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三生教育立體化教學模式構建論文

才智咖 人氣:8.04K

近年來高校頻發大學生危及自身乃至他人生命的事件,大學生不尊重生命,不懂得珍惜生命以及生活沒有目標等諸多問題已為社會所關注,為高校大學生素質教育敲響了警鐘。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如何引導學生建立積極的生活觀並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性成為高校必須研究的問題。“三生教育”作為雲南省首創,其課程開設的時間不長,目前的研究處於起步和探索階段,且相關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理論、意義探討方面,關於教學模式、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等方面的研究還顯得單一和薄弱。為此,探索集高校教學、管理和社會資源於一體的“三生教育”立體化教學模式,已成為高校教育研究的重要命題。

高校三生教育立體化教學模式構建論文

一、“三生教育”的概念及內涵與教學模式的一般界說

1.“三生教育”的概念及內涵2008年中共雲南省委高校工委首次提出“三生教育”的概念並對其進行了科學界定:“‘三生教育’是通過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樹立正確的生命觀、生存觀、生活觀的主體認知和行為過程。”“三生教育”是一種全新的“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實踐,在整個教育實踐過程中體現了教育本質、教育規律的內在要求,是以人為中心的、全面的、系統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一定時代要求的生命觀、生存觀、生活觀的過程。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它們互為基礎,又相互滲透,相輔相成又各具特點,其中,生命教育是前提、是根本;生存教育是基礎、是關鍵;生活教育是方向、是目標。

2.教學模式的一般界說教學模式可以定義為在一定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式。立體化教學模式是在教學理論指導下,為完成規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以“學—導多元立體化互動”的開放教學模式為基礎,提倡啟發式教學,注重因材施教;優化課程結構,構建以核心課程和選修課程相結合、有利於學科交叉與融合的課程體系;以提高大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交流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為中心,以教學資源整合為平臺,動用所有教學要素,立體化、全方位的教學體系。

二、高校“三生教育”立體化教學模式構建的研究

(一)理論研究

“三生教育”終極目標是育人,是促進受教育者的全面發展。因此,“三生教育”立體化教學模式研究是以現代教育理論為前提,將“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貫穿始終。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指導研究全過程,力求通過理論研究、課程體系構建、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要素形成創新教育新機制。表現在:在教學內容選擇上注重學科全面性、系統性和學生需求的統一;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讓學生在一種輕鬆的學習交流、思考體驗、自我教育的環境中獲取知識;在實踐教學中,有效整合學院及社會資源,注重認知教育、體驗教育、感悟教育相結合,增強實踐教學的吸引力;在教學評價上,注重教學物件參與性、實踐性評價,突出教學過程的多樣性評價。

(二)課程體系開發

課程體系是高校人才培養的主要載體,是教育思想和觀念付諸實踐的橋樑。“三生教育”課程體系開發、目標制訂既要體現“以人的發展為根本”核心思想,又要反映課程本身的要求,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對學生具有實用價值,使之處於課程體系開發研究的核心。

1.縱向:“三生教育”立體化課程體系的開發“三生教育”內容豐富廣泛,涉及不同學科、專業。首先,應從課程整體角度去認識課程本身;其次,基於“三生教育”內容的廣泛性,課程體系應是多種要素的組合,既有核心課程,又有與“三生教育”直接相關的.輔助課程(公共選修);最後,在現有高校課程體系中,教學內容與“三生教育”密切關聯,具有延伸性或附加性的公共必修課程的教學目標皆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以上課程所包含的要素不同,構成了不同的課程組合,可以使不同的學016科和課程服務於教學目標,同時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且能發揮各課程特點和學科優勢,整合和利用學院自身的資源。

2.橫向:“三生教育”教學相關資源整合與開發“三生教育”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不僅是傳授知識,注重在教學中潛移默化地滲透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更為重要的是感知其價值意義的教育,而感知的根本方法就是實踐體驗。為此,在核心課程的實踐教學板塊中,我們以“學分銀行”為載體,設計主導思想是強化實踐教學創新以及最大限度整合資源服務於教學目標。主要做法就是:在“學分銀行”手冊中設計兩大板塊:一是必選板塊,主要是服務於理論教學的主題,是教學主題延伸的活動,如講授生命價值輔之“生命線”活動。二是自選板塊,其中設計了多元化的感悟體驗教育:

①以學院學生為主體、內容廣泛的校園文化活動;

②專業學習和能力拓展;

③涉及多學科、內容豐富的專題講座;

④參與社會實踐;

⑤參加院內外比賽;

就業、創業相關活動。“學分銀行”手冊設計,一是能滿足學生個體興趣和需求,較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提高其對活動的接受度;二是既能滿足課程共性需要,又能較好地服務於教學目標,同時與“三生教育”內容具有一致性;三是將所有與“三生教育”相關院系、職能部門、社會資源都集中到為學生提供學習和實踐的平臺上。

(三)教學策略研究

教學策略是教學模式形成的基礎,是教學中所採用的教學方法、手段、措施等,是“三生教育”立體化教學模式得以實施的關鍵所在。“三生教育”涉及多學科知識,其本身要求不能按單一的教學思維組織教學。就教學內容、教學條件、學生特點、教師個性、教學組織等進行全盤考慮,有效整合各教學要素;同時,力求教學方法、方式多層次、多視角,對課程講授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環節進行精心設計。如:講授“幸福觀”,在闡述基本理論觀點基礎上,精選熱點問題和案例作為論據生動講解,力求把理論性、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把學生關心的熱點資訊、最新研究引入課堂,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另外,構建互動式教學思維。提高教學效果,立體化、空間化教學手段措施,以此吸引學生的關注,增強課程的感染力。如在講授“生命價值”時,圍繞教學內容播放視訊《生命最後十分鐘》,把課程講授內容與影象顯示有機結合起來,把抽象的問題形象化、簡明化,引導和促使學生去思考,並輔之實踐教學“生命線”活動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和充實,讓學生在自我思考教育過程中加深對生命價值的學習和理解。

(四)考核評價體系研究

立體化教學模式應建立在一個有效的考核評價基礎上。這需要一個可以提供完全整合課程流程以及可行的操作模式,實現跨部門、跨層級的系統整合。立體化教學模式考核評價的基本思路是:倡導動態的多層次考評模式,主張評價方法和評價主體的多樣化,注重教學過程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立體化教學模式考核評價體系的策略是:長期考核和階段考核相結合。長期考核是由任課教師(輔助課、公共選修課、關聯課)對選課學生學習實際情況進行量化考核,通過學分制來體現;階段考核是核心課程考核。這一考核評價體系實現師評、自評、他評的評價方式和手段相結合,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可行性,且能較好地整合相關資源。

三、高校“三生教育”立體化教學模式構建研究效果

高校“三生教育”立體化教學模式既體現了學生“學”的主體價值,又體現了教師“教”的主體價值。在這一模式中,縱向上既有不同要素構成的課程組合,橫向上兼有相關資源整合與開發的寬度組合,較好地服務於教學的目標。該研究是對“三生教育”教育理念、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補充和探索,從教學、管理、社會多角度共同著力和服務於“三生教育”教學目標,為其他高校開展“三生教育”提供科學借鑑,具有較好的理論和運用價值。綜上所述,立體化教學模式是由教學過程諸多因素相互關聯構成。高校“三生教育”立體化教學模式構建研究作為一種教育方式創新,需要通過實踐來檢驗其合理性,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