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當代節目形態下的娛樂意識

才智咖 人氣:8.96K

摘要:我國的電視節目形態自從1958年產生以來,一直在人們的娛樂生活當中佔據著重要位置,在其五十多年的發展歷程當中,人文化無疑是其最為重要的特徵。從傳播學的角度來看,我國當前節目形態下的娛樂意識呈現出了明顯的人文化趨勢,最主要的表現就是確立了觀眾本位的傳播觀。

淺析當代節目形態下的娛樂意識

關鍵詞:節目形態 人文 觀眾本位 娛樂

所謂有“節目形態”就是指由電視臺或其他節目製作機構製作的,以數字與電子技術為手段,以時空轉換、聲光效果、視覺造型等為表現手法,整合音樂、戲劇、小品、遊戲、資訊等各種藝術的和非藝術的形式為一體的,以滿足觀眾的多種審美需求、休閒享受、娛樂體驗為目的的節目形式。我國的電視節目形態自從1958年產生以來,一直在人們的娛樂生活當中佔據著重要位置,在五十多年的發展歷程當中,人文化無疑是其最為重要的特徵。在此,筆者就對當代電視節目形態下的娛樂意識的人文化特徵加以分析。

所謂節目形態的“人文化”,是指娛樂節目的設計與製作應該反映和引導人們走向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科學的、主流的文化品位和審美觀。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國的電視節目,特別是娛樂節目一味地追求表面的熱鬧與快感,而忽略了節目的內涵,這就導致了電視節目當中人文元素的缺失。在這種情況下,電視娛樂節目當中本應有的文化教育功能、認知功能和審美功能減弱了,而以對人感官刺激為主的遊戲化功能空前地加強了,於是節目就成了娛樂,進而又被過度地商業化了。對此,有關學者指出:在物質文化日益發達的`今天,節目最根本的特徵就是在商業化程度逐漸加大的過程當中,文化的高雅性、藝術性日趨減弱。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節目當中的商業功利性越來越明顯和直接,無功利性的高雅文化越來越少;二是程式化的、便於複製的、平面化的和沒有深度的通俗性節目越來越多,而個性化的、獨創性強的、具有典型意義的節目越來越少;三是節目當中逐漸增多的虛假性和情感策劃性逐漸弱化了人們對節目當中情感的真實性和深沉感的判斷;四是啟蒙性、先驅性的節目逐漸隱退,而消遣性、享樂性的節目則日趨強大。

從傳播學的角度來看,我國當前節目形態下的娛樂意識呈現出了明顯的人文化趨勢,最主要的表現就是確立了觀眾本位的傳播觀。以觀眾為本位的傳播觀與以傳播者為本位的傳播觀不同,節目的設計者和製作人在節目製作的目的、步驟、呈現的形式和內容的選擇上是以觀眾的需要來作為出發點的,而評價節目製作得失的標準就是觀眾觀看節目的實際情況。在以觀眾為本的傳播觀當中,觀眾是以節目的設計者和製作人的服務物件來對待的。從這一點來講,當前節目,特別是娛樂節目,需要不斷地強化對觀眾的服務意識,尊重觀眾,研究觀眾的審美需求和心理預期,做到為觀眾著想,使“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貫穿節目製作的全過程。

就當前我國的電視娛樂節目的發展形勢來說,貫徹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的指導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在實際的實踐過程當中,節目製作的全部參與者所要做的不僅僅是將收看節目的選擇權、製作過程當中的參與權和與製作者之間淺層次的互動權交給觀眾,更重要地是使觀眾在收看節目的過程當中享受到較高層次的人文關懷,否則的話就會出現順應觀眾的娛樂需求製作出大量的電視娛樂節目與觀眾對電視娛樂節目深深的不滿和譴責並存的尷尬局面。

我國娛樂節目的發展與變化證明,娛樂化的節目也應該有一定的文化內涵作為支撐,否則就會從片面地講政治、講道理,走向片面地強調娛樂性的極端。正如學者劉智在《新聞文化學》中所說的:“如果說,沒有傳播的文化是死文化的話,那麼,沒有文化的傳播就是死傳播。”現如今,我國節目的娛樂功能、市場價值和消費特性已經得到了人們的充分認識,並在節目製作過程當中得到了充分的強調,特別是隨著新興媒體的飛速發展,感官化的、異質的、更有誘惑力的表象形態被一些人大肆宣揚,而節目本身應該具有的對審美品格的追求則受到了忽視。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對堅守節目的文化品格、保持娛樂底線不動搖的娛樂性節目的需求更加強烈,因此,節目製作的所有參與者應該全力提升節目的品質,使娛樂節目娛樂而不愚樂、用情而不濫情、通俗而不庸俗,保持節目有品位、有深度、不流俗、不膚淺。

現在,我國多個電視臺在貫徹娛樂節目的人文思想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如中央電視臺的《開心辭典》《幸運52》就體現出了知識性與娛樂性相結合的特點,將“競爭與合作”“親情與愛心”“知識就是財富”等正面理念表現為“場外求助”“家庭夢想”等形式,雖然仍然不可避免商業色彩,但是不失為一種有益的嘗試。

【參考文獻】

[1]孫寶國.關於電視節目形態的創新[J].現代傳播,2007 (2).

[2]隋巖.當代中國電視文化格局[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94.

[3]鄭興東.受眾心理與傳媒引導[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9,221.

[4]孫寶國.試論區域性電視節目元素的內涵與價值[J].電視研究,2006(9).

[5]胡智鋒.電視審美文化[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3:323.

[6]潘昕.“克隆劇”也看會抄不會抄,業內人士稱無傷大雅[N].新聞午報,2005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