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政治思想的論文

才智咖 人氣:3.09W

導語:孔子是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創始人。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孔子政治思想的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孔子政治思想的論文

孔子出生於公元前551年,卒於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他所處的時代是一個過渡性社會,正處於社會的轉型期,在這個時期社會動盪,道德失範,禮崩樂壞。針對這樣的時代背景,孔子提出了自己的政治思想。主張恢復周代的禮樂制度,以禮治國,即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宗法系統和等級制度。在《顏淵》中有“君君,臣臣,子子”,又有“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一、孔子的正名思想

孔子說“必先正名”,在孔子看來要恢復西周的禮樂制度,維護社會的安定首先要進行正名,即“辨位”。“正”是規範,端正,撥正的意思。“名”是名分,角色,權利義務,次序,身份地位的意思。“正名”即“辨位”的意思,調節一個社會不同分和不同群體的身份關係以及權利義務。在封建社會君臣、長幼、上下代表的是不同的身份、權利和財產關係。孔子主張要安於本位,各安其位,各安其命。衛國的衛靈公不喜歡自己的太子,於是太子出走,衛靈公死後皇位由其孫子繼位,九年後,衛靈公的兒子回來要求恢復君位,於是孔子在《子路》篇中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在孔子看來,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是造成社會次序混亂,社會動盪,禮樂不興的主要原因。在齊景公向孔子問政的時候,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哉得而食諸?”孔子認為,為君者就要像君王的樣子,做君主該做的事,為臣者就要要做臣子該做的事,同樣的父親和兒子也要各自做各自該做的事情。

二、仁道的政治思想

仁道思想是孔子提出的重要政治思想,是孔子仁愛思想在政治中的體現。孔子認為統治者治國要遵循仁道。梁啟超曾說“儒家言道言政,皆植本於仁”。由此可見,孔子的仁愛的思想是儒家思想的基礎。孔子曾說“仁者,愛人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克己復禮為仁”。在孔子看來,人們之所以有禮不遵,社會混亂是因為行禮必須有“仁”這個內在的基礎,有了“仁”,行禮才能變成人們的`自覺行為。因此,可以說仁是禮的內在基礎,禮是仁的外在目的。仁就是指一種內在的道德品質,仁道是統治者治國的方略。儒家思想中的“博施濟眾”,“內聖外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孔子仁道思想的重要體現。孔子同時提出了“為仁由己”的修行方法,仁完全要靠自己的修行,不能靠別人而達到。

三、德禮政刑並舉的政治思想

德禮政刑並舉的思想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重要主張,孔子主張以德治國,輔之以刑罰。在《為政》中有:“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則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孔子認為,單純的以行政命令和刑罰制裁治理國家雖然可以暫時的抑制不良行為,但是卻無法根本性的消除不良行為的產生,也無法深入民心。而道德和教化結合行政制度相結合才是治國的最有效的方法。孔子的德治首先需要統治者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百姓。”在《子路》篇中有“其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雖令不從。”在《顏淵》中有“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孔子主張“養”、“教”、“治”相結合,即“養民”、“教民”、“治民”。養民意思是使人民富裕起來。主張對人民應富之、足食、足兵,取信於民。統治者要勸農,惜力役,輕徭薄賦,節財均用,縮小差距。“教民”指的是要教化民眾,使人民識禮儀,維護社會穩定。“治民”指的是治理民眾。德禮政刑並舉的思想是孔子主張的統治者治國的最佳的治國方略,有利於維護社會穩定。

四、孔子的大同政治思想

大同思想是孔子政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孔子提出的理想的社會形態。孔子嚮往天下為公的政治理想,在《禮記.禮運》中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孔子提出仁道思想,德禮政刑思想,是為了達到大同理想社會,體現了孔子的人生理想和民本主義思想。

孔子的“正名”、“仁道”、“德禮政刑”的政治思想是孔子所提出的重要政治主張,為新時代的民主政治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借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