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的婦聯民情日記

才智咖 人氣:3.24W

社群是聯絡黨,政府和群眾的紐帶。以下是特意為你準備的社群的婦聯民情日記,歡迎閱讀欣賞!

社群的婦聯民情日記

社群的婦聯民情日記【1】

“按計劃,我今天去走訪**夫婦,我將事前準備好的物品包起來,那是我自己的衣服,準備給陳麗傑的,又從家裡拿了盒茶葉給谷振堂,我騎車到他們家後,夫妻倆就像見到親人一樣拉著我,問我累不累,我很開心地和他們夫妻講,我是共產黨培養的幹部,又是咱婦女的`代表,我有責任和義務給你們關愛,你們有困難和我說。”這是一名基層婦聯幹部記錄民情日記中的部分內容。

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市婦聯緊緊圍繞把婦聯組織建設成為“堅強陣地、溫暖之家”作為目標,以“民情日記”為載體,通過了解民情掌握民意,傾聽民聲,從細微入手,從點滴做起,實實在在為婦女姐妹們做好事、辦實事,真正讓婦女兒童感受到婦聯組織的溫暖。

市婦聯從去年開始統一設計印製了上千本民情日記,市、縣、鄉、村四級600多名婦聯幹部人手一本,同時,規定了“民情日記”的格式,明確了各鄉鎮婦聯主席和各村(社群)婦代會主任(主席)每月記“民情日記”不少於2篇,每季度進行檢查督促。年底進行優秀民情日記評選,對於評選出的優秀民情日記給予表彰,同時推薦到《**日報》上發表,要求每一位婦聯幹部真實記錄工作、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悟、所為,真正到基層中去,向婦女討教;到服務物件中去,到群眾家裡去,促膝談心,切實做到透徹瞭解婦女的心思,真實感受婦女的情緒,聽取婦女的呼聲,如實反映婦女的意願。對該項工作的開展,市婦聯要求鄉鎮等婦聯組織要建立起定期走訪、歸類梳理、彙報反饋、協調解決、考核通報等長效機制,形成定期走訪調查、定期研究落實、定期協調解決、定期彙總通報的常態化工作制度,做到事事有著落,件件有迴音。

社群的婦聯民情日記【2】

今天是我們社群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以來,我頭一次自己去聯絡貧困戶,這次由我牽頭聯絡貧困戶的主要任務是與貧困戶見面對接,詳細瞭解他們具體生活和工作情況,便於下一步幫助分析致貧的主要原因,尋找致富門路,制定發展計劃。

我聯絡的是xxx社xxxx村xxx組的貧困戶武禎,通過聊天瞭解了他們家的具體情況:他叫xx,xx歲,腿腳不方便(偏癱回覆中),老伴與一年前去世,雖已分家,但和兒子、兒媳和兩個孫子在同一個院子生活,吃住由自己料理。家中有10畝耕地,由於本人無勞動能力,土地全由兒子耕作,每年給武禎相應的糧食和經濟支援。據瞭解,武禎一家XX年人均純收入為10800元,經濟收入算是不錯。他家的困難主要是武禎常年有病,又無勞動能力,兒子兒媳靠務農還要養育兩個年幼的孩子,家庭的經濟負擔較重,無法給老人看病和生活提供充足的經濟支援。

通過走訪對接,全面瞭解了聯絡戶家庭成員組成、經濟收入、生活情況和存在的實際困難,臨別時和老人交換了電話號碼,告訴他,在今後的生產生活中遇到困難和問題及時溝通,我將盡力做好。

XX年xxx月xx日上午9:00天氣:晴今天單位全體幹部職工集體對在“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過程中,聯絡的貧困戶和特殊戶進行了第二次入戶。這次入戶主要是為他們送去“三春”生產急需的化肥農資,幫助聯絡戶抓好“三春”生產,解決他們在春播中都遇各種問題

社群民情日記【3】

“1月13日,晴,星期一。上午與謝保英一起走訪徵遷困難戶。下午開一個關於207國道旁飲食早點經營戶會議,請城管中隊參加,主要明確加強環境衛生意識宣傳,整頓店外經營及遊散攤點。”

這段時間以來,襄城區餘家湖街道辦事處水窪社群黨總支書記王強忙個不停,他的“民情日記”裡麻煩事、重點事就寫了五六頁。擔任社群黨總支書記十多年,王強已經記滿了17本日記本,裝了一大箱子。“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村裡800多戶居民2800人,我每天腦子裡怎麼能裝那麼多的事?”王強說,他準備了一個日記本,田間地頭、村邊路旁,遇到村民反映情況,就隨手記下來。當天做完的事情寫在日記本上,沒完成的註明原因,並寫出解決辦法。平日裡翻翻日記本,就知道誰家的矛盾解決了,還有哪些事情等著去處理。

前年春天,王強和村裡幹部查夜,發現該社群七組王華軍家的大門沒鎖,想幫他鎖上,卻發現沒有門閂。一問才知道,房子一蓋起,王華軍兩口就出門打工了,門閂根本沒做。晚上回家,王強把這件事記在日記本上。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找到村裡的修理部,請他們幫忙做個鐵門閂,給王華軍家安上。王強說,“在我們看來不值一提的小事情,對當事村民來說,可就是天大的事情。”

水窪社群五組兩家人因為修路的事情起了糾紛,社群出面調解後,兩家人又反悔,都不願意讓步。最後,王強拿出“民情日記”,上面寫著兩家人當初的要求是什麼,社群工作人員是怎麼調解的……所有資訊記錄在冊,有了“鐵證”,兩家人不再爭嘴,最終各自退讓一步,雙方握手言和。“群眾相信我們,才會來找我們解決問題。”王強說,“民情日記”就像是一面鏡子,始終照出自己工作中不足的一面;它也像一條鞭子,總讓他感覺還有好多百姓著急的事未做,還要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