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人股骨頸骨折的臨床研究及應用

才智咖 人氣:8.28K

引導語:股骨頸骨折系老年人多發病。以下是本站的小編為大家找到的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人股骨頸骨折的臨床研究及應用。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人股骨頸骨折的臨床研究及應用

【摘要】目的 探討中西醫結合手法復位,電視X光下、閉合穿針,外固定架固定老年人股骨頸骨折的臨床療效。方法 自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採用自行研製簡易單臂加壓式外固定架治療股骨頸骨折16例,其中:基底部骨折12例,頸中型骨折4例,全部利用中醫整骨手法。結合器械經皮穿針。結果 隨訪兩年,15例骨折骨性癒合,功能良好,無股骨頭壞死,1例髖關節功能障礙,股骨頭缺血壞死。結論 經此方法固定可靠,臨床效果好它具有設計合理,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緊密、轉動靈活、且創傷小,容易掌握,符合動態平衡和生物力學原理,只要指徵和方法掌握得當,多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股骨頸骨折 中西醫結合 外固定架固定

骨骨頸骨折多見於老年人,系下肢關節內骨折,治療方法較多,有傳統的保守療法和現代的手術切開治療,都各自存在不同程度的併發症,導致骨折不癒合及股骨頭壞死,且長期臥床護理工作量大給家人及社會帶來許多困難。下肢的主要功能是負重和行走,當股骨頸骨折後,對骨折整復要求較高。故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穩定結構,如何根據病情選擇一個更合理的科學的治療方法,對於恢復下肢的功能關係較大,目前仍是國內外骨科醫師臨床研究探索和治療中的.課題。近幾年來,我院骨科醫生,潛心研究,將中西醫治療股骨頸骨折的優點加以結合,設計了簡易單臂加壓外固定架應用於臨床,辯證解決了骨折固定與組織損傷這一矛盾,發揮了極大的效應。我院於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應用本療法治療老年性股骨頸骨折16例,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不僅有效的預防了臥床時間長併發症的發生,同時提高了股骨頸骨折癒合率,值得推廣。

資料與方法

一、臨床資料

本組16例,男5例,女11例。年齡65-86歲,其中65-78歲6例;79-86歲10例。損傷原因:跌傷9例;車禍撞擊傷7例。骨折型別:頸中型4例;基底型12例。其中外展型4例;內收型12例。骨折部位:左側6例;右側10例。

二、手術方法

1、適應症①股骨頸囊外骨折可手法復位者②股骨頸囊內骨折對位良好者③患者傷前具備行走能力者。

2、術前準備:入院後立即攝髖關節正側位片,以明確診斷及骨折型別,並進行體格檢查及時治療,以防併發症。骨折後一週內,當即行手法復位,X光下閉合穿針,安裝單臂加壓式外固定架治療。骨折後一週以上者,需行骨牽引,待7天后雙下肢等長時而行上述治療方法。同時應用活血化淤中藥藥浴,區域性按摩,促進血液迴圈,以防股骨頭壞死。

3、操作步驟:採用硬膜外或局麻,患者仰臥於復位床上,需助手3人,先行手復位,第1助手兩手在患者腋下用力向上提拉;第二助手雙手放於病人髖部用力向下壓迫固定骨盆;第3助手握傷肢踝部,對抗牽引3-5分鐘,然後術者右肘橫跨傷肢膕窩,屈髖、屈膝各90度向上牽引、內收、內旋髖關節,逐漸伸直外展20度左右,維持牽引,即可復位。若骨折有明顯向前成角移位,牽引下逐漸屈曲髖關節的同時,術者左手推壓骨折部位,有復位感時表示成角移位被糾正,此時雙下肢等長,復位成功。將患者雙下肢伸直各外展30度,頸幹角保持125-130度之間,在無菌技術操作下,取3.5-4.0mm的大螺紋克氏針二枚、骨圓針一枚,在電視X光螢幕監護下,直觀進行,先將第一枚自股骨大粗隆下緣靠近股骨距,用骨鑽把螺紋針鑽入,針尖到達股骨頭下0.2cm以不透過對側骨皮質為度。第二枚針在第一枚針下方2cm穿入和股骨軸線約150度角,與第一枚針在俯視水平面內和正視垂直內的投影夾角分別成15度左右。

第三枚骨圓針在股骨髁上10cm處垂直於股骨軸線穿入,針尖稍透過對側皮質,手術完畢後,經攝正側位X光片證實穿針角度位置,滿意後把三枚鋼針與固定架連線,擰緊螺母以固定針體,最後將主體杆螺母向右旋轉使之向中心加壓,以利頸幹角穩定。 結果

本組16例,股骨頭壞死1例(6.2%);針道感染1例(經抗生素治療和換藥處理,一週後好轉,對骨折癒合無影響),總治癒率93.7%。術後離床活動時間7-14天;拆除固定架時間2-5個月,其中2個月6例;3個月5例;4個月3例;5個月2例。

一、療效評定:根據老年生活特點,對生活自理和活動的要求以及X線攝片表現,髖關節疼痛程度,下蹲能力,屈髖功能分為;優:8例,髖關節屈曲及下蹲功能恢復正常,棄拐走路無疼痛、無跛行,X線攝片示解剖對位,骨折癒合,頸幹角達125-140度之間,隨訪2年,股骨頭無壞死,(50%)。良;6例,髖關節屈曲稍微疼痛感,生活自理,對位良好,骨性癒合,頸幹角達110-120度。隨訪2年,股骨頭無壞死,(37.5%)。尚可:1例,生活基本自理,屈髖90度以下則有疼痛,X光片示骨折線消逝,頸幹角105度,隨訪2年,股骨頭無壞死,(6.2%)。差:1例,扶單拐活動,明顯跛行,屈髖疼痛,X光片示骨折線模糊,股骨頸變短,頸幹角<100°,兩年後股骨頭缺血壞死(6.2%)。

二、併發症:本療法的主要併發症是針道感染和滑針,而這兩種併發症是影響療效的主要原因,為此術後管理的主要任務就是預防併發症的發生。

討論

股骨頸骨折系老年人多發病,目前治療上存在的關鍵問題有二個方面:①死亡率較高;②骨折難癒合,易壞死。單純的保守治療,病人臥床時間長,護理工作量大,併發症多,手術治療創傷大,失血多,感染、費用高等,再加上患者年齡一般較大,合併多種內科疾病,因而死亡率和併發症仍很高,故仍未取得滿意的療效。近年來我們採用中西醫結合的外固定架療法治療股骨頸骨折,使死亡率和併發症明顯降低。

我們設計的簡易單臂加壓外固定架,適用於各種型別的股骨頸骨折,特別適用於其它方法不能很好解決的老年性基底部股骨頸骨折,固定可靠,創傷及痛苦小,不僅能有效的解決下肢短縮及外旋畸形,保持骨折端的良好復位,預防股骨頭壞死,也因固定不超過關節,便於早期功能鍛鍊,預防和減少肺炎、褥瘡、靜脈栓塞等併發症,降低死亡率。固定器上端由LC4鋁合金材料製成,透X線好,不影響透視及拍攝X線片,其下端為一股骨髁上牽引針,中間為2根可調控螺桿,通過調節2根螺桿的長度來保持下肢長度,維持外展和頸幹角。整個操作短時間內即可完成。對於不穩定型骨折,可用1~2根骨圓針通過股骨粗隆部固定於頭頸內,針尾鎖卡於外側螺桿的可控滑動槽上,既能維持反向固定牽引復位後的良好位置,又能有效的控制下肢外旋,進行早期功能鍛鍊。本組1例下肢縮短畸形(頸幹角100°)股骨頭壞死,系患者過早負重行走及拆除外固定所致。

總之,我們認為該固定器從設計到臨床應用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先進性,其特點:①適用於各種型別的股骨頸骨折病人,尤其是適用於股骨頸基底部骨折及高齡患者合併重要臟器疾患,不能耐受手術及其它方法不能很好解決的病例,有其獨特的應用價值。②固定可靠,不超關節固定,可早期進行功能鍛鍊,預防和減少肺炎、褥瘡、靜脈栓塞等併發症。③創傷小,操作簡單,易於掌握和推廣。④縮短住院日期,便於搬動和護理,易於拆除外固定,免除二次手術。⑤治療費用低,患者及家屬樂於接受及配合。

參考文獻

[1] 蘇玉新,王慶甫,蘇繼承.蘇氏正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6.

[2] 郭維淮,毛天東,張茂,謝雅靜.平樂正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