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完善中國企業內部審計的探索

才智咖 人氣:9.15K
對完善中國企業內部審計的探索
摘要:內部審計是企業實現自我約束的重要手段,是企業自身的一種獨立的評價體系,並對企業的一切經濟活動進行審查和評價,對企業內部治理起著制約、促進和參謀的作用。目前,中國企業內部審計存在著許多問題。所以,完善企業內部審計,滿足現代企業改革與發展目標的要求,已經成為企業內部審計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企業;內部審計;法律法規
  
  近年來,隨著中國企業改革的深化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越來越重視內部審計工作。但是,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使中國企業內部審計的作用難以發揮,限制了企業內部審計的開展,使企業內部審計的風險進一步加劇。
  
  一、中國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
  
  1.企業內部審計法律法規和制度不完善
  中國雖然已經頒佈實施了《審計法》、《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等法律法規,但是從部門和行業上來看還不夠完善,特別是經濟方面的法律法規和制度還不夠健全,規範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質量和約束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和工作紀律的制度和法規還不夠系統,使得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在檢查和評價各項經濟活動以及處理違紀問題時缺乏可靠依據。
  2.企業內部審計機構不健全
  隨著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各種企業所有制形式日益多樣化,給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帶來了新的內容和要求,但企業內部審計監督卻沒有被強化,有的企業藉機構改革減人增效之機,將企業內部審計機構撤銷或併入財務、紀檢等部門,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作用根本無從發揮;有的企業雖然設定了內部審計機構,但隨意配備一些業務不熟悉的人員充數;還有的企業把一些年齡偏大、崗位適應性差的職工配備到企業內部審計機構,使企業內部審計機構名存實亡。
  3.企業內部審計職能過於狹窄
  目前,中國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財務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的查證及生產經營的監督上,內部審計的物件主要是會計報表、賬本、憑證及相關資料,其工作主要集中在財務領域而未深入到管理和經營領域。從時間上來看,目前中國的企業內部審計絕大多數都是事後審計,幾乎不涉足事前審計。
  4.企業內部審計缺乏足夠的獨立性
  企業內部審計職能的履行和作用的發揮及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內部審計的獨立性。雖然,中國的憲法和相關法律法規都賦予了企業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獨立開展工作並獨立作出內部審計決定的權利。但是,企業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卻取決於企業的內部治理結構。在中國,多數企業的內部審計機構表面上是對董事會或企業負責人負責,具有很高的獨立性,但實際上卻受企業領導及本企業其他部門的干預、制約和影響,甚至有的由財務部門的負責人兼任內部審計部門的領導,其監督制度形同虛設。更由於企業內部審計人員依附於企業,其切身利益決定於企業。因此,在涉及企業利益,甚至與國家、社會利益衝突時,企業內部審計的.獨立性根本無法得到保證。
  5.企業內部審計目標不明確
  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企業的性質發生了根本變化,產權制度也跟著發生了變化,國家不再扮演投資者與管理者的雙重角色,而完全成為投資者參與企業的利潤分配,企業則完全轉化成了具體的經營者。現代企業制度下的內部審計也將重點放在了審計和評價企業內控制度的有效性,它的根本目的體現在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上。因此,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重點也相應地放在內部管理和經濟效益上,這樣將更有利於對企業的經營管理和經濟效益作出客觀評價,並提出具有建設性的建議,為企業取得最佳經濟效益出謀劃策。但是,隨之而來的是所有者的目標與經營者的目標相差越來越遠。這種目標的不一致主要體現在對會計資訊利用上的不同。所有者希望通過對會計資訊的真實收集來及時瞭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狀況,瞭解經營者履行受託責任的業績情況,全面掌握資本的安全性和收益性的實情以及對企業長遠發展的各種影響因素,從而能對經營者本身進行必要的干預。而經營者的目標通常情況下卻更為看重短期經濟效益給自己帶來的巨大收益,這種利益驅動在會計上的表現則是單方面誇大業績,掩蓋決策失誤和損失,從隨意改變會計政策或者提前確認收入或者過度消費等方面入手,結果導致正常的會計資訊失真,直接給企業內部審計造成了複雜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