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英語課外閱讀,培養學生理解能力論文

才智咖 人氣:2.9W

英語閱讀是學生獲取英語知識和培養自己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一種有效手段,即通過閱讀來獲取和吸收英語書面資訊,提高書面交際的能力。一般來說,培養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有兩個途徑:一是通過課堂閱讀教學;二是通過廣泛的課外閱讀活動。課外閱讀是指在教師的指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發揮的前提下,學生自主的英語閱瀆實踐活動。英語課外閱讀與課堂閱讀教學既有區別,又有聯絡,二者在培養目標上是完全一致的。作為課堂閱讀教學的繼續和延伸,英語課外閱讀屬於泛讀,是鞏固課堂閱讀教學成果、培養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必不可少的環節。

開展英語課外閱讀,培養學生理解能力論文

那麼,如何在搞好課堂閱讀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基礎上,使不同程度的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都得到提高呢?研究發現,學生在教師科學指導下進行的自主廣泛的課外閱讀,可以從根本上確立閱讀活動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養成和提高是一個長期自主的實踐過程,但並不意味著它是盲目的和自發的閱讀活動,更不意味著教師角色的缺失。當學生弄清了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和大學聯考的關係,產生了進行閱讀的願望時,教師應該及時指導學生閱讀的方法和步驟。

第一步,充分利用課堂閱讀教學的示範功能,在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下,對學生進行科學閱讀方法的示範和引導。教師可以先從文章體裁和題材入手,分類指導,強化學生對某類體裁和題材文章特點的認識,然後設定具體閱讀任務。學生在完成閱讀任務的過程中,逐漸學會明確閱讀重點,養成先總體後部分;先解決文章主題的問題,再解決具體事實的問題;從一般到具體,再從具體例項總結體會一般規律;由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指導的科學有效的閱讀方法。要使學生了解並體會到閱讀某類文章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增強閱讀活動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為下一步自主獨立的閱讀活動做好準備。

第二步,將課堂閱讀教學延伸至課外閱讀。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課餘時間積極進行英語閱讀活動,在實際閱讀活動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並最終通過自身的努力解決問題,提高查閱、篩選資訊的能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那麼,如何開始閱讀理解活動呢?在選擇課外閱讀的材料時,教師要切忌包辦代替,搞“一刀切”,把教師自己選擇的材料強加給學生閱讀。

否則,課外閱讀便成了課堂閱讀教學的翻版,只會挫傷一部分學生的'積極性,特別是閱讀理解水平較低的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積極性。因為教師選擇的閱讀材料能適合大部分學生的水平就不錯了,不可能適合每一個學生,而學生自己對什麼內容感興趣,哪些能讀懂,哪些讀不懂是非常清楚的。課外閱讀區別於課堂閱讀教學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要充分尊重學生選擇閱讀材料的自主權。要知道,如果不能吸引所有不同程度的學生都積極參與進來,課外閱讀就不可能長久開展下去。當然,教師有必要給學生提出建議,介紹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材料。

開始階段,選擇的材料不要太難,可先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貼近生活的材料,從學校、家庭生活等題材,逐漸擴大到旅遊、環保、植物、動物、社會、經濟、科普等內容的文章,題材越廣泛越好。體裁方面,一般應遵循從記敘文到應用文,再到說明文和議論文的順序。當然也可以按文章題材和體裁等分類閱讀,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對於生詞太多,難以理解的材料可暫時放一下,繼續去找適合自己的文章來閱讀。目前,可以把手頭一些以閱讀理解題目出現的短文作為課外閱讀的材料,只是先不要理會後面的那些題目。社會的發展為我們的課外閱讀活動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因特網、各種英語報刊等為我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的閱讀資源。隨著閱讀活動的不斷深入和閱讀能力的提高,原來理解不了的材料過些時間可能就能讀懂了,不必擔心一時會丟掉什麼。

學生應養成天天閱讀的習慣,每天至少讀一篇,長期堅持下去。讀後寫文章概要或提綱,可以鞏固閱讀成果。概要不宜太長,字數100—150字。建議讀寫所用時間控制在15分鐘之內,學生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寫概要時應特別注意忠實於原文,不另起爐灶寫成讀後感。應遵循“先易後難”、“先學習,後模仿”的原則,開始可抄寫原文中現成的、能夠體現文章基本內容的主題句。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就可以試著縮寫、改寫原句,直到自己組織句子,概括總結文段的主要內容、中心思想、作者態度等。這一過程應自然過渡,不能急於求成。

實際操作中,許多學生在堅持一段時間之後,就往往只想讀文章,不願意再寫概要了。他們會說:“讀懂文章就行了。”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及時與學生交換意見,使他們認識到寫概要對培養自己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重要作用,並隨時加以督促,鼓勵學生堅持下去。使學生樹立堅定不移的信心,保持耐心和恆心,是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