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鄉圖書館的地方文獻工作

才智咖 人氣:1.93W

【摘要】以臺山市圖書館為例,通過對臺山地方文獻的概況,收錄範圍、收集工作以及管理與利用等問題的分析與介紹,對縣公共圖書館做好地方文獻工作的系列問題作初步探討。

僑鄉圖書館的地方文獻工作

1 台山的地方文獻資源

台山是我國著名僑鄉,有120多萬台山籍華人華僑,分佈在世界91個國家和地區,素有“全國第一僑鄉”之稱。台山舊稱新寧,原轄於新會縣,於1499年建臺山縣。據《新寧縣誌》載:1908年以前近百年間裡,台山自然災害頻繁,土匪橫行,加至漫長的土客械鬥,使不少人因此流離失所,大量居民逃亡海外避世亂。《李冠蓬詩集》載“因客民破村被擄,鬻於澳門為娼。”《赤溪縣誌》載:“為土人所擄獲者,於殺戮外,擇其年輕男子,賣往南美洲祕魯、古巴等地作勞役。”1840年鴉*戰爭後,殖民者四處掠奪勞工,出現了專門以誘賣勞工牟取暴利的豬仔頭。據《總署清檔》記載:清同治七年十二月,台山就有三宗共29人被誘賣出洋,在海上被截獲。這些典籍的記載,對研究台山僑鄉的形成都是很有價值的地方文獻。

新寧鐵路是以台山旅美華僑資本為主投資修建的,是舊中國民族資產階級修建和經營的僅有二條鐵路之一,是一個很有研究價值的課題。而《商部奏紳商籌辦新寧鐵路擬準先行立案折》、《商部秦核訂新寧鐵路章程折》。《陳總理致鐵路股東書》,《新寧鐵路月刊》、《商辦廣東新寧鐵路股份部》、《廣東新寧鐵路誌》等都是研究新寧鐵路史的重要文獻。

台山的僑鄉族刊,是以族姓為出版單位聯絡海外鄉親的一種特殊刊物。《新寧雜誌》是出版最早的刊物。它創刊於1909年2月,也是全國最早的僑刊。自《新寧雜誌》創刊後,一直到建國後據統計全縣族刊的出版共有210種之多。例如:《白沙月刊》、《廣海雜誌》,《赤溪月刊》、《光裕月刊》、《浮山月報》、《提領月刊》、《南朗月刊》、《朔源月刊》等都是以族姓鄉民及海外鄉親損款贊助。報紙則有《新寧日報》、《勁風報》、《台山日報》等。這些刊物記錄了當時政治事件、社會風潮,人物、僑情和鄉情,都是我市有價值的地方文獻。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台山籍人士公開出版的著作就有100多種,內部刊物及自費出版物約有千種。所有這些出版物,都是台山地方文獻的寶貴資源。

2 僑鄉文獻的收集範圍

做好僑鄉文獻工作,首先必須明確其收集範圍。筆者認為應著重蒐集以下幾方面:

2.1僑鄉地方誌

僑鄉地方誌是一種以區域為中心,記述一定歷史時期某一區域地理地形,氣候環境、沿革,政治、經濟、事件、地方人物、藝文、名勝、風俗等歷史性資料的總彙。例如:建縣前的《新會縣誌》,建縣後明,清兩代以及新中國成立後各個時期撰修的志書如:《新寧縣誌》、《赤溪縣誌》,《台山縣誌》、《台山縣華僑志》、《台山縣教育志》、《下川島志》、《嶺背鄉志》等,都應重點蒐集。

2.2僑鄉人士著作

僑鄉人士著作包括原籍在該地的,也包括在該地任職、居住,有影響的外籍人士的著述如:文集、專著、論文、詩詞、信札、日記、奏摺等,只要這些著作是涉及本地區或者是論述本地區各方面事物的文獻,都應該收集入藏。

2.3僑鄉地方史料

僑鄉地方史料即是論述本地區的所有文獻。包括:專著、專文,以及散見在書刊上的文章、圖片、章節、片段。如:記述台山辛亥革命史實的《新寧光復記》,反映台山20年代剿匪的《台山廣海剿匪記》,論述台山方言的《方音韻譜》、《台山方言》,以及反映台山改革開放後文化建設成就。發表在《南方日報》、《文明導報》等報刊上的文章,都應著重收集。

3 僑鄉文獻收集工作設想

地方文獻的徵集,是地方文獻開發利用的'基礎和前提。筆者認為,做好地方文獻收集工作的措施

和方法有以下幾方面:

3.1要配備專業人員

地方文獻工作是一項專業性。社會性較強的工作,同時又是一項長期性,延續性的工作,需配備有一定文化科學知識和專業修養、熱愛本職、事業心強,並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專業人員。而這些專業人員要相對穩定並熟悉本地區地方文獻資源和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