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棉花間作天鷹椒栽培技術

才智咖 人氣:7.53K
淺談棉花間作天鷹椒栽培技術

  論文關鍵詞 棉花;天鷹椒;間作;技術要點

  論文摘要
棉花、天鷹椒間作栽培,不僅能充分利用土地資源,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和效益,而且還能改善田間小氣候,減少病蟲害發生。針對該種植形式的特點,其栽培技術要點。
  
  
  
  棉花、天鷹椒間作栽培,不僅能充分利用土地資源,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和效益,而且還能改善田間小氣候,減少病蟲害發生。在棉花不減產的情況下可增收辣椒3.00~3.75t/hm2,增效益1.875萬元/hm2以上。
  
  1種植形式
  
  頻寬2.0~2.1m,1~4式種植,棉花行距2.05m,2行棉花中間間作4行辣椒。辣椒行距35cm,穴距25~30cm,2株/穴,棉椒間距50cm左右,栽植6.00~6.75萬穴/hm2,12.0~13.5萬株/hm2。棉花株距30cm左右,留苗1.5~1.8萬株/hm2。
  
  2選地、整地、施肥
  
  (1)選地。由於天鷹椒重茬病害嚴重,棉花枯黃萎病近年也大面積發生。最好選擇2~3年內沒有種過茄科作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塊種植。
  (2)施足底肥。棉花天鷹椒間作,需肥量大,底肥一般應畝施充分腐熟有機肥75t/hm2、磷酸二銨450~525kg/hm2、鉀肥150~225kg/hm2或草木灰750kg/hm2。尿素150~225kg/hm2。撒施後,深耕耙平,做到上虛下實。
  (3)整地做畦。瓜棉間作的地塊,在秋季深耕30~35cm的基礎上,春季播種前7~10d澆水造墒,播前1~2d淺耕作畦。
  
  3棉花栽培技術
  
  (1)選用配套品種。棉花選用高產優質、不需要整枝打杈且適宜寬行稀植的'標記抗蟲雜交棉——標雜A1。
  (2)適時播種。4月中下旬播種,點播每穴2~3粒,深2~3cm。
  (3)打頂。標雜A1不需要整枝打杈,營養枝全保留,只需7月25日前後打1次頂尖(包括主莖頂尖和瘋杈頂尖)。
  (4)適當化控。該品種生長空間大,前期一般不化控,以促其穩長,減少脫落。7月中下旬如遇陰雨連綿天氣,棉花有瘋長現象,可用縮節胺30g/hm2左右化控,打頂後5~7d用縮節胺45g/hm2左右封頂,減少無效節位,儘量使棉田最後多留縫隙不封行。
  
  4天鷹椒栽培技術
  
  4.1培育壯苗
  3月上旬播種育苗,5月上旬定植。
  (1)選配育苗土。每10~12m2的陽畦需育苗土1.5m3,畦內鋪10~15cm厚。育苗土由優質農家肥200kg、尿素1.0kg、過磷酸鈣2.0kg、磷酸二氫鉀0.5kg、多菌靈150g和足量過篩細土混合而成,同時加入少許防治地下害蟲的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