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仁禮相成思想及人性觀

才智咖 人氣:1.74W

摘 要: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仁和禮各自的地位和價值及其相互關係,一直是眾所注目的重要問題。或雲仁重於禮,或雲禮重於仁,眾說紛紛,莫衷一是。事實上,仁固然是孔子的發現,但仁的發現原本是對禮的意蘊深入開掘的結果,而禮的價值也正由仁的發現而重新確立。仁是禮的內在根據,仁心外化而成禮,依禮而行而成仁,這兩個方面相輔相成,恰成一辯證的統一關係,而其前提則是:仁作為一個德性範疇乃是一個動態的存在,即仁由根之於心的潛在的德性,到經過禮的規範而實現為完美的人格,其間有一個發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仁之作為潛在的德性和禮之作為外在的規範,各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和價值。仁不發於心,則禮便成為毫無意義的虛文;而失去禮的規範,則仁流為自然性情,雖不失為直,但卻難免於野,甚至難免為亂。由仁之作為動態的範疇這一特點,我們又不妨推斷:人性美善而又非純美純善或即是孔子未曾明言的獨特的人性觀。

孔子的仁禮相成思想及人性觀

關鍵詞:孔子 仁禮相成 動態 人性觀

孔子的學說,當時深得其心的弟子顏淵已有“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的感嘆(《論語·子罕》以下引《論語》只出篇名),不同的弟子對孔子學說的理解也已有差異。孔子卒後,關於孔子學說的真諦更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兩千多年來,解釋孔子的著述汗牛充棟,但孔子的思想卻不僅沒有因此而變得清晰明朗起來,相反,卻變得更加撲朔迷離,更加難以把握了。不過,在眾多不同的解釋中,我們也不難發現一些為大家所一致認同的東西,這就是仁和禮。儘管人們對仁和禮各自的內涵及相互關係仍有不同意見,但幾乎無人否認,仁和禮是孔子思想中具有綱領性意義的兩個概念。

一、仁的發現及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意義

仁的觀念在孔子之前已經產生。據學者們研究,仁字和仁的觀念皆淵源於古東夷文化,後來進入“中國”,成為“中國人”的文化觀念。春秋時,仁往往與忠、義、信、敏、孝、愛等並列,被看成是人的重要德性之一。但是,孔子以前,仁並未受到特別的重視,只有到了孔子這裡,仁才被從其它德性中超拔出來,並被賦予新的豐富的內涵。(1)

春秋時期,禮崩樂壞,世衰道微,“禮樂征伐自天子出”一降而為“自諸候出”,再降則“政在大夫”,三降則“陪臣執國命”,“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上下尊卑的等級秩序完全亂了套。但是,在這崩潰和混亂的局面中,禮樂文化反而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一方面,有識之士鑑於禮崩樂壞的混亂局面,竭力強調以禮治國的重要性,認為禮是“國之基”,“人之幹”,“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者也”(《左傳》隱公十一年);“禮,所以守其國,行其政令,無失其民者也”(《左傳》昭公五年);“禮之可以為國也久矣,與天地並。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愛弟敬,夫和妻柔,姑慈而從,婦聽而婉,禮之善物也”(《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在有識之士的倡導下,一股頗具規模的禮治思潮蔚然興起。另一方面,那些越位逾分的大夫和陪臣,為了鞏固其已經獲得的地位權力,滿足其高高在上的虛榮心,也需要用禮樂來文飾自己。他們除了自己親自學習禮樂知識外,還重用一些懂得禮樂知識的人。掌握一定的禮樂文化知識成為當時一般士人入仕為官的一條捷徑。如此一來,學習和研究禮樂文化竟成為一時的社會熱門(關於春秋時期禮治思潮的興起和學禮之風的盛行,吳龍輝博士有較詳細的論述(2)。孔子生逢春秋末世,自然受這種風氣的影響。據說他小時候做遊戲,“常陳俎豆,設禮容”(《史記·孔子世家》),摹仿大人作禮儀演習,大概就與這種風氣的影響有關。長大以後,孔子憑著“好學不厭”的精神,敏求善思,終於成為一位名聞當時的禮樂文化大師。他設壇收徒,不僅很多普通人來向他學習,而且一些貴族人物也經常來向他學習,請教各種禮樂知識。

孔子十分重視禮,認為對一般人來說,“不學禮,無以立”(《季氏》);對統治者來說,“上好禮,則民易使”(《憲問》),“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子路》)。因此,孔子主張“克己復禮”,要求人們“非禮勿視,非禮無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但孔子對於禮有自己獨特的理解。他曾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