。另一方面,人因萬物之性而用之。亦“自然”也。《修務訓》首先強調:“因天地水之因舟,沙之因鳩。泥之用車盾。山之用累,夏瀆而冬陂,因高為山,因下為池。”《詮言訓》也說,“天有明,不憂民之晦也;百姓穿戶鑿牖,自取照焉。地有財。不憂民之貧也;百姓伐木芟草。自取富焉。”可見,水、沙、泥、山之用。各因其性;天之明、地之財、人之用,各有其能,一切皆“自然”也。

於是.人在一種因性因勢因時因物因事因地而制宜的“自然”原則支配下.發揮著其主觀能動性,改造著自然界。也就是說。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改造自然生態環境,需以尊重自然規律,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為根本前提。“上因天時,下盡地財,中用人力”,才是人與自然生態和諧、統一的理想模式,才會取得“群生遂長,五穀蕃殖”的成效。而那種僅考慮眼前的利益.只顧及區域性的'發展.完全憑主觀意志的愚蠢行為.即便可以滿足某些人一時的慾望,卻往往事與願違,與其初衷背道而馳,嚴重時會導致災難性的後果。

對於如何保護自然、保護環境,《淮南子》中提到了很多相關的措施。如《淮南子.時則訓》篇根據自然界生物的生長、發育的規律,闡發了一年十二個月保護生態的主張。又如《淮南子.說山訓》中還提到:“欲致魚者先通水,欲致鳥者先樹木: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惟有如此,才會出現“禽獸之歸若流泉.飛鳥之歸若煙雲”的人與野生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好景象

總之,《淮南子》一書蘊含了人與自然生態環境和諧發展的豐富理論.較正確地闡釋了人與自然的關係,時至今日,仍可為當代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及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提供一些重要的借鑑與啟示。

五、《淮南子》倫理思想的現代意義

《淮南子》中蘊含的豐富的倫理思想是不勝列舉的。它為當時的漢朝提供了修身、治國以及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的良方。雖然在當時沒有得到重用,但卻是我國古代思想的寶貴財富。同時,對當代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首先.其“清靜恬適”的人性觀指導我們做人要樸實淡泊。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人們的心靈被各種各樣的慾望所迷惑,金錢、權勢、虛名……。以致於人們被這些東西所累。喪失了自我。甚至喪失了人性。《淮南子》要求人們“原心反性”。即呼喚社會中喪失自我的人們醒悟過來.拋掉那些不能要、不該有的東西或觀念。清清靜靜地做人。當然要想真正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其中良好的道德環境更是必不可少.而這種道德環境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社會中方方面面的努力。

其次.其“無為而治”的治國思想給我們提供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治國方略。第一.要求領導者有高尚的個人修養。目前社會中貪腐之風屢禁不止.原因就是領導者沒有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逐漸迷失了自我.最後給人民和社會造成了巨大危害。因此國家幹部必須加強自身的品德建設.淡泊明志,才能修正不良的社會之風。第二.要將“以德治國”與“以法治國”相結合。道德與法律是一對孿生姐妹。是治國的有效手段,只有兩者結合起來.才能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

再次.其“和諧統一”的生態倫理思想為我們今天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提供了比較科學的觀念。當前,人們已經認識到了保護生態的重要性,並採取了許多措施,這與《淮南子》中提到的自然生態觀是一致的。對於前人的這種超前的生態意識.我們應該感到敬佩,在深入研究的同時也應該更積極地採用其科學合理觀念和方法來保護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是我們今後必須長期堅持的道路.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會議報告所提出的經濟社會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