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護理畢業論文

才智咖 人氣:3.23W

隨著現代生活的改善,許多人都出現了糖尿病的情況,糖尿病對我們的生活也確實是帶來了比較大的影響,我們看看下面的糖尿病的護理畢業論文吧!

糖尿病的護理畢業論文

糖尿病的護理畢業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糖尿病病足的臨床護理方法。方法2012年5月以來,我院共收治糖尿病患者100例,其中25例合併糖尿病病足,通過對25例患者的臨床護理方法進行總結分析。結果25例患者在有效積極的護理下,病情未進一步發展,患者的生存質量得到了大大提高。結論臨床治療對糖尿病的治療固然重要,結合有效的臨床護理更能抑制病情的發展。

【關鍵詞】糖尿病病足;臨床護理;效果分析

糖尿病病足是糖尿病的常見併發症,主要是由於糖尿病造成血管病變以及神經病變和感染因素,導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組織破壞的一種較為嚴重的病變,嚴重威脅糖尿病患者的身體健康,給患者的及其家庭社會造成一定的影響與負擔[1]。2012年5月以來,我院共收治糖尿病患者100例,其中25例合併糖尿病病足,通過對25例患者的臨床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論述如下。

1臨床資料

2012年5月以來,我院共收治糖尿病患者100例,其中25例合併糖尿病病足。其中男12例,女13例,年齡45-65歲,平均年齡55歲。病程1-10年,平均5年。其中出現面板表面潰瘍,但無感染的患者10例,出現穿透性潰瘍併合並軟組織感染,但是無骨髓或深部膿腫的患者10例,深部潰瘍影響到骨組織的5例。

2臨床護理

2.1一般護理在患者糖尿病確診後,首先積極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同時控制患者的高血脂以及各種原因導致的早期動脈硬化,將預防糖尿病病足作為一項長期的任務。定期測量患者的體重,觀察患者的飲食量、尿液的顏色以及氣味。觀察患者的面板顏色,特別是雙足,檢查雙足是否有發紅、發熱或發涼的症狀。同時囑咐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每天用溫水洗腳,保持足部的衛生。

2.2對症護理對於多飲多食的患者,結合患者的病情,嚴格制定飲食規定,對於患者出現飢餓比較明顯的症狀,非低血糖造成的,可以適當給予少量粗纖維食物進行充飢;對於多尿患者,便後要注意保持清潔,預防感染;對於合併慢性病的患者如:高血壓、冠心病等,囑咐患者一定要臥床休息,低鹽低脂飲食,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患者住院期間,準備好一切急救物品,發現異常立即報告給上級醫師,做相應處理。對於出現酮症酸中毒的患者,主要表現為精神狀況欠佳,極度口渴嗜睡以及呼吸加深加快症狀時,護士應立即做好血糖以及血生化等輔助檢查,迅速建立靜脈通道,小劑量靜脈注射胰島素,大量補液,糾正患者的水電解質以及酸鹼平衡失調等[2]。

2.3患肢護理將患肢抬高,高度一般在30度左右,這樣利於患者的肢體靜脈迴流,預防下肢出現水腫,重點注意足跟以及踝關節處,用支撐墊將其墊高,預防長時間壓造成褥瘡,對於出現軟組織感染的患者,可在給予抗生素治療的基礎上,給予適當的外用抗菌藥液進行外洗,同時給予患者進行烤電;對於合併有骨感染的患者,一定要住院治療,定時檢查患者的血細胞計數,配合臨床醫師應用有效的抗菌治療。囑咐患者及其家屬每天做必要的被動鍛鍊,預防因長時間不運動造成的廢用性萎縮,但是一定要掌握好時間,避免長時間運動。對於症狀較輕的患者,避免穿緊口的襪子,造成血液迴圈障礙;傷口用藥處理:患者足部出現感染的創面應每天換藥,可根據濃汁培養情況區域性選用鳴敏感抗生素,如慶大黴素、雙黃連、呋喃坦啶等。創面感染嚴重有腐肉膿汁時應切開引流或徹底清創。創面常規消毒後用生理鹽水或呋喃西林液沖洗,區域性用紅外線燈照射消毒,促進創口肉芽生長。

2.4心理護理本病病程時間較長,治癒困難,患者常常出現焦慮、煩躁以及抑鬱的情緒,對治療缺乏信心,或對於自己的病症報無所謂的態度放棄治療。在此護理人員一定要關心體貼患者,多與患者進行心理溝通,使病人能堅持正確的治療和飲食方法,樹立信心,調動其積極性,同時,不可忽視家屬的工作,要求家屬理解病人,從各方面幫助病人,使病人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3討論

糖尿病病足是糖尿病的常見併發症,主要是由於糖尿病造成血管病變以及神經病變和感染因素,導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組織破壞的一種較為嚴重的病變,嚴重威脅糖尿病患者的身體健康,給患者及其家庭社會造成一定的影響與負擔。其發病原因主要是[3]:神經病病變:感覺、運動和自主神經病變;②血管病變;③迴圈障礙;④免疫障礙;⑤面板中促進面板生長的胰島素生長因子-1(IGF-1)減少。其中主要是神經和血管病變。其主要臨床表現為:依據患者的症狀以及體徵嚴重程度不一樣而不同,對於較輕的患者,主要表現為足部輕度疼痛,中度患者出現較深的穿透性潰瘍併合並軟組織感染,最為嚴重的'患者在潰瘍的同時合併有軟組織膿腫,骨組織病變以及壞疽。其常見的誘發因素為:因為腳趾間的面板瘙癢抓撓面板,水泡出現潰爛、燙傷等,損傷碰擦傷或鞋子的磨損傷。主要的危險因素為,年齡在40歲以上的患者,糖尿病病程較長,一般在10年以上,男性;吸菸較為嚴重,末梢神經感覺喪失或末梢動脈波動減弱;足畸形;血糖未加控制以及合併心腦血管疾病,合併周圍神經病變;老年獨居的患者,自我保護意識較差的患者[4]。

總之,糖尿病病足的預防與控制是一項長期的任務,一旦患者出現病足,在護理上一定要細心,預防感染以及其他併發症的發生。最為嚴重的是骨感染,如處理不及時容易造成敗血症或骨髓炎等,這就需要臨床護理人員的耐心細緻的護理以及與臨床醫生的積極溝通,只有這樣才能避免糖尿病病足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傅東波,沈怡諤,丁永明,等.上海慢病自我管理專案對自我效能的影響評價[J].中國健康教育,2003,19(10):740-742.

[2]張金慧,呂陽梅,於小蓉.從不良血糖控制史看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中國健康教育,2002,18(10):618-620.

[3]宋燕,嚴伯正.社群2型糖尿病患者強化管理前後綜合指標達標狀況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08,11(5):769.

[4]周芳芳.如何指導糖尿病患者家屬參與對患者的管理[J].中華現代臨床護理學雜誌,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