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六年級語文下冊《三打白骨精》教學反思

才智咖 人氣:2.59W

篇一: 國小六年級語文下冊《三打白骨精》教學反思

課文主要寫了孫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經過,我注重在引導學生理解描寫三次打鬥中所用的詞句這一特色上做文章。

國小六年級語文下冊《三打白骨精》教學反思

1、重視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因勢利導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要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設情境、提供機會。我讓學生自學,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打”,讀讀、圈圈、劃劃,說說為什麼你感受到了什麼?再師生交流討論,老師及時點撥,指導朗讀。這樣的學習,能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動腦、動口,在親身體驗中加以領悟,讓學生在交流中達到共識,體會文章語言文字的美。

2、重視學生語言文字的感悟和積累

在學生交流自學心得時,我先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說說文中哪些詞句用得好,再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寫孫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白骨精三次逃跑,唐僧三次阻攔在詞句描寫上的變化,並從文中找出重點詞共同完成表格,既進行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又為下一課時複述課文做好了鋪墊。

3、重視學生寫作技巧的指導

引導學生比較“三打”,並沒有停留在課文中,而是啟發學生進一步思考:為什麼要這樣寫?有什麼好處?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白:這樣寫課文內容更為豐富,使人感到新鮮。然後,不失時機地指導學生在平時的寫作當中,敘述同樣內容時要注意:語句要有變化,文章才會更有吸引力。的確,我們的語文教學,很多知識點都是交叉在一起的,也是緊密相連的,只要我們像老師一樣時時指導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相信學生會逐漸地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高。

4、值得商榷方面

整堂課最大的遺憾就是感悟的內容太多,課時安排上不夠妥當,是否在愛派教學內容時只感受孫悟空三打的場景和白骨精三次變化和逃跑,而把唐僧三次阻攔放到第二課時,這樣教學,或許在具體交流時還可以更充分,保證預設教學目標的達成。其次,作業沒有擠進課堂,這也是很大的遺憾,今後要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精講多練,把作業擠進課堂,減輕學生的壓力。

第一課時往往容易些,但是不容易上好.六年級的字詞教學還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我設計了兩組詞,分別是描寫白骨精和孫悟空的詞語,讓學生讀完以後找出規律,並且讓他們說上一段話,用上這些詞語.這是我自認為效果最好的一個環節設計了.不僅鍛鍊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也讓學生間接地概括了文章大意.當然,能夠實現這個教學預設,還是因為這篇課文字身的內容較淺,學生對其興趣較濃,而六年級的學生已有了較強的語言組織和概括能力.

但是詞語教學後我就出現很多問題了.因為課文內容的淺顯,我放棄了理清條理.文章"三打"的起因、經過、結果,學生可能有這個概念,但不一定明確,還是需要教師指導。此外,還是因為課文內容淺顯,課時的劃分不夠清楚,明顯第一課時講透三個人物的特點時間不夠,我還是放手一博,結果落得個慘敗。其實文章內容淺顯,但是裡面有許多文字值得推敲,孩子們能說會道,但是隻是基於對故事的`瞭解,並沒有靜下心來閱讀文字,從中獲得體驗。因此,我這節課的問題,除了課時劃分失誤以外,還忽略了文字。正如校長所說,語文教學,目的不光是為了瞭解情節,而是品味語言。

有時候,某些地方進步了;有時候,粗心大意又退步了一些。。。不斷地反思,不斷地學習,也會不斷地完整。

篇二:國小六年級語文下冊《三打白骨精》教學反思

今天教學了《三打白骨精》第一課時,課一結束我們班學生就翻起了厚厚的《西遊記》,沒帶書的也湊過去看。可是昨天他們還向我抱怨原著太難讀了,好多字不認識,好多話看不懂。現在我沒佈置看書,他們卻捧起來書。看到一雙雙飢渴的眼睛,興奮的眼睛,我不禁有些得意。這是學生對我這節課的最好評價。我激發了他們看《西遊記》原著的興趣,改變了他們討厭《西遊記》原著的看法。課堂教學的一個目標實現了。課堂上我引用了原著中三段描寫,使學生感受到古典小說語言的美麗。語言美麗動人,怎能不打動學生求知的心?

《西遊記》的故事,學生已經通過不同途徑看過很多遍,像《三打白骨精》這樣的經典每個學生都能流暢地講述。所以在選擇《三打白骨精》作為名著導讀指導的時候,絕不把學生當作一張白紙。但同時也要注意,學生熟悉故事很打程度上源於曲折離奇的情節,而非語言本身。這樣的學情為我尋找教學的切入提供了很重要的資訊。我從語言出發,聯絡學生現有儲備,引導孩子在比較中閱讀,在閱讀中比較,用自己的眼睛發現,感受白骨精的陰險、狡詐、偽善,感受《西遊記》在情節曲折、想象豐富這個特點。

在教學時,我首先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讀課題,在讀中引發質疑:為什麼三打白骨精,不是一打或五打、六打?孫悟空武功高強,神通廣大,為何不“一打”結束?接著抓住課題理清課文脈絡,指導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強調語言簡潔,要有概括性。然後進行課文的學習。

學習課文時,我緊緊扣住文字語言,圍繞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努力構建有效課堂而開展教學:

1、朗讀指導到位。朗讀在閱讀教學中佔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新課標》賦予“朗讀”更深刻的內涵。朗讀是對文字的再創造,朗讀是深層思考後的感悟,朗讀是個性化理解的表達。教者應運用多種策略,引領學生傾聽、揣摩、看圖、想象,或教者直接用語言渲染,學生就能有感情地朗讀,把文字詮釋得淋漓盡致,學生真正讀進文字之中,從而豐富了學生的生命體驗,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課堂呈現勃勃生機。在這節課上我抓住時機有目的、有重點地指導朗讀。

(1)交給方法。學生有時能較好的領悟人物的思想感情,努力地表現“有感情”,可有時心有餘而力不足。此時教師應果斷出手,予以朗讀技巧的點撥。文中白骨精自言自語的一句話充分流露出人物激動的心情,暴露出人物險惡的用心,表明了故事的起因。教學時學生抓住“不勝歡喜”、“自言自語”揣摩人物說話時的語氣、語速、音量,投入地練習。指名讀後,發現學生問題,提醒學生兩個“造化”應讀出變化,可以一低一高,可以一慢一快。簡單提示後學生立刻領悟,朗讀得繪聲繪色。

(2)創設情境。課文第一句描寫環境,“山勢險峻,峰巖重疊”寫出環境的險。學生僅僅通過朗讀技巧可以輕鬆完成朗讀任務。可是內心並沒有感受“險”。原著中描寫環境的這一段非常詳細生動,描寫險惡的環境,渲染了緊張的氣氛。於是引進課堂。當學生讀到“無數獐豝鑽簇簇,滿山狐兔聚叢叢。千尺大蟒,萬丈長蛇。大蟒噴愁霧,長蛇吐怪風……”心中生出一股寒意。再讀課文句子,真的達到了“有感情”。

2、感悟理解到位。《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要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設情境、提供機會。這一課教學重點是學習描寫白骨精“三變”的語句。學生找出後,

篇三:國小六年級語文下冊《三打白骨精》教學反思

一、該課表現突出的幾方面

課文主要寫了孫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經過,呂老師這節課重在引導學生理解描寫三次打鬥中所用的詞句不同這一文章特色。

1、重視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因勢利導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要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設情境、提供機會。呂老師讓學生自學,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打”,讀讀、圈圈、劃劃,說說為什麼喜歡這一打?再師生交流討論,老師及時點撥,指導朗讀。這樣的學習,能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動腦、動口,在親身體驗中加以領悟,讓學生在交流中達到共識,體會文章語言文字的美。

2、重視學生語言文字的感悟和積累

在學生交流自學心得時,呂老師先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說說文中哪些詞句用得好,再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寫孫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白骨精三次逃跑,唐僧三次阻攔在詞句描寫上的變化,並從文中找出重點詞共同完成表格,既進行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又為下一課時複述課文做好了鋪墊。

3、重視學生寫作技巧的指導

引導學生比較“三打”,並沒有停留在課文中,而是啟發學生進一步思考:為什麼要這樣寫?有什麼好處?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白:這樣寫課文內容更為豐富,使人感到新鮮。然後,不失時機地指導學生在平時的寫作當中,敘述同樣內容時要注意:語句要有變化,文章才會更有吸引力。的確,我們的語文教學,很多知識點都是交叉在一起的,也是緊密相連的,只要我們像老師一樣時時指導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相信學生會逐漸地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高。

二、值得商榷方面

整堂課最大的遺憾就是參與的學生太少。是否在自學課文時,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打”進行自由組合,開展小組學習,讓學生先在小組內讀讀、說說、議議,保證參與度,讓更多的學生有發表自己觀點的機會?然後由小組彙報的形式,師生共同理解課文是怎樣寫孫悟空打白骨精的過程的。這樣教學,或許在具體交流時還可以節約時間,保證預設教學目標的達成。

篇四:國小六年級語文下冊《三打白骨精》教學反思

《三打白骨精》是根據吳承恩的古典名著《西遊記》第二十七回“屍魔三戲唐三藏 聖僧恨逐美猴王”改編的。課文通過孫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故事,體現了孫悟空善於識別妖魔詭計和勇於降妖除魔的本領,讚揚了孫悟空的堅定、機智和勇敢。

我覺得,教這篇課文必須處理好兩個方面:

一、三打聯絡緊密,不可分割。

《三打白骨精》是一篇故事性強,情節曲折生動的美文,課文的重點是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每一打之間聯絡非常緊密,不可分割。教師可以在引導學生學習“一打”後,先別急著分析人物性格特點,讓學生細讀“二打”、“三打”,引導學生比較孫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經過;白骨精三 次以不同的化身出現,孫悟空三次識破妖精的詭計、三次棒打的動作,唐僧對孫悟空棒打妖精的態度。關鍵要抓住白骨精的“變”,有“變”才有“識”,有“識”才有“打”。通過品讀,學生對三者的性格特點會了如指掌,深刻地認識到白骨精 ——詭計多端、善於變化;孫悟空善於識破妖計,堅定不移,具有機智勇敢的鬥爭精神;唐僧慈善,有同情心,但卻人妖不分,善惡不辨。

二、領會反襯對比的作用。

文中反襯對比的手法貫穿在一波三折的故事情節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體會。白骨精的“三變”都被悟空識破,並最終喪身在孫悟空的棒下,說明了什麼?孫悟空的本領更勝一籌。悟空的善於識別妖魔詭計和勇於降妖除魔的本領,正是因為妖精的詭計多端才表現得淋漓盡致。唐僧不能識別妖魔,而且心地善良,因此誤解並阻止孫悟空棒打白骨精的行為。但孫悟空不顧師父的誤解和懲戒,排除阻撓,堅持掃除妖魔,體現了他的堅定不移。唐僧的表現也很好地襯托了悟空的形象。教學中我們要把人物聯絡起來,才能更好地領會主人公的光輝形象。

篇五:國小六年級語文下冊《三打白骨精》教學反思

《三打白骨精》通過孫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故事,體現了孫悟空善於識別妖魔詭計和勇於降妖除魔的本領,讚揚了孫悟空的堅定、機智和勇敢。在匯入本課的學習時,用幻燈片讓學生欣賞了《西遊記》主題曲,六小齡童評《西遊記》,《西遊記》簡介,充分調動學生的情緒,使學生整堂課都情緒高漲。在精讀課文時,因為故事的內容學生早已爛熟於心,所以課堂上著重引導學生學習作者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來領會作者刻畫人物形象的寫作方法。例如白骨精“三變三騙”,孫悟空“三識三打”和唐僧“三責”,都可以引導學生從作者的刻畫中領悟到人物的特點,領悟到作者對人物刻畫的獨到之處。遺憾的是課堂上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來複述故事的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