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化學課外作業優化設計探討論文

才智咖 人氣:2.4W

作業在教學過程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開拓學生思維、培養和訓練學生能力的主要媒介。教師們都知道“要想成績好,作業少不了”,但事實上很多作業的功能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化學課外作業是化學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它不僅是檢測教學效果的一種重要手段,還能對學生的化學學習起到導向作用。符合新課程理念的化學課外作業,能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積極地學,靈活地學,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文章結合筆者多年教學實踐,從新課程理念的角度出發,淺談筆者對國中化學課外作業設計的幾點做法。

國中化學課外作業優化設計探討論文

一、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找到自我空間

在所羅列的作業中讓學生選取自己所喜歡的、有能力完成的作業,通過“分層”來設計作業難度。一般來說,確定基礎、發展、創造三級目標,要求一般學生能實現基礎目標,努力完成發展目標,基礎較好的學生努力完成創造目標。因此,佈置作業時,充分考慮每類學生的最近發展的差異,為各類學生設計難易適度的練習。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及興趣自由地選擇,從而使每名學生通過不同層次的作業練習在原有的基礎上各有收穫,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例如,在剛剛給學生介紹完“溶質的質量分數”一節後,筆者佈置了四道課外作業:(1)10克KCl完全溶解在30克水中,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2)100克10%的KCl溶液加10克水後,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3)向100克10%KCl溶液中加10克KCl,待完全溶解後,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4)13克鋅恰好與100克稀硫酸完全反應,試計算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筆者要求學生第(1)題必做,(2)(3)題儘量完成,(4)題選做。這樣,學生針對自身情況自主選擇合適的作業,促使他們化學能力得到提高。由於分層作業的難度適宜,選擇自主,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作業不再有困難,這無疑激發了學生完成作業的樂趣,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同時既感到輕鬆愉快,又掌握了知識技能。當然,筆者還鼓勵學生向更高層次挑戰。

二、增加趣味性,讓學生在“趣味性作業”中體驗實驗的樂趣

實踐證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缺乏興趣、單調乏味的學習,不但使學生疲勞,而且還會產生厭倦心理和牴觸情緒,所以,興趣也是學生完成作業的內驅力。由此可見,在作業設計上應富有創意,形式新穎、內容聯絡實際並有一定的趣味性。例如,在學生剛剛接觸化學時,筆者在講解“緒言”後,讓學生在家裡當魔術師,將幾朵紫色喇叭花分別泡在肥皂水、廚房中的食鹽水、鹼面水和食醋中,觀察紫色小花的變色情況。假如找不到紫色小花用紫色捲心菜代替。這樣,在很自然情況下就佈置了一道“趣味性作業”。再如,在講完“溶液pH測定”後,我發給每名學生幾張pH試紙,要求學生回家測出感興趣的物質的酸鹼度並記錄。在所交作業中學生所測物質五花八門,有牙膏、醬油、食醋、西瓜、水、唾液等。學生通過作業的完成不僅學習了化學知識還充分認識到化學與生活的密切關係。

三、合作讓學生在“小組作業”中體會協作的重要性

由獨立走向合作,是作業改革的必然趨勢。新課程明確指出,學生的合作精神與合作意識是重要的培養目標之一。學生們在一起合作融洽,學習就變得更加愉快。同時,學生在合作中學會了溝通、互助、分享,既能夠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賞他人,也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與欣賞,這種合作的意識和品質對學生今後的發展是大有益處的。既然倡導學生合作性作業,就要考慮完成作業的方式,絕不是相互之間抄襲作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把學生劃分成學習小組,也可以允許學生自由地組合,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可以尋求同伴、家長、教師的`幫助。從方法上,多佈置一些探究性作業,也就是學生不容易獨立完成的,迫使他們尋求他人合作。例如,在學習完“酸鹼鹽”後我就佈置了幾道“小組作業”:(1)利用廚房中可以找到的物質去鑑別食鹽和純鹼,檢驗雞蛋殼能否溶於酸,除去熱水瓶中的水垢。小組經過討論分析,找出相應物質並在家中實驗所選物質是否正確,最後寫出實驗報告。(2)一般情況下,我們使用的洗髮用品是酸性還是鹼性的?洗髮時,在用過洗髮劑後再使用護髮劑,這樣對頭髮有保護作用。你能解釋這是為什麼嗎?從清潔效果和保護頭髮的角度考慮,你認為怎樣選擇洗髮用品比較好,為什麼?小組成員積極討論,大膽發言,相互補充。

四、探究方法,讓學生在“探究作業”中嘗試創造的奇妙

新課程理念強調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教學的各個環節都要鼓勵學生主動探究,挖掘自身的創造潛能,開發自身的多元智慧,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真正成為個性健全發展的人。總之,化學作業的設計要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確立以學生為本、新穎多樣、面向全體、重視學以致用的化學作業觀,要樹立起新的化學作業設計理念。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