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仁學的話語結構-孔子仁學思想新探(一)

才智咖 人氣:2.45W
  

摘; 要:仁學是對人生的觀照。孔子說“仁”,是從不同的角度表述的。在孔子的仁學話語中,“人”是社會的人,每個人都有一定的職分。孔子認為真正的“人”要“知天命”、“明道”、“行道”,“我”與“他者”應該和諧一致。孔子的仁學,以有別於西方世俗化人文主義的東方社會化人文主義為其思想基礎,要求“人”參與社會、關心天下,求得“我”與“他者”和諧一致。

孔子仁學的話語結構-孔子仁學思想新探(一)

關鍵詞:仁學;人文主義;我;他者

孔子仁學,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內容的。《禮記·大學·經》曰:“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修身”是孔子仁學的核心內容。

孔子仁學產生於“禮崩樂壞”的春秋時代。有周至春秋,卿、大夫有“家”,諸侯有“國”,周天子有“天下”;有“天下”者,為奴隸社會的最高統治者;有“國”有“家”者,為奴隸社會的奴隸主貴族;有“天下”有“國”有“家”者,是奴隸社會的統治階級,他們以層層分封而立家、建國、有天下,建立了屬於奴隸主統治的“社會大家庭”。如何保持奴隸主統治的“社會大家庭”的穩定?周代統治者在夏、商兩代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制定了周代的制度。孔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1] 周代制度的依據就是“禮”,“禮”既是孔子仁學出發點,又是孔子仁學的歸宿。

周天子的最高統治權是從商代統治者手中奪過來的。周代統治者認為“天命”無常,有德者得“天命”,商紂王“無德”,因荒淫無道而失去“天命”。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關鍵在於“德性”。所謂“德性”,就是要保持人民對自己的信任。而這種“德性”,必須以“修身”得之。因此,產生於周代社會的孔子仁學則認為“德性”是政治領導不可分割的一個向度。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的大轉型時期,中國社會結構和社會發生了天崩地裂的變革,出現了“禮崩樂壞”的文化失範局面。夏、商、西周以來逐漸形成的宗法等級制度陷入了嚴重的危機,天道失落,社會結構鬆動,“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個人社會地位出現了“三後(虞、夏、商)之姓,於今為庶”[2]的戲劇性變化。面對“禮崩樂壞”的社會現實,傳統天道的失落改變了人們思考問題的視角,在天人問題的大背景下,孔子特別重視人,尊重生命,從人的視域來思考文化與人的價值與意義,重新思考文化的終極性與神聖性、文化的神性與人性等問題。

1、什麼是孔子的“仁”

孔子的仁學話語,多見於《論語》,部分見於《禮記》之《表記》、《中庸》、《仲尼燕居》,以及《孔子家語》等。

孔子說“仁”,是從不同的'角度表述的。

“仁”,三達德之一。子曰:“仁者,人也,親親為大。……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智、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3]“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4]“仁”這種德行,表現在人的行為的各個方面,“夫溫良者,仁之本也;慎敬者,仁之地也;寬裕者,仁之作也;遜接者,仁之能也;禮節者,仁之貌也;言談者,仁之文也;歌樂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5]“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6],有仁德的人, 稱之為“仁者”。孔子主張“泛愛眾,而親仁。”[7]邢昺疏:“親仁者, 有仁德者則親而友之。”孔子認為:“仁有三,與仁同功而異情;與仁同功,其仁未可知也;與仁同過,然後其仁可知也。仁者安仁,智者利仁,畏罪者強仁。仁者右也,道者左也。仁者人也,道者義也。厚於仁者薄於義,親而不尊;厚於義者薄於仁,尊而不親。”[8]“智、仁、勇”三者,“仁者必有勇”[9],“智者”與“仁者”相對。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10]朱熹注曰:“智者達於事理而周流無滯,有似於水,故樂水;仁者安於義理而厚重不遷,有似於山,故樂山。動靜以體言,樂壽以效言也。動而不括故樂,靜而有常故壽。”

“仁”,心之德。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10]朱熹注曰:“仁者,心之德。心不遠仁者,無私慾而有其德也。”孔子十分重視“心之德”,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11]朱熹引遊氏曰:“惟仁者無私心,所以能好惡也。”所謂君子,是因為心中有“仁”。“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11]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11]朱熹注曰:“其心誠在於仁,則必無為惡之事矣。”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11]朱熹引程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類。君子常失於厚,小人常失於薄。”朱熹引尹氏曰:“於此觀之,則人之仁不仁可知也。”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12]朱熹注曰:“仁,則私慾盡去而心德之全也。”

“仁”,善之道。子曰:“郊社之義,所以仁鬼神也;嘗禘之禮, 所以仁昭穆也;饋奠之禮, 所以仁死喪也;射鄉之禮, 所以仁鄉黨也;食饗之禮, 所以仁賓客也。”[13]陳澔注曰:“此五者之禮,皆發於本心之仁也。”陳澔引應氏曰:“好惡對立,一長一消,惡者收斂而無餘,則善者渾全而無虧矣。……養其良心,啟其善端,而不善者自消矣。仁者,善之道也。”人之善行,以“仁”為依據。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1]朱熹引程子曰:“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則無序而不和。”人而不仁,便無人之善行。

“仁”,克己之行。子曰:“克己復禮為仁。……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4]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14]《左傳·昭公二十年》:“子產卒,仲尼聞之,出涕曰:‘古之遺愛也。’”《玉篇》:“己,己身也。”朱熹引程子曰:“須是克盡己私,皆歸於禮,方始是仁。”朱熹曰:“為仁由己而非他人所能預。”“克己”,乃“克盡己私”;“克盡己私”,即是不貪。子曰:“人皆愛其死,而患其生,是故用之智去其詐, 用之勇去其怒, 用之仁去其貪。”[15] “己”與“人”(他者)相對,“克己”與“愛人(愛他者)”一體。《書·大禹謨》:“稽於眾,捨己從人。”楊泊峻引王念孫雲:“愛即仁也。” 愛,惠。“愛人”,加惠於人。朱熹注曰:“愛人,仁之施也。”“克己”、“愛人”是君子“修身”成聖的重要實踐,是孔子仁學的核心內容。《論語·里仁》:“子曰: ‘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之道也。’”朱熹注曰:“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朱熹引程子曰:“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違道不遠也。忠恕一以貫之,忠者天道,恕者人道;忠者無妄, 恕者所以行乎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