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才智咖 人氣:2.7W
試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論文關鍵詞: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核算
  論文提要:
本文闡述固定資產減值的內涵及背景,對固定資產減值的會計核算問題進行分析,得出結論:企業合理規避固定資產減值的會計核算問題是完善我國固定資產減值會計的關鍵。
  
  固定資產是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而持有的,使用壽命超過一個會計年度的有形資產。固定資產是企業重要的生產力要素之一,是企業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是企業產生效益的源泉,固定資產的結構、狀況、管理水平等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競爭力,關係到企業的發展。由於企業經營的變化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或者企業經營管理不善等原因,往往導致固定資產創造未來利益的能力大大下降,使得固定資產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即發生固定資產減值。如果對於已經發生的固定資產減值不加以確認,必將導致固定資產價值的虛誇,粉飾企業經營業績,導致會計資訊失真。
  
  一、固定資產減值的內涵
  
  固定資產減值是指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固定資產可收回金額是指其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淨額與固定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者之間較高者。其中,處置費用包括與資產處置有關的費用、相關稅費、搬運費以及為使資產達到可銷售狀態所發生的直接費用等。
  
  二、減值的跡象和測試
  

  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應當判斷固定資產是否存在可能發生減值的跡象,主要從外部資訊來源和內部資訊來源兩個方面來判斷:
  (一)外部資訊來源
  1、資產市價在當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顯高於因時間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預計的下跌;
  2、企業經營所處的經濟、技術或者法律等環境以及資產所處的在當期或者將在近期發生重大變化,從而對企業產生不利影響;
  3、市場利率或者其他市場報酬率在當期已經提高,從而影響企業計算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率,導致資產可收回金額大幅度降低等。
  (二)內部資訊來源
  1、有證據表明資產已經陳舊過時或者其實體已經損壞;
  2、資產已經或者將被閒置、終止使用或者計劃提前處置;
  3、企業內部報告證據表明資產的經濟績效已經低於或者將低於預期。如果有確鑿證據表明資產存在減值跡象的,應當進行減值測試,估計資產的可收回金額。
  
  三、固定資產減值的會計處理
  
  固定資產發生減值後,企業應當將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可收回金額,減記的金額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固定資產減值損失確認後,該固定資產的折舊額應在未來期間進行調整,減值後的總折舊額為固定資產可收回金額與預計淨殘值的差,企業將該折舊額在固定資產的剩餘使用年限內按選用的折舊方法繼續計提折舊。固定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通常屬於永久性減值,在以後的會計期間,該減值準備就不得轉回。
  
  四、固定資產減值後涉及的納稅調整
  
  按照稅法規定,企業所得稅前允許扣除的專案,必須遵循真實發生的據實扣除原則。企業按會計準則的規定對當期固定資產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的部分計提了固定資產減值準備,這隻表明該固定資產給企業帶來的經濟利益已經下降,該部分減值損失按會計準則規定計入當期損益。但是,稅法規定認為,該項固定資產並未實際發生損失,會計上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並不足以作為認定為實際損失的依據,只有在按照稅法標準認定該固定資產實際發生損失時,其損失金額才能從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會計上確認了固定資產減值損失後,企業在進行所得稅處理時,通常會涉及納稅調整。
  (一)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當期的納稅調整。首先,企業在計算當期應納稅所得額時,應當在當期會計利潤總額的基礎上加上當期因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而計入損益的金額,調整為當期應納稅所得額,以該應納稅所得額和適用的所得稅率(假設不涉及其他納稅調整專案)計算當期的所得稅費用和應交所得稅。其次,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後,當期末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將低於計稅基礎(假設會計與法規對該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折舊年限、預計淨殘值均一致),由此產生可抵減暫時性差異,企業應確認由此形成的遞延所得稅資產並衝減所得稅費用。
  (二)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以後各期的納稅調整
  首先,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的以後各期,會計上確認的每期折舊額低於稅法折舊額,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應在當期會計利潤總額的基礎上減去會計因計提減值準備而少提的折舊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