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新教學大綱特點淺析生物論文

才智咖 人氣:2.93W

1996年5月, 國家教委頒發了《全日制普通高階中學生物教學大綱(供試驗用)》(以下簡稱新大綱)。 同年8月,國家教委基礎教育司在山西省大同市召開了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普教處主任和教研室主任 以及人教社有關負責人蔘加的“普通高階中學新課程方案研討會”。會上宣佈將於1997年秋季在山西、江西、 天津市開始使用新教材,進行新課程方案的試點工作。作為高中二年級開設的生物課,當前抓緊學習新大綱, 為在1998年秋季按照新大綱的要求來試用新教材進行教學,有著現實的意義。現就初學新大綱的一些體會,試 對高中生物新大綱的特點做一淺析,供同行參考。

高中生物新教學大綱特點淺析生物論文

新大綱分為五部分,即教學目的、課程安排、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考試、考 查、教學評估及教學裝置,內容突出了“面向全體學生,面向21世紀”的總體要求。

依據《全日制中學生物學教學大綱(修訂本)》(以下簡稱舊大綱)編寫的現行高中生物(全一冊·人教 版)教材內容,體系完整、知識系統性較強,內容與課時吻合。但更多講述的是經典的生物學知識,較少聯絡 當前迅速發展的生物科學新成果;在實驗課的安排上,僅有5 個實驗,且有一實驗為選做,實際只要求完成4個 實驗, 因而不利於對學生進行能力培養和科學素質——科學態度、科學方法、科學世界觀的培養。新大綱所反 映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則更新了部分傳統的理論性內容,如刪去了“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的證據”等 專題,代之以“現代的生物進化觀點簡介”內容。此外,更擴充套件了有關環境、營養、保健等聯絡實際的知識, 且增強了對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的思想教育。體現出了時代要求的特徵。現從下列7個方面來淺析其特點。

1.知識體系作了較大調整

舊大綱對高中生物必修內容側重的是講述生命科學規律,對高三年級的選修內容則為複習高二年級的知識 和國中的生理衛生內容,不僅知識體系重複,更體現出是為適應大學聯考的需要而學(選修教材內容系大學聯考所劃定 的考試範圍)。新大綱將舊大綱的8個單元調整為10個單元, 又將“生命活動的調節”內容移至“生物的生殖 和發育”之前講述,體系略有修改,使內容順理成章,通過各單元間內在聯絡使學生接受新知識。而選修內容 體系則以全新的知識為主線,選取了與人類生存發展密切相關的內容,如“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和免疫”“細 胞與細胞工程”“遺傳與基因工程”等。反映出新大綱有著適應21世紀現代化科學的特色。

2.明確提出了教學目標的三方面要求

舊大綱只是提出了教學內容,而無具體的教學目標要求。新大綱則在教學目標問題上,首次從知識、思想 、能力3 個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知識教育方面:要在打好基礎知識的前提下,使學生知道如何運用生物學知識來解決生活、生產、科學技 術發展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問題,並對現代生物科學的新成就和發展趨勢有所瞭解。

思想教育方面:要繼續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同時加強科學世界觀教育,以形成生物的進化 觀點和生態學觀點;還要加強科學態度和科學價值觀方面的教育,促進對保護生物資源之重要性的認識。

能力培養方面:由於高中階段的學生,思維活動較活躍,思維方式即將定型,因而一方面要重視基本技能 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和自學能力,同時要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比較、判斷和推 理的科學研究能力以及創造能力。

3.教學的知識點有所更新

新大綱對教學的知識點有較多的更新。原則是:在突出基礎性,對基礎知識進行精選的前題下,要體現出 知識的先進性,要加強知識的實用性,要考慮學生的可接受性,還要重視與九年義務教育知識的銜接性。

新大綱在教學目的中指出:“生物課程是普通高中開設的一門學科類基礎課程”,說明了高中仍應著眼於 基礎教育。因此,新大綱對現行高中生物教材的知識點進行了選擇,刪去了當今學術界已經不用和使用價值不 大的,諸如原生質概念和生命起源化學進化過程的內容等,保留了關於生命的物質基礎和生命結構的基本單位 、關於生命活動的本質和生命活動的基本規律、關於生物進化和生物與環境關係等基礎性的知識,還增添了動 物行為產生的生理基礎,加強了與九年義務教育知識的銜接。此外,新大綱還選擇了一些理論較淺且易被學生 接受的反映現代生物科學水平的先進知識,如細胞的分化和衰老、細胞的癌變、無公害綠色食品、生物淨化等 ,填補了現行生物教材在知識先進性和實用性方面的不足。

4.重視理論聯絡實際

新大綱選取補充的新知識點,普遍具有實用性。除重視教材內容與生產實際、生活實際的聯絡外,更從理 論聯絡實際出發,在講解某個知識點後,配合安排了相應的學生實驗或實習。有利於實現“要使學生……知道 這些知識在生產、生活和社會實踐等方面的應用”這一教學目的。例如,必修課中,在講“組成生物體的化合 物”知識點後,配有“生物組織中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質的鑑定”實驗;在講“人類遺傳病與優生”知識點 後,安排有“調查人群中的遺傳病”實習;在講“環境汙染對生物的不利影響”知識點後,配合了“調查或觀 察環境汙染對生物的影響”實習等。這些都為學生提供了理論在實踐應用上的示例。在選修課中聯絡生產和生 活的新知識則更多,如“生物固氮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自生固氮菌的分離實驗”“微生物的營養和生長” “學習細菌培養的基本技術實驗”“營養與健康的關係”和“幾種果蔬V[,c] 含量的測定實驗”等,都是教給 學生如何理論聯絡實際的具體典例,體現了國際上“科學—技術—社會”(STS)的現代教育思想。

5.強調科學素質的培養

舊大綱在教學目的中僅提出了關於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能力培養的要求。新大綱則提出了科學素質的培 養要求:“要使學生掌握生物科學的一些基本方法……提高科學素質”。在教學目標中更進一步明確提出了“ 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初步掌握基本的生物科學研究方法”的要求。

科學素質的培養包括了科學知識、科學態度、科學方法、科學手段、科學精神、科學思維能力等方面。對 於生物學科來說,通過實驗和實習,能夠兼顧多方面的科學素質培養,因而是培養科學素質的可行途徑。

從數量來看,舊大綱安排的學生實驗和實習,只有必修課的5 個(選修課的實驗為國中生理衛生課和必修 課的重複)。新大綱的必修課則安排有25個實驗和實習,選修課又安排有6個。 各種不同實驗專案無疑是對各 種科學方法、科學手段的培養。

從型別來看,舊大綱安排的學生實驗和實習只有一種定性的、驗證性的觀察實驗型別。新大綱的實驗型別 除保留了觀察實驗, 還增加了5種新實驗型別:定性分析型別(生物組織中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質的鑑定) ;定量分析型別(幾種果蔬V[c]含量的測定);模擬探究型別(性狀分離比例機率的模擬,模擬通過分子雜交 鑑定人與猿間的親緣關係);自行設計型別(植物向性和感應性現象的實驗設計,設計並製作小生態瓶);基 本技術型別(細菌培養的基本技術和植物組織培養技術)。這些不同型別的實驗必然有利於科學思維能力的培 養。

6.增加了靈活性

舊大綱對於每單元的知識點有較詳細且具體的規定,限制了教學內容的拓展。新大綱則是概括性地提出了 應講的知識點,並未明確所包含的具體內容,在知識點的深度和廣度上有著較大的伸縮餘地。例如,“高等動 物的個體發育”問題,教材應涉及哪些卵裂階段和有關內容,新大綱不似舊大綱有詳盡規定,因而教師教到何 種程度,就有了相當的靈活性。既有利於“一綱多本”的教材編寫實施,還可以適應不同地區的各類學校和不 同學生學習情況的需要,進行靈活教學。

此外,對某些難度稍大的知識點(基因連鎖與互換規律、光合作用碳代謝型別簡介、酶工程簡介等),新 大綱將之安排為選講內容,對某些需用時較長的實驗(動物激素飼餵小動物,用當地某種生物做有性雜交試驗 等),新大綱又將之列為供學生選作的內容,充分顯示出新大綱有著彈性的特點。

7.完善了教學大綱的功能和作用

教學大綱應該具有4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一是編寫教材的依據; 二是進行教學的依據;三是教學質量評估 的依據;四是考試考查的依據。舊大綱在功能和作用方面的指導性較欠全面。新大綱則對課程的考試和考查做 出了具體安排,對教學質量評估的目的和專案做出了明確要求,對教學要求層次做了說明,還對教學裝置的配 置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完善了教學大綱的功能和作用,有利於生物教學質量的提高。

學習新大綱,領會新大綱的基本精神,在教學過程中貫徹新大綱的各項要求,必然會推動高中生物教學的 改革,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