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孔子論文

才智咖 人氣:2.43W

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下面是關於品味孔子論文的內容,歡迎閱讀!

品味孔子論文

摘 要:孔子的理論體系中對於人的和諧發展這一思想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闡釋,本文闡述了孔子“禮”“ 仁” 思想中人的和諧發展的價值理念,從孔子的教育角度探討了人的和諧發展的實現,並指出孔子在培育人的和諧發展方面的價值理念的時代意義。

關鍵詞:孔子 人 和諧發展

歷史上以孔子的思想為核心的儒家思想曾經被獨尊為金科玉律,也曾在“打倒孔家店”的口號下被世人所批判,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也還是從不同的角度來解釋孔子的思想,來闡釋孔子的核心理論體系,有褒有貶,不同的時代的人對孔子有不同的解讀,正所謂錢穆所言“時代變,人之觀念言語亦多隨而變。”[1]但是儘管在不同時期人們的解讀不同,有一點是不可否認的,就是以孔子論語為核心的儒學在構造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結構[2]的歷史過程中,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現在整個社會的政治體制內部執行方式(儘管是所謂的法治,但人治的因素還是起很大的作用)、社會公序良俗,人們的思想,心理活動,言行都在或隱或現的體現著《論語》的思想。這也就說明了無論時代如何變化,人們的思想如何發展,《論語》作為中華民族的最原始的精神食糧,都有其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的作用。在今天的學習中,我逐漸感覺到孔子的思想尤其是《論語》一書中所表達出來的孔子對於人---這個上天所賦予的生命個體的和諧發展的無微不至的終極關懷,這也就是我所要討論的孔子關於人的和諧發展的思想。

一、 孔子 “禮”“ 仁”思想中人的和諧發展的價值理念

早在春秋時期,孔子所繼承發展的儒學思想在周禮的基礎上,作為一種政治思想就已經產生了,孔子的思想作為一種政治思想其核心是“禮”和“仁”。孔子自稱“述而不作” (《論語述而》,下文僅注篇名),實際上他是述並且又作,述的是周的“禮”,作出了的則是孔子的“仁”,禮、仁思想是相輔相成的。“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矣。”“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顏淵》)“禮”、“ 仁”作為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儘管都在強調其政治思想,但是其題中應有之義都表達了孔子對於人的和諧發展的價值理念。

第一;“禮”作為殷周時期調節君臣子民等級秩序關係的手段,體現了儒家早期所訴諸一種通過外部性的手段對於和諧的追求;

“禮”是孔子思想的靈魂。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視動”就是在主張人們的一切行為都要符合禮,而且他一身都以恢復周禮為自己的奮鬥目標,禮的在本質上是一種強調差異性的等級制度,是維護天子、國君絕對權威,調節統治階級內部關係的一種制度。通過禮,孔子想達到一種存有差異性前提下的看起來和諧劃一的秩序關係,來保證君國的穩定,這種秩序關係下,儒家認為禮是君主之大柄,只有以禮治國,才能政正君安,統治階級才能安享其位。我們站在那個井田制的時期可以看出,儒家此時推崇的禮僅僅是關注於能夠保證貴族階級在經濟和政治上的和諧發展所提出的一種等級秩序,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來安撫庶民,對於最廣大的平民階級只是將其看做整個君國和諧發展的一個附屬部分,“禮”,我們說它只是儒家推行的一種外部性的手段,用來追求整體君國和諧發展,對於君國中處於最底層的庶民階級,則需要孔子的“仁”來關注。

第二;“仁”向關注個體和諧發展的復歸,一種對“禮”的超越,強調從個體內源性的層面向和諧復歸。

孔子早期所倡導的傳統之禮多重於形式,而人們更需要的是一種內源性的 “禮”來協調個人的發展,由此來協調各自的社會關係,如果說孔子最初訴諸於恢復“禮”,是看到了人在其社會關係中存有差異性中,以此來尋求和諧,那麼孔子轉向於“仁”將其作為“禮”的核心,就應該看到了在不同社會關係地位中相同個人的人性的共同性,開始從這個共同性方面來尋求和諧發展的所在,從這個角度來看,孔子對和諧的訴求不僅僅再是“禮”的那個階段只看到了君國和諧發展的整體性,並且只訴諸於外部性的手段,更多的是看到了個人作為一個生命發展過程,從內源性層面的和諧訴求,由此實現孔子所期望的在這樣一個共同的人性中,實現一種由人內心所發出的,內源性的對於和諧的訴求。而這樣的和諧發展的價值理念訴求如何能實現,如何能夠指導人的和諧發展,孔子用他的教育實踐,身體力行進行著這項事業。

二、 教育---人的和諧發展的實現

孔子看到人們之所以“性相近,習相遠”(《陽貨》),更多的原因在於後天的因素使之,教育學習就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他更以“我非生而知之者”(《述而》)的自我否定向世人宣告:人並不是“生而知之”, 來強調學的重要性,論證他的教育的合法性,孔子希望以仁為核心,對人們進行教育,通過人們主動的學,由此從人性的內部出發,為人的和諧發展提供內源性的動力,使人們習得一些能夠促成自身和諧發展的理念和能力,從而實現人的發展從人的個體內源性層面向和諧的方向復歸。孔子為人的和諧發展而進行的教育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教育人們塑造發展情感、價值觀

儘管孔子一身想要以仁來重建周禮的規範秩序性,但同時他也很重視仁的人性、人情的方面,體現在其教育中就是,培養人們情感的良好發展,首先表現在對於逝者的尊敬方面:《論語》中記錄這樣的情況:“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子於是日哭,則不歌。”(《述而》)孔子在服喪者之家吃飯從未曾吃飽過,在這一天哭過了,心裡難過,就不再唱歌了,鄭玄稱為“喪之哀慼,飽食於其側,是無惻隱之心”,孔子惻隱之心在這裡體現出來,這是一種是真實的情感的表露,反映了孔子對於養生送死重大問題,尤其對於生命個體的情感關懷,並以此作為其教育人們的重要內容之一,同時又將這種情感的培養塑造作為教育的重要目標,追求在教育的過程中實現人們對的情感發展的養成。我很認同秦老師的觀點“心理、情感的良好發展是修養提高倫理規範等發生作用的基礎”[3]而且,我認為心理、情感的良好發展同樣也是人們從心理、情感這種內源性的層面習得和諧發展理念的起點,能夠培養這種真實的情感發生,正是孔子仁的精神所能夠支撐人們內源性的和諧發展動力的起點。   2.教育人們塑造“為人之道”的道德情操

孔子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種倫理道德的教育,從這個方面,塑造人們的道德情操可以說是與人們和諧發展的理念有共通的意義所在,如何養成至善的道德情操,孔子結合教育提出了“學”這個重要的概念,這種教和學都有一個共同性,“孔子之教人以學,重在學為人之道,”[4]就是以做人最基本的道德情操為主要內容,首先表現在“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即孔子以四項基本內容教育人們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尤其是按照道德的“行”,對待他人的“忠”以及與人交往的“信”,都有利於人們形成高尚的道德;其次,表現在“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孔子說:弟子在家則講孝道,出門則盡弟職,言行當謹慎信實,對人當泛愛,而親其有仁德者。如此修行有餘力,再向書本文字上用心。也是在說孔子要求其弟子為學,必須重視德性,“若一意於書籍文字,則有文滅其質之弊。但專重德行,不學於文求多聞博識,則心胸不開,志趣不高”[5],由此顯示出良好的的道德情操對於人在家,社會,求學中的重要作用。

孔子以“為人之道”為內容所力行倡導的“教”與“學”,給人們的提供了提升道德修養的素材,並且指出瞭如何學,如何提升道德層次的`方法,以鼓勵人們不斷向著“至善”的方向前進。“德不孤,必有鄰。”(《里仁》)孔子在這裡也指出了“為人之道”的德行在個人在發展的作用:有德之人,決不會孤立,必然有來親近他的人。

3.教育人們養成符合倫理的政治素質

亞里士多德曾提出“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這裡的“人”成為“政治動物”的過程就是其自我完善和參與共同體生活以行使政治公民權的過程。並且他提供了一種達到這個目的的重要手段:教育。對比孔子的訴求,他也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而不停的周遊列國講學授業,其中孔子的教育中也難免少不了對於人們政治素養的培育,“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述而》)在這裡孔子強調了從政要善於選擇,懂得策略性的撤退,善於自保的基本策略,對無勇之謀並不提倡,保全自身是在政治活動中人和諧發展的最基本要求。

我們可以看出孔子通過教育不僅以處世格言的形式傳述給人們實在的看得見的禮仁等具體知識,同時也教會人們學習“為人之道”的方法,更注重透過這些處世格言以孔子的言、行、神態培養人的人性情感,道德倫理,信仰、價值觀的追求和啟悟,通過這三方面的教育,來實現人源自人性內部的和諧發展。

三、 孔子在培育人和諧發展方面的價值理念的時代意義

《論語》中記載的孔子關於和諧思想的資源,給後人留下寶貴的和諧理念,對於今天我們處理人與自我,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等一系列關於人的和諧發展的問題的時候,也有很多啟發意義。

首先,在於人自我的和諧發展方面;人的和諧發展,需要有人自身的身心和諧,而現實往往是由於條件的限制,人們在物質上,肉體上的享受追求常常得不到應有的滿足,導致人們心理上的痛苦。面對貧困生活處境,怎樣擺脫煩惱,怎樣去尋找人生的快樂?孔子以這樣的方式告訴人們答案:孔子曾經誇獎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雖然生活清貧,但是顏回仍舊很樂觀,他所以能夠做到在困境中“樂而忘憂”的境界,主要原因是始終把精神生活的追求放到人生的主導位置,這種精神追求就是孔子說的“君子憂道不憂貧”。有志於行道的君子,雖然生活艱苦,但能自得其樂,這是一種高尚的人生志趣,具有樂觀精神。這種樂觀精神難能可貴,因為它能夠使人們在身處困境中,排除外在利害得失的計較使人保持持久的動力,使人保持身心和諧的狀態。

其次,在於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發展方面,孔子認為只要人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由此就可以達到“仁愛”“仁者愛人”意義上的的實現,從而協調好人際之間的關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想承受的苦痛,決不讓別人去受此苦痛。每個社會成員都多為他人思考一些,更多的理解別人,考慮他人的苦痛,儘量地少給或不給他人帶來麻煩和不快,如果人們都能以此作為做人準則,並且能持續地遵循,那麼,人類社會至少在人與人之間這個層面不會有太多的矛盾,處在一個和諧融洽的狀態。

最後,在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方面;中國傳統文化中,人與自然的關係被稱為“天人關係”,孔子帶給我們的啟示在於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統一,對待天地萬物應該採取友善的態度,要保護資源,即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陽貨》)孔子認為,天有意志,它雖然不說話,春夏秋冬四時往復執行,草木魚獸照樣生生不息。人處在天地萬物之間,樂山樂水,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是人的仁德和智慧的體現。同時,將“仁愛”和“天人合一”的思想結合起來,又會復歸到“中和”這個儒家的傳統方法論原則,“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要求人們在利用自然資源時不要無節制的利用,孔子的“釣而不剛,弋不射宿”(《述而》)就是表明“中”的態度。最終克服那種長久以來以自己為中心的世界觀,使人懂得人既不是自然的主人,也不是自然的奴隸,而是大自然的產物和親密夥伴,既不否定人類改造利用自然環境的行為,又能在改造利用其過程中顧及自然萬物的利益,既要合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建立人化自然,又要精心地適應和保護自然,不斷促進人與自然的生態平衡。

註釋:

[1]錢穆:《論語新解》,三聯書店2008年版,第2頁。

[2]李澤厚:《論語今讀》安徽文藝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一版,第3頁。李澤厚在此處所用的是“漢民族”一詞,筆者認為按照費孝通的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演變說,應該不存在漢民族文化心理結構的單獨形成過程一說,故用“中華民族”代替之。

[3]秦維紅:淺論孔子人的發展理論,人學與現代化--全國第六屆人學研討會論文集,2004 年

[4]錢穆:《論語新解》,三聯書店,2008年版,第4-5頁

[5]錢穆:《論語新解》,三聯書店,2008年版,第10頁.

參考文獻:

[1] 錢穆.論語新解[M]. 三聯書店,2008年版.

[2] 朱熹.四書集註[M].湖南長沙嶽麓書社,1985年版.

[3] 李澤.厚論語今讀[M].安徽文藝出版社,1998年版

[4].秦維紅:淺論孔子人的發展理論[J],人學與現代化--全國第六屆人學研討會論文集,2004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