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愛菊原因探微

才智咖 人氣:1.07W
陶淵明愛菊原因探微
       陶淵明是中國古代傑出的詩人。他把田園生活的題材帶進了詩歌中,開拓了一個全新的表現領域,使田園詩在唐宋以後,發展成為詩歌創作領域的一個重要的流派。而且,他創造了詩歌意境中一種新的美的型別,一種韻味極為醇厚而又樸實無華的恬淡之美,而“開千古平淡之宗”(《詩歌》內卷二)。從而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奠定了其不朽的地位。他蔑視富貴,安貧樂道,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汙的高尚品德,獲得了後世進步理想人士的敬仰。人們常常把他的這種可貴品德與“凌風傲雪”的菊花相提並論。由於陶淵明對菊花的愛好和描寫,在後世人的心目中,菊花幾乎成了陶淵明的化身。認為陶淵明之所以愛菊是愛菊花的品質。但是,如果結合當時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就會發現,陶淵明推崇菊花,愛菊的真正原因,乃是為了服食菊花、飲菊花酒,愛菊花是愛菊花的藥用價值。現在就從陶淵明當時所處的社會環境、他的為人和其他的文獻記載中探尋陶淵明愛菊的真正原因。
        一、陶淵明所處的社會,正是晉宋之際,各種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和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異常尖銳複雜。
        孫恩、盧循農民大起義動搖了司馬氏的統治基礎。統治階級內部,為了爭奪政權,叛亂迭起,北方少數民族的政權,也時時窺視著南方。兵連禍結,戰亂頻繁,勞動人民,乃至廣大的文人士大夫都處在禍亂之中。一些士大夫把官場視為畏途,稍有不慎,就可能招來殺身之禍。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要實現儒家“兼濟天下”的理想是不可能的。那麼,崇尚老莊,歸隱田園,就成了一時風氣。陶淵明歸隱田園,正是受魏晉以來名士傳統的影響,尤其是受東晉士人清虛恬淡心態的影響,加之黑暗汙濁的現實,和他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汙的性格,從而形成了他“不慕榮利”、“忘懷得失”的人生態度。而歸隱田園,“獨善其身”,是他最理想的歸宿。這也是當時社會環境、社會風氣影響的必然結果。
        連年的戰亂,給大批人帶來了不自然的死亡。人民、特別是文人士大夫出於對生命的強烈留戀,和對於死亡的無比恐懼,開始注意壽齡問題。各種宗教在這個問題上,也想盡辦法。
於是,道教想用人為的方法使人延年長壽(用煉丹求仙追求長生不老),什麼“長壽丹”、“寒食散”等物,盛行一時;而佛教則想用輪迴的說教,解脫人們的迷惘。但是,佛教的說教,道教服食丹藥的求仙方法,很難讓所有的名士接受。吃長生不老之藥而斃命的情況時有發生,即使是未死的人中,也未能長壽。這樣,就引起了一些文人士大夫的懷疑,甚至否定。向秀《難稽叔夜養生論》中就說:“導養得理,以儘性命,上獲千餘歲,下可數百年。未盡善也。若信可然,當有得者。此人何在?目未之見。此殆影響之論,可言而不可得。”嵇康的所謂“導養”,就包括“服食養生”,向秀說這是“影響之論可言而不可得”,是不能相信的。於是,士大夫中的一些人,轉而追求另一種藥物的滋補養生的作用——飲用藥酒,其中包括“菊花酒”。陶淵明是喜歡酒的。飲酒賦詩本是隱士的生活內容之一,酒與陶淵明有不解之緣。蘇軾曾說:“淵明之詩,篇篇有酒”,雖然有點誇張,但陶淵明好酒,陶詩中多涉酒字,卻是不爭的事實。可是,他並不是醉鬼,不像“竹林七賢”或“朝中名士”那樣“昏酣”。這在《飲酒詩序》中說得很明白:“餘閒居寡歡,兼此夜已長,偶有名酒,無夕不飲。顧影獨盡,忽焉復醉。既醉之後,輒題數句自娛;紙墨遂多,辭無詮次。聊命故人書之,以為歡笑。”他喜歡飲酒主要是閒居生活缺少樂趣,需要填補生活的空缺,每次痛飲之後,都要題詩以“自娛”。“酒醉”之後,還能夠寫詩,可見,並沒有真醉。正如蘇東坡評論他的'“但恐多謬誤,君當恕醉人”時所說的“此未醉時說也,若以醉,何暇憂誤哉?”這說明他飲酒時不會昏酣狂醉。他的飲酒一是“寄酒為跡”(蕭統《陶淵明集序》),二是飲用菊花酒以延年益壽。       二、菊花以其觀賞性、藥用性、飲用性,而受到古代中國民眾的喜愛。
        金秋時節,秋高氣爽,金菊醇香。各種花色、各種形狀的菊花競相開放,爭奇鬥豔,形成一種特殊的景觀,令人賞心悅目,其淡淡的清香,聞之沁人心脾。其明目的作用,既可入藥,又可成為代茶的飲料,菊花茶也就成了廣大民眾喜愛的價廉物美的藥茶品。
        我國是一個酒的國度,釀酒歷史悠久,品種豐富多樣,享譽世界。酒文化體現了我們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酒能祛百慮,菊為制頹齡”,就是對酒的藥用價值的認識和理解,是民族文化的沉澱。正因為如此,飲用菊花酒,釀製菊花酒,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那麼,我們現在就來探討菊花是否有藥用價值,古人是否認為菊花有延年益壽之功效呢?根據現代科學分析,菊花中含有菊苷、腺嘌呤、膽鹼和揮發油。它既有殺菌作用,又對中樞神經有鎮定作用。我國古代對菊的食用性、藥用性早就有所認識。屈原說:“夕餐秋菊之落英”(《離騷》),《初學記》引東漢應劭《風俗通》雲:“南陽酈縣有甘谷,谷中水甘美。雲其山上大有菊花,水從山上流下,得其滋液,谷中十餘家,不復穿井,仰飲次水,上壽百二三十,中百餘,下七八十者,名大夭。菊花輕身養氣,令人堅強故也”。《水經注· 湍水注》雲:“湍水又南,菊水注之。水出西北石澗山芳菊溪,亦言析谷,蓋溪間之異谷也。溪旁悉生菊草,潭澗滋液,極甘美。雲次谷之水土,餐挹長年。司空王暢,大傅袁槐,太尉胡廣,並汲飲次水,以自綏養”。這都說明古人認為菊花可以服食飲用,而且可以“制頹齡”,延長壽命。即是現在,我國還有食用菊的生產,廣東每年都有食用菊出口港澳地區,至於菊花入藥更是常識。由此可知,陶淵明飲用菊花酒,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通過上面的探討,可以得出結論,陶淵明愛菊的真正原因,是愛菊花的服食性,愛的是它的食用價值,他愛的是飲菊花酒,愛的是菊花的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