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竹簡《文子》中道與德的關係看早期儒道關係

才智咖 人氣:1.04W
從竹簡《文子》中道與德的關係看早期儒道關係
摘要學界對於儒家和道家關係的重新認識,不應該始於郭店楚簡的出土。在定州竹簡《文子》中就已經有了可以證明這種“儒道相謀”關係的蛛絲馬跡。本文通過對竹簡《文子》中“道”與“德”兩個重要概念及其之間的關係的,認為“德”是早期儒道之間相互聯絡的結合點。
關鍵詞“道”“德”“道德”儒道關係

儒家和道家都是先秦時期重要的思想流派,對於二者之間的關係,在郭店楚簡出土以前,學術界基本上都認為是對立的。但“古來新學問之起,大都由於新發現。”[㈠]郭店楚簡的出土使人們的認識發生了很大變化,開始探索儒家和道家的某些聯絡。但筆者以為,學者們對於儒家和道家的這種聯絡的認識,不應該由郭店楚簡開始。其實早在1973年河北定縣(今定州市)所出土的竹簡《文子》中,就已經有了可以證明這種“儒道相謀”關係的蛛絲馬跡。以下筆者就以竹簡《文子》中的兩個重要概念:“道”與“德”及其關係為例說明之,並求教於方家。

(一)

《文子》之始成書,實際上是為《老子》思想作進一步闡發。《老子》的基本思想是“道”,這也是竹簡《文子》的核心。在竹簡《文子》中,出現次數最多的字,首推“道”。據筆者粗略統計,在竹簡《文子》總共277枚竹簡、2790字中,共有73枚竹簡的簡文中有“道”字87處,而且貫穿始終。由此可見“道”在竹簡《文子》思想體系中的重要性。若仔細看來,則竹簡《文子》的道論可以包括以下三個層次:
1、天道
天道是竹簡《文子》中一個基本的概念,是竹簡《文子》道論體系的基礎。竹簡中記載了文子和平王之間的一段對話:

……[道。”平]王曰:“請問天道?”文[子曰:“天之(2119)[㈡]……║□,天之道何如?”文子曰:“難言於天□(1184)……□,故天刑(形)其物各不同,能[文]其□(2371)……胡象於天道?”文子曰:“天之道,高(0585)……大者,損有損之;持高者,下有下之。(0926)……□曰:“何謂損有損之,下有下之?”文(0813)□曰:“[此]不生而喜□,不□[而□,](0822)……║道。”平王曰:“此天道也。(0887)……[乎是。”平]王曰:“吾不能盡[學道,能□學人],(2470)……法天道。”平王曰:“人法天道奈何?”(0689)……

以上所引簡文在今本《文子》中沒有對應的文字,為佚文。但這段文字的重要性卻不能忽視。當平王向文子請教天道時,文子認為很難講(“難言於天□”),因為天道是抽象的,無法說出它的形狀,而且事物的規律也因物而異,很難描述(“故天刑(形)其物各不同”)。平王請文子描述時,文子籠統地概括為“高”和“大”。“高”說明天道與具體的人事有很遠的距離,“大”則說明了天道對人事的重要。天道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規律,不因人事的變化而喜怒無常(“不生而喜□,不□[而□,]”),而只是發揮其規律性的作用。因此,人必須按照天道來辦事,是謂“法天道”。至於如何做法,則因人而異,因為“道之於人也,亦有所不□”(2439)[㈢]。對於君王與下民來說,也就有不同的做法。
2、王道
王道是君主治理國家和人民的工具,其涵義也有深淺之別。深層次的王道即以君主為首的統治者治國的理論,淺層次的王道則指對於理論的具體實施,即以理論為基礎的實踐。不管是在深層次上,還是在淺層次上,王道都是文子道論的屬性的重要體現。
在竹簡《文子》中,文子用了很大的篇幅來論述君主推行王道的重要性:

子有道,則天下皆服,長有(0590)□社稷。公侯(0629)……道,則人民和陸(睦),長有其國。士[庶有□],(2218)身,葆其親,必[㈣]強大,有道則不戰(0619)□。弱小有道,則[不諍得識。舉事有](2462)……則功成得福。是以君臣之間有道,則(0625)……[間有道,則]慈孝。士[庶有道,則](2445)之,通之於人也,(1179)□□小行之小得福,大行之[大得福]。(0937)……則帝王之功成矣。故帝者,天下之(0929)……者,天住也,天下不適不住,[□□](0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