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孔子的“仁”學思想論文

才智咖 人氣:2.71W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慄邑(今屬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出生地魯國陬邑(今屬山東省曲阜市)。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淺析孔子的“仁”學思想論文 ,歡迎閱讀。

淺析孔子的“仁”學思想論文

【摘 要】第一個提出人生理想的,是孔子。孔子以仁為人生理想。仁的觀念,所含甚廣,而本旨甚約;境界極高,而平實簡易,是一個巨集大而切近的生活準則,文章從仁是什麼,仁應遵循的原則以及怎樣去實踐仁來闡析孔子的“仁”學思想。

【關鍵詞】孔子;仁學思想

“仁”是中國傳統倫理的核心範疇。“仁”的概念由孔子提出。“仁”是孔子思想的基本精神,也是孔子思想的理論基石。孔子說“:仁者,人也。”(《中庸》)在他來“,仁”是人的本質,人之所以為人其根本在於“仁”。在集中體現孔子思想的《論語》一書中,談到“仁”的有58章,“仁”字出現了109次。一般都認為孔子不曾確切地說出仁的意思,認為孔子弟子問仁,孔子都是因材施教,隨宜指示。由於場合不同、物件不同,對仁的解釋也並不相同。因此,有人批評說,孔子的仁學思想缺乏邏輯,沒有確切含義。筆者以為並非如此,孔子仁是一個包含知與行的統一,即孔子不僅提出仁是什麼,還提出仁應遵循的原則及怎樣去實踐仁這麼一個“仁“的體系

一、仁是什麼——仁者愛人

對人要相互關愛,相互幫助,真誠相待,由內及外、由近及遠、從愛父母推及到愛全體社會成員的一種道德理性的推衍過程。

(一)首先是“愛親”,即愛與自己有血親關係的人

《論語·學而》中談到“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可以看出孝悌是“仁”的根本。《中庸》中也引孔子的話“仁者,人也,親親為大”。意思是“仁愛”的品德是人本身所具有的,愛自己的親人是最基本的。百善孝為先,孝是子女對父母的敬愛之情。善事父母為孝,孔子及其重視孝道,孝並不是空泛的在孔子的思想中賦予了孝具體的內容:

第一方面是指順,即無違。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論語·為政》)“無違”即絕對服從禮的規定。對父母的生、死、葬、祭都必須用禮。

第二方面指敬。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對父母,如果只是養活,而不是從心裡尊重、敬愛,與養活犬馬無異,不是孝。敬是一種建立在血緣基礎上的敬愛之情,是比孝養更高的一種倫理尺度和道德要求。

第三方面就是色難。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論語·為政》)也就是說不僅要在形式上孝順父母更重要的是一種發自內心深處的敬仰之情。善事兄長為悌。“弟子入則孝,出則弟”愛人是從父母兄弟開始的“,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論語·泰伯》孝悌是愛人的根本,孝悌是“仁”的前提、基礎,“仁”是孝悌的發展、擴充,於是孝悌就成了孔子“仁”的最根本的內容。

(二)愛人人——愛不是你親人的所有人

更重要的是,作為孔子核心思想的“仁“發端於親情卻又不僅僅是親情。它從親情的孝梯出發,層層地向外推廣,升為君臣間的忠,朋友間的信,最後達到“泛愛眾”,上升為普遍的人類之愛。

“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學而》)。也就是說,年輕人在家要孝順父母,出門在外要敬重長上;做事要嚴謹講信譽,博愛眾人,這樣做就接近於仁了。在孔子看來,愛別人要從愛家人開始,然後把家庭之愛,推廣到血緣關係之外的社會成員中去,做到泛愛眾,那也就是十分高尚的愛人。

首先,他強調人為貴。《論語·鄉黨》載: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馬棚失火了,只問人,不問馬錶明瞭重人不重財。其次,愛無差。“博施於民而能濟眾”(《論語·雍也》),“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論語·顏淵》)。

二、實踐仁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忠恕之道

從愛人思想出發,孔子提出了“忠恕”之道。“忠恕”之道是施行仁所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所謂“忠恕之道”就是“推己及人”。換句話來說就是不管是親人還是他人都時刻要懂得換位去思考去相待。具體來講“忠道”是從積極方面來講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雍也》);從自己的“欲立”“欲達”出發想到別人,進而去“立人”“達人”,簡言之就是成己成人。“恕道”是消極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從自己的“不欲”想到別人的“不欲”,亦即不能將自己不想承受的強加給別人。以上實則也是仁的本旨。

三、如何實踐仁,即怎樣去達到仁

(一)從自身修養的角度出發須

首先在於立志。要志於仁,要時刻不忘仁。

其次要“克己復禮為仁。”(《顏淵》),克己內省,嚴格要求自己,“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在孔子看來一切按照禮的要求做,就做到了仁。實行仁德完全靠自己,那就是“不合於禮的不要看,不合於禮的不要聽,不合於禮的不要說,不合於禮的不要做”。

再次要言行一致,並以身作則,說話做事要適度。在《論語》裡邊記載,宰予白天睡大覺,孔子氣憤地說:“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塗也,儒子不可教也。始吾於人,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聽其言而觀其行。(《公冶長》)言行一致,是一個有修養的人必備的品質之一。對此孔子還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子路》)強調以身作則的'重要性。並認為“巧言令色鮮矣仁。”(《學而》)花言巧語的人,很少是真正的仁義之人。

最後要“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孔子認為人人都會犯錯誤,關鍵在於能否改正錯誤,只要能及時改正,就能達到仁。

(二)從與他人相處的角度出發須

孔子又提出“恭、寬、信、敏、惠”。“恭”是對他人的恭敬、禮讓;“寬”是對他人的寬厚、寬容;“信”是對他人的誠實不欺;“敏”是辦事敏捷、有效率;“惠”是能給他人實際利益、恩惠。不難看出它們都從不同角度體現了對他人的“愛”,亦即要求人與人相處時應謙恭莊重、寬厚容忍、誠實信用、勤快敏捷、慈愛惠施,認為能將這五者行於天下,就是仁。

(三)既會“愛人”,也要懂得“惡人”

對此,孔子在《論語·里仁》中是這樣表述的:“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孔子認為,“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換句話講,愛仁人是仁,惡不仁之人也是仁,因為如果能憎惡不仁之人,就不會讓那些不仁的事物加在他身上,也不會讓那些不仁的人去影響自己。從整個社會角度,做好愛憎分明,整個社會也就不會受到不仁之人的壞的影響,整個社會就真正人人愛人。

綜上所述孔子仁學思想,實則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一種行為規範或道德情操,它體現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互親互愛,體現了群體型社會互助精神的具體內涵。雖然孔子所倡導的“親親之愛”是為了藉以鞏固宗法血緣關係,“泛愛眾”也是為了消除當時社會矛盾,有其政治上的侷限和時代的侷限。然而,它對於彌補當今由於社會生活物質化、功利化所帶來的人際關係日趨淡漠的缺陷,弘揚敬老養親、關心他人的傳統精神,完善“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風尚,皆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和啟迪作用,對我們今天構建和諧社會具有很高的行為價值。

參考文獻

[1] 朱貽庭.中國傳統倫理思想史[M].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2] 錢遜.《論語》讀本[M].中華書局,2007.

[3] 蔣國保.孔子人際和諧思想及其現實意義[J].韶關學院學報,2006(2).

[4] 蒙培元.蒙培元講孔子[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72-73.

[5] 蒙培元.從仁的四個層面看普遍倫理的可能性[J].中國哲學史,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