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的經濟學分析

才智咖 人氣:3.06W
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的經濟學分析
    【摘 要】高校畢業生是富於創造性的群體,是國家重要的人力資源。但現實情況是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矛盾日益突出,越來越多的畢業生不得不面對日益競爭殘酷的就業市場,高校畢業生就業難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懷疑大學生的價值。本文從經濟學角度當今畢業生就業市場中的現象進行分析,並提出建議。
  【關鍵詞】高校畢業生 就業市場 經濟學分析
  
  一、導言
  
  在勞動力資源中,高校畢業生是富於創造性的群體,是國家重要的人力資源。但現實情況是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矛盾日益突出,大學生供不應求的局面已不存在,越來越多的畢業生不得不面對日益競爭殘酷的就業市場,高校畢業生就業難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懷疑大學生的價值。本文從經濟學角度當今畢業生就業市場中的現象進行分析,並提出建議。
  
  二、就業市場中的各類現象的經濟學分析
  
  1.均衡狀態模型的建立
  均衡狀態,是指經濟中各種對立的、變動著的力量處於一種力量相當、相對穩定、不再變動的狀態。靜態均衡分析抽象掉時間因素,變數的調整是瞬間完成的,其調整時間為零。勞動力市場靜態均衡的形成決定均衡工資和均衡就業量,是通過勞動力需求雙方在競爭中自發形成的,不受外力影響干擾。
  根據國家統計局年度統計公報有關資料表明,全國高校本專科畢業生數量從2002年的134萬人增長到2007年的448萬人,同時期研究生教育畢業生從8.1萬人增長到31萬人。畢業生數量在5年間增長了三倍多。而與此同時,勞動力市場對畢業生的需求則保持相對平穩或略有增長。畢業生數量增幅明顯高於社會需求的增幅,這點已經成為公認的事實。
 
  (1)基本狀態描述
  由於影響勞動力供給和需求的市場因素極為複雜,完全揭示它們對供求的影響並不容易,在此假設其他條件不變,僅設定市場工資率是影響供求的.唯一因素,則供給S和需求D都是工資率的函式。
  圖中,橫軸代表就業L,縱軸代表工資率W,D為企業需求畢業生曲線,S為畢業生供給曲線。當工資率為We時,以We作為供給價格的勞動力供給的決策主體能夠實現就業,以We作為需求價格的企業能夠僱用到所需勞動力,此時,供給的決策主體獲得最大效用;需求方滿足勞動的邊際產品價值等於工資,形成一種相對靜止、穩定的狀態。此時,E為均衡點,由此形成的We和L為均衡工資率和均衡就業量。
  (2)彈性大小的確定
  勞動力需求量(供給量)變動對工資率變動的反應靈敏程度稱為需求(供給)的工資彈性,簡稱需求(供給)彈性。勞動力需求量與工資率呈反向關係,因此需求彈性為負。勞動力供給量與工資率呈正向關係,其為正值。 由於勞動力需求曲線都是在同一市場上無數企業需求曲線的疊加,有的企業對畢業生需求多,有的需求少,因此疊加後其曲線較為平緩。   2.經濟學分析
  (1)起薪點下降
  勞動力需求D與勞動力供給S共同決定均衡工資We,均衡就業量為L。在工資率不變條件下,其他因素的制約變化會引起勞動力供給變動,表現為供給曲線的位移。
  現假定當前的畢業生就業市場是基本均衡的。由於受到高校連年擴招的影響,使得畢業生數量大幅度增加,勞動力供給曲線向右發生移動。但由於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需求並無大幅度增加,表現為基本穩定,因此,假定需求不發生變化。此時,均衡工資We已經不再是均衡的了,在We水平下,勞動力供給大於勞動力需求,在需求和供給的作用下,特別是對就業機會的競爭條件下,會導致工資率W從We開始下降,在D和S1相交的E1點供求重新處於均衡,A點沿曲線S1向左下,E點沿需求曲線向右下運動,供求的運動趨向於均衡點E1形成新的均衡。由此,新的工資W1小於We,表現為起薪點的下降。
  (2)就業率基本穩定下的就業量增加
  在均衡工資率下降過程中,均衡就業量也從L變動到L1,均衡就業量得到了增加。顯然,勞動力需求曲線不變,供給曲線右移,均衡工資率下降,均衡就業量增加。雖然面臨社會就業形勢嚴峻和擴招帶來畢業生人數大增的雙重挑戰,“十五”期間,中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率仍穩定在70%以上。2005年教育部最新統計資料顯示,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在72.6%。應該看到,在畢業生數量不斷擴大的情況下,畢業生就業數量得到了一定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