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學習貫徹高中生物教學新大綱精神生物論文

才智咖 人氣:1.64W

《全日制普通高階中學生物教學大綱(供試用)》(以下簡稱新大綱)已於1996年6月頒佈。這是與《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生物教學大綱》相銜接的大綱,具有許多新的特點。下面簡要談談筆者學習新大綱的一些認識和體會。

認真學習貫徹高中生物教學新大綱精神生物論文

1.充分體現了生物學科教學的全面育人功能

新大綱不論在指導思想上,還是在教學目的的確定、教學內容的選擇與安排等方面,都力求體現“三個面向”的精神,力求適應21世紀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高中生物教學的客觀要求,充分體現了生物學科培養全面發展的現代人的育人功能。

(1)知識內容體現基礎性、時代性、實用性,並注意了同義務教育大綱的銜接。新大綱必修部分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關於生命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的內容;二是關於生命活動本質的內容;三是生物界的發展和生物與環境的內容。這些內容是揭示生命活動基本規律的知識,是對國中生物課知識的綜合、概括和提高,是作為未來社會各類人才都必須的基礎知識,突出了基礎性的特點。

新大綱在內容選擇上體現了很強的時代性。如必修部分的“細胞的分化與衰老”、“細胞的癌變”;選修部分的“免疫知識”、“生物固氮”、“發酵工程”、“細胞工程”、“基因工程”及選修和必修部分都涉及的“生態環境的保護”等,這些內容反映了現代生物科學的新進展,帶有很濃的時代氣息。

作為基礎教育的一部分,新大綱在內容選擇上還十分重視知識內容的實用性。如必修部分的“細胞的癌變”、“植物激素的調節及其應用”、“人類遺傳病與優生”、“環境與人體健康”、“無公害綠色食品”等;選修部分的“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和免疫”、“生物固氮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細胞質遺傳及其在育種中的應用”、“地球、生物圈與人”等。這些內容與生產、日常生活和自然實際密切相關。通過這些知識的學習有利於使學生認識生物學知識在生活、生產、科學技術發展等方面的應用,獲得有利於增強體質、加強自我保健的知識。

(2)更加重視對學生科學素質的培養。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包括:科學知識、科學態度、科學方法、科學手段、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新大綱在教學目的中明確指出:“要使學生掌握生物科學的一些基本方法,具有較強的觀察、實驗、思維、自學等能力,提高科學素質。”明確了觀察、實驗、思維、自學方面的能力,提出有“較強”的能力要求。比原大綱只提出“自學”、“觀察”、“分析和解釋”的“初步能力”有更進一步的提高。在教學目標中進一步將科學素質培養目的具體化:在能力要求中提出了要求“比較熟練地掌握顯微鏡的使用”;要求“能夠運用語言、文字、圖、表正確描述所觀察到的生物體和生命現象”;要求“初步形成分析、綜合、比較、判斷和推理的能力”;要求“初步掌握基本的生物科學研究方法,並逐步確立適合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要求有“初步的研究能力和創造能力”。

在知識教育目標中增加了“使學生了解現代生物科學研究主要的新成就和發展趨勢”的要求。

在思想教育目標中增加了“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培養不斷探求新知識的精神和合作精神”的要求。

對學生科學素質培養的加強,還突出表現在增加了較多的實驗、實習的數量和型別。原大綱高中心修部分只有5個實驗、實習,新大綱增加到了24個。原大綱中的實驗大多是觀察實驗,新大綱增加了“生物組織中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質的鑑定”,“酶的高效性和專一性”,“DNA的粗提取與鑑定”,“幾種果蔬V[,c]含量的測定”等定性和定量實驗。此外,還安排了“性狀分離比例機率的模擬”,“模擬通過分子雜交鑑定人與猿間的`親緣關係”等模擬實驗,特別是增加了“植物的向性和感應性現象的實驗設計和觀察”,“設計並製作小生態瓶,觀察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根據當地農業生產情況,設計一個農業生態系統”等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的專案。

實驗數量的增加,使學生具有更多的動手操作、進行實驗的機會,實驗型別的豐富可使學生接觸到更多的生命科學實驗、研究方法,因而有利於培養其科學素質。

(3)更加明確了思想教育要求。原大綱思想教育要求只提到辯證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兩方面。新大綱在教學目的中增加了“幫助學生逐步建立科學世界觀,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要求;在教學目標中提出了“初步形成生物進化觀點和生態觀點,逐步建立科學的世界觀”,“懂得愛護自然界的生物,認識保護生物資源的重要性,形成環境保護意識”,“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培養不斷探求新知識的精神和合作精神”等要求。

大綱還把“提高身體心理素質”作為教學目的明確提出,在教學目標中提出要“促使生理和心理健康”,在“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中”提出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行為習慣和心理素質。”

這些要求一方面結合了生物學科的特點,另一方面體現了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的思想素質要求。不僅要求學生形成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能夠熱愛祖國,熱愛家鄉,而且能夠對於生物界、生物科學、大自然和生態以及人類社會普通存在的資源開發、人口控制、環境保護等重大問題有正確科學的觀點,形成高尚的品質和情操,在未來社會的激烈競爭中,能夠具有創新和合作進取精神,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行為習慣和心理素質。

大綱還在“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中對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提出了要求。要求“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要素,做到教書育人。在教學中要做到潛移默化,寓德於教。”“要堅持教學的科學性和思想性相統一,增強思想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出了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對學生進行生態學觀點和環境保護意識的教育及生物進化觀的教育,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價值觀,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行為習慣和心理素質等的方法和途徑。

2.充分體現了“指導”的職能

大綱是指導教學的綱領性檔案,是編寫教材的依據、教學的依據、評估教學的依據和考試的依據。新大綱不僅明確了教學的知識點,而且提出了3個層次的教學要求,即“瞭解”、“理解”、“掌握”,並且在附錄中對3個層次的要求作了明確的說明。同樣,大綱在學生實驗、實習方面也提出了“初步學會”、“學會”2個層次的要求,對這2個層次的涵義作了明確的界定。從而能更好地發揮大綱的4個依據作用。尤其是可以克服教師在教學、教學評估及考試中的主觀隨意性,保證教學質量。

大綱首次對“考試、考查、教學評估”以及“教學裝置”提出了明確要求。規定必修課的考試,第一學期由學校進行;第二學期屬會考性質的水平考試,要求學生能達到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考試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安排。選修課的考試由各校安排,一般每學期一次。大綱對生物實驗考查也提出了要求。大綱還對教學評估提出了要求,提出了教學評估的目的,明確了課堂教學評估及實驗教學評估的主要專案。課堂教學評估包括:目的要求;教學內容;教學結構;方法、手段;教學效果。實驗教學評估專案包括:目的要求;教材用具;實驗操作;實驗效果;實驗開設率等。

大綱在“教學裝置”中提出,要“配備各項有關實驗裝置,使之達到國家教委制訂的高中生物教學大綱和教學儀器配備目錄規定的要求”,要保證按質按量完成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觀察、實驗、探究、實習、演示等教學活動。

此外,大綱還對生物教師、實驗員及學校在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裝置,合理和科學地管理、使用現有裝置上提出了要求。

大綱是指導教學的綱領性檔案,它的這些規定,充分體現了其“指導”職能,有利於保證教學的到位,保證實驗、實習的質量,對提高高中生物教學質量具有重大的意義。

3.體現了統一性和靈活性

大綱作為一種指導教學的綱領性檔案,為保證教學質量,必須有其統一的要求。大綱提出的教學目的、教學目標要求,是通過教學必須達到的,大綱規定的課時安排必須執行,大綱規定的基本教學內容範圍及深度也是教學的基本依據,這是大綱的統一性。與原大綱相比,新大綱教學目的要求、教學目標明確具體,特別是對各知識點和學生實驗、實習提出了不同層次的統一要求,減少了教師教學中的隨意性。但是,我國幅員遼闊,地區間、學校間差異較大,從適應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需要來看,在保證達到基本教學要求的前提下,應有一定的靈活性。新大綱的靈活性體現在:一是對知識點的敘述較為概括,如生物體的基本特徵,原大綱中列出了“細胞結構、新陳代謝、生長現象、應激性、生殖和發育、遺傳和變異、生物與環境的相互影響”等,新大綱只列“生物的基本特徵”,不再列出特徵的具體內容。又如,染色體變異,原大綱中列出了“染色體數目變異,染色體組的概念,二倍體、單倍體、多倍體的概念,人工誘導多倍體在育種上的應用”等細目,新大綱只列出“染色體變異”,對具體的內容不作過細、過死的規定。

新大綱的靈活性還表現在有些知識內容和學生實驗、實習專案是作為選講、選做列出的。如“基因的連鎖和互換規律”、“光合作用的碳代謝型別簡介”、“生物固氮過程簡介”、“酶工程簡介”等都是選講內容;“影響酶活性的實驗”、“ATP的生理作用”、“動物激素飼餵小動物的實驗”、“用當地某種生物做有性雜交實驗”、“調查人群中的遺傳病”、“自生固氮菌的分離”、“學習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等實驗、實習專案都列作選做。

此外,大綱還安排了10課時的地方教材和機動時間。要求“在教學中要注意因地制宜,聯絡本地區的生物種類和經濟發展等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同時,要認真完成生物課鄉土教材的教學任務。”鄉土教材的教學要求,為各地因地制宜,選擇教學內容創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