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孔子的仁與禮論文

才智咖 人氣:1.07W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為我們留下了豐富又深刻的教育思想。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論孔子的仁與禮論文,歡迎來參考!

論孔子的仁與禮論文

摘要:

孔子思想是由“禮”到“仁”的演變路徑。孔子在吸收和損益周禮德性原則的基礎上,吸納前人"愛親之謂仁,利國之謂仁"的觀點,把它同禮的基本原則聯絡起來,但又不囿於禮,堅持在更為廣闊的人際關係中弘揚仁愛精神,並以此影響禮改造禮,最終形成了自己由 "孝悌為仁之本"到"愛人"至"克己復禮"的仁論思想。

關鍵詞:仁 禮 克己復禮 愛親 愛人

一、孔子之前的周禮

中國古代的禮樂文化是在原始宗教禮樂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基本的特徵是融宗教、音樂、詩歌、舞蹈、倫理於一體,其內容形式,自夏而周經歷了由鬼神崇拜逐步轉變為重視德性倫理,由粗糙變為日趨文雅,由不完備到逐漸完備的過程。

周禮有別於商禮和夏禮,區別的重點在於周公“以德治禮”,他為禮注入了道德理性精神。《左傳》文公十八年季文子引周公之語說:“則以觀德,德以處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①“則”,即禮之基本原則,它是考察人們德行的標準(“則以觀德”),而德行又是辦事的基礎(“德以處事”),並且可以直接地影響辦事的效果和評價(“事以度功,功以食民”)。對於“則”,楊伯峻先生解釋說:“六年傳雲‘導之禮則’,此‘則’字亦禮則之義。以禮則觀人之德。德有凶有吉,合則為吉德,不合則為凶德。”②德有凶有吉,遵從禮的基本原則即為有德,違背禮的基本原則的就是無德,這樣就引德入禮,使周禮蘊含了具有指導和規範德行作用的道德理性。

以道德理性為特徵的周禮是對禮的一次變革。周禮由對虛幻世界的追求,轉為對人倫的重視,這對於人們擺脫宗教矇昧,發展理性活動,起了重大促進作用。然而這種作用亦是有限的。周禮中有大量的宗法內容存在,理性原則往往依附於宗法關係,為血緣所包裹。在理論上對此有所突破並展現出個體人格的獨立性始於孔子時代,而且這些是以孔子“仁”的思想的提出為標誌的。

二、孔子對“禮”的改造即由“禮”到“仁”的演變

孔子尚禮,他通過考察三代之禮發現了兩點:其一,三代的禮樂是因襲承接而發展的;其二,這種發展是有所損益的,尤其在兩代禮樂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周禮十分的豐富多彩,因此他十分驚歎地說:“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八佾》)

周禮的道德理性原則是“尊尊親親”。所謂“尊尊”,即在氏族內部強調下對上的尊崇;“親親”,則是氏族內部依親疏關係不同而表現出的愛有差等,血緣愈近,則所愛愈親。這種講究血緣關係的愛是以父母子女之愛為核心的,並藉此而派生出忠、孝、悌、直等道德觀念。古人把這種親親之愛及其派生出來的德行,稱之為“仁”。《國語晉語》記載酈姬言:“為仁與為國不同,為仁者,愛親之謂仁;為國者,利國之謂仁。”③所以她在“愛親之謂仁”的基礎上又添加了一層更高的層次,即“利國之謂仁”。這種構想對孔子思想的形成和發展也有重大的啟示意義。孔子正是以“愛親為仁”為基礎,把它同禮的基本原則聯絡起來,將周禮演變為仁。

(一)孝悌。在孔子及其弟子看來,孝悌是行仁的基本要求。孔子說:“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泰伯》)孔子的弟子有若說過:“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學而》)孔子對孝悌提出了很多具體的要求,他要求人們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 (《學而》),“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無怨。”(《里仁》),“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里仁》)。他不僅強調要贍養父母,更為重要的是要求子女做到“敬”,他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為政》)孔子要求子女既在物質上,更要在精神上關愛自己的父母。《論語陽貨》篇記載了一段孔子與宰我關於居喪的討論,最後孔子評價宰我說:“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孔子對宰予對待居喪的輕慢態度給予了“不仁”的評價,可見孔子對“愛親”的看重和“愛親之謂仁”思想對孔子的影響。

(二)愛人。《論語顏淵》記載樊遲向孔子請教什麼是“仁”,孔子回答他說:“愛人”。孔子釋“仁”為“愛人”,試圖把“愛人”作為維護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紐帶,從而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諧融洽,進而達到促使整個社會形成友愛互助氛圍的目的。他要求青少年們做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學而》)這一句話清晰地展示了由孝悌而走向仁的.邏輯程序,“泛而眾而親仁”也說明了“泛愛眾”與仁在內涵上的聯絡,在孔子看來,如果把孝悌之愛推行到血緣關係以外的人群中去,做到“愛眾”,那是十分高尚的,那就不僅是仁,甚至可以說是“聖”。孔子論仁過程中由“孝悌”到“愛眾”的推進,也足見孔子對“愛親之謂仁,利國之謂仁”這一觀點的吸收和繼承。

(三)克己復禮為仁。孔子自身德行的培育是從克己復禮中開始的。當顏淵向孔子請教該如何培育仁時,孔子回答他說:“克己復禮為仁。”(《顏淵》)具體要求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即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視、聽、言、動之間皆合於禮。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仁不是表現為某種具體的德行,而是抽象的德性,是忠、恕、恭、寬、信、敏、惠、直、勇等諸多美好德行的統稱。禮則是人與人之間相處在的規範和評判標準,抽象意義上的仁在指導具體行動的過程中,人們正是通過禮來判定他們的行為是否符合某種德行的要求的。因此,孔子特別強調禮對這些具體德行的限定和影響,他說:“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泰伯》)孔子正是在不斷地克己復禮的過程中一步步深化,由禮領悟到仁的。

三、仁與禮的關係

(一)仁是本質,禮是表現。在孔子這裡,“仁”是核心是本質,而“禮”則是“仁”的本質的外化。“仁”與“禮”的關係是內在與外在的關係,“合禮”是“仁”的外在規範和表現,受“仁”支配,“仁”才是最終的內在標準。他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泰伯》)認為禮是立身的標準,也就是說禮具有一種外在規範性的特徵,它反映的是仁的內涵。因此,我們在看待孔子“禮”的思想時,應該看重的是那種“禮”的規範精神。

(二)孔子在強調仁是禮之本的同時,亦強調禮對仁的輔益作用。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衛靈公》)孔子強調禮對仁的作用,其原因在於,仁要在社會關係和社會交往中實現自己的價值,而這種社會關係和社會交往正是禮所反映的物件,從這一點上說,仁要通過禮來實現自己。正因為如此,所以孔子在倡導仁的同時,始終堅持禮。

總而言之,孔子思想的形成是在繼承和損益周禮的基礎上,通過吸收前人“愛親之謂仁,利國之謂仁”的觀點而發展起來的。孔子首先強調“愛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然後從父母親情擴大開來,鼓勵做到“仁者愛人”、“博施於民而能濟眾”(《雍也》);最後說到具體方法時強調正身,“克己復禮為仁”。這一思想正是對周禮“親親尊尊”德性原則的繼承和拓展。由此可知,孔子仁論思想路線是由禮逐步深化到仁的路線。

參考文獻:

[1]楊伯峻.論語譯註[M].北京:中華書局,1980.

[2]楊伯峻.春秋左傳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1.

TAGS:論文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