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文化化與中小企業應對措施

才智咖 人氣:3.27W
經濟文化化與中小企業應對措施
[摘 要] 經濟文化化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趨勢,它對中小企業既是挑戰,也有機遇,能對中小企業產生重要而積極的影響。中小企業只有順應經濟文化化潮流,置進先進治理理念,提升企業運作水平;強化特色文化,增強吸引力;弘揚先進文化,保持持久上風;建立學習型企業,形成學習文化;打造品牌文化,進步文化附加值,才能更加生機勃勃。
  [關鍵詞] 經濟文化化;中小企業;影響;對策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1]這一科學論斷表明,文化與經濟的相互交融、相互促進,經濟文化化、文化經濟化在當今時代表現得非常突出。隨著經濟文化化的快速發展,中小企業應當強化對經濟文化化重要性的熟悉,並採取措施使中小企業在競爭中走向持續發展。
  
  一、經濟文化化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趨勢
  經濟文化是指在經濟活動中所形成的較穩定的信念、價值觀和行為規範,它反映了經濟中的文化含量,包括企業在經營活動中形成的治理文化、產品文化、服務文化、品牌文化、經營理念、價值觀念、社會責任、經營形象等。經濟文化化是經濟執行過程中文化含量迅速提升、文化要素佔有越來越重要地位的過程和趨勢。在世界經濟和文化發展中,經濟文化化是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
  (一)從縱向來看,在經濟發展歷程中,經濟中的文化內涵有不斷髮展並迅速提升的趨勢。迄今為止,人類社會經歷了農業經濟、產業經濟和知識經濟的文明發展階段,在人類文明不同發展階段,起核心作用的要素是不一樣的:農業經濟階段是自然力,產業經濟階段是資本和大機器,知識經濟階段則是人文精神和知識、技術的有機結合。因此,在知識經濟階段,文化因素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人們應當適應現代經濟的發展,自覺進行經濟文化建設,推動社會的前進。從人們消費需求的歷史變化來看,在歷史發展的程序中,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進步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長,人們越來越重視產品的文化屬性和文化個性,精神消費在消費結構中的比重也越來越大。根據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人們一般先滿足最基本的低階需要,再滿足較高層次的需要,低層次的需要主要由物質來滿足,高階的需要則主要由精神來滿足。社會發展到知識經濟時代,隨著物質生活的改善,人們的文化需求和心理需要會變得越來越突出,所以,堅固耐用不一定是吸引人們購買的主要因素,企業的形象、商品的文化含量等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消費行為。
  (二)從橫向來看,隨著技術普及和技術水平的進步,產品同質化趨勢越來越明顯,文化因素成了企業競爭的關鍵。在買方市場中,由於產品處於供大於求的局面,消費者處於交易活動的主導地位,購買產品有了較大的選擇權,在經濟活動中,誰能贏得顧客,誰就贏得了市場。隨著技術水平、工藝水平的進步,企業之間在產品生產上的“無差別化”時代已初露端倪,企業要靠生產出更高質量的商品來甩開其他企業已越來越不輕易,由於在高技術社會中,生產高質量產品已不是一件難事。因此,在產品同質化的時代裡,文化是最能體現企業和產品特色的東西。隨著人文精神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率愈來愈大,產品中的文化含量不斷豐富,生產、流通、分配、消費過程中愈來愈多地被注進文化的理念和內涵。所以,在當今社會,企業要取得競爭中的比較上風,就必須注重經濟文化建設,經濟文化化是當今時代不可避免的現象。
  
  二、經濟文化化對中小企業的積極影響
  經濟文化化對中小企業來講既是挑戰,也有機遇。與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文化建設基礎相對薄弱,發展相對緩慢,但是,經濟文化化的快速發展為中小企業發展帶來了重要機遇,捉住機遇將對中小企業產生深遠而積極的影響。這種積極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經濟文化化有助於員工文化素質的進步。在經濟文化化的背景下,企業取勝關鍵因素之一是發揮文化的獨特上風。文化最大的功能在於對人的改造,進步勞動者的綜合素質。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人力資源是中小企業發展的核心資源。現代經濟實力的競爭,說到底就是人才素質的競爭,而人才素質的高低主要取決於人才的文化和智力因素。因此,經濟文化化的快速發展推動了中小企業對文化因素的關注,進而推進了企業員工素質的提升。作為企業文化核心的企業價值觀和經營理念,就是將個體凝聚起來並推動他們素質提升的心理氣力。通過企業文化建設,能以各種微妙的方式,溝通人們的思想感情,把企業員工的信念同一到企業價值觀和企業目標上來,使企業產生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進職工綜合素質的進步。經濟文化化推動了企業文化的發展,而企業文化的根本任務是尊重人、關心人、培養人,進步員工的思想道德素養和科學文化素質,激發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