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慢性淺表性胃炎臨床治療

才智咖 人氣:1.75W

摘要:慢性胃炎係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種慢性胃粘膜炎性病變,是一種常見病,也是部隊多發病之一,其發病率在各種胃病中居首位。慢性胃炎常有一定程度的萎縮(粘膜喪失功能)和化生,常累及賁門,伴有G細胞喪失和胃泌素分泌減少,也可累及胃體,伴有泌酸腺的喪失,導致胃酸,胃蛋白酶和內源性因子的減少。慢性胃炎通常按其組織學變化和解剖部位加以分類,近年來還參照免疫學的改變,1982年在重慶召開的慢性胃炎會議擬訂了慢性胃炎的簡略分類: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肥厚性胃炎。作為慢性胃炎的'一種,淺表性胃炎的病變輕微,以胃小凹之間的固有膜內有炎性細胞浸潤為特徵。固有膜常見水腫、充血,甚至出血壞死,但病變不涉及粘膜肌層;而慢性萎縮性胃炎除見慢性淺表性胃炎的病變外,病損還涉及腺體,使腺體萎縮,數目減少,粘膜肌層常見增厚。由於腺體萎縮或消失,胃粘膜有不同程度的變薄。

探討慢性淺表性胃炎臨床治療

關鍵詞: 胃炎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治療


1 病因
1.1幽門螺旋菌(HP)感染
現在已經明確慢性胃炎的90%是有HP感染引起的,有人將其稱為HP相關胃炎。HP為革蘭陰性微需氧菌。其致病機制為HP產生的多種酶,分泌的細胞毒素和HP抗體造成的自身免疫損傷所致。
1.2物理與化學因素
刺激性食物和藥物,長期服用對胃粘膜有強烈刺激的飲食及藥物,如濃茶、烈酒、咖啡、辛辣或水楊酸鹽類藥物,或粗糙食物咀嚼不充分,粗糙食物反覆損傷胃粘膜、或過度吸菸,菸草酸直接作用於胃粘膜所致。
1.3免疫因素
免疫功能的改變在慢性胃炎的發病上已普遍受到重視,萎縮性胃炎,特別是胃體胃炎患者的血液、胃液或在萎縮粘膜內可找到壁細胞抗體;胃萎縮伴惡性貧血患者血液中發現有內因子抗體,說明自身免疫反應可能是某些慢性胃炎的有關病因。
1.4其它
急性胃炎的遺患,急性胃炎如治療不當,胃粘膜病變持久不愈或反覆發作,均可形成慢性胃炎。精神因素,過度的精神刺激、憂鬱以及其它精神因素反覆作用於大腦皮質,造成大腦皮質功能失調,導致胃壁血管的痙攣性收縮,胃粘膜發生炎症或潰瘍。胃粘膜長期淤血缺氧。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門脈高壓症的病人,胃粘膜長期處於淤血、缺氧,引起營養障礙導致胃炎。胃酸缺乏,細菌容易在胃內繁殖,也可造成慢性胃炎。
2 診斷
2.1臨床表現
慢性胃炎的症狀無特異性,有上腹不適、飽脹、鈍痛、燒灼痛,無明顯節律性,一般進食後較重。其次 3 治療
3.1慢性淺表性胃炎目前尚無特殊治療方法,一般主張無症狀者不需要治療。避免引起急性胃炎的因素,如戒除菸酒,避免服用對胃粘膜有刺激性的食物及藥品如非甾體類消炎藥物等。飲食方面長期注意調攝,可使胃炎趨於痊癒,飲食規律,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食物宜軟,易消化,避免過硬、過酸、過於辛辣和過冷過熱飲食。抗HP治療可給予枸櫞酸鉍鉀,甲硝唑等予以治療。對於消化不良患者可給予胃粘膜保護劑,腹脹、噁心、嘔吐患者給予胃腸動力藥,如多潘立酮或西沙必利,胃酸缺乏或無酸者可給予1%稀鹽酸或胃蛋白酶合劑,伴有消化不良者可加用胰酶片、多酶片等助消化藥。胃粘膜活檢發現幽門螺桿菌者加服抗菌素,如鏈黴素、四環素、土黴素、慶大黴素、痢特靈、卡那黴素、新黴素等。猴頭菌片含多糖、多肽類物質可以應用,也可用生胃酮。膽汁反流明顯者可用胃復安和嗎叮啉以增強胃竇部蠕動,減少膽汁反流。消膽胺、硫糖鋁可與膽汁酸結合、減輕症狀。缺鐵性貧血患者可口服硫酸亞鐵或肌注右旋糖酐鐵。中藥治療可以應用黃芪、丹蔘、赤芍、炙甘草等藥物增加胃粘膜血流量,調氣活血。中成藥一般選用胃康靈,保和丸,山楂丸,香砂養胃丸等進行治療。
4 預防
保持精神愉快,精神抑鬱或過度緊張和疲勞,容易造成幽門括約肌功能紊亂,膽汁返流而發生慢性胃炎。菸草中的有害成分能促使胃酸分泌增加,對胃粘膜產生有害的刺激作用,過量吸菸會引起膽汁返流。過量飲酒或長期飲用烈性酒能使胃粘膜充血、水腫、甚至糜爛,慢性胃炎發生率明顯增高。應戒菸忌酒。慎用、忌用對胃粘膜有損傷的藥物。此類藥物長期濫用會使胃粘膜受到損傷,從而引起慢性胃炎及潰瘍。積極治療口咽部感染灶,勿將痰液、鼻涕等帶菌分泌物吞嚥入胃導致慢性胃炎。過酸、過辣等刺激性食物及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應儘量避免,飲食時要細嚼慢嚥,使食物充分與唾液混合,有利於消化和減少胃部的刺激。是食慾不振、噯氣、噁心、泛酸。有胃粘膜糜爛者可出現黑便和嘔血,體徵多不明顯,有時上腹部有輕壓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