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現代性的困境與啟蒙理性

才智咖 人氣:2.65W
關於現代性的困境與啟蒙理性
    論文關鍵詞:新啟蒙理性意識哲學正規化現代性主體間性交往理性正規化
  論文摘要:現代性的困境就是統一性規範的缺失,而造成這一困境的深刻的根源就是啟蒙理性二元對立的邏輯,也就是以主體性原則為中心的意識哲學正規化。要在深層解決現代性與啟蒙理性的糾纏關係,一方面啟蒙理性導致了現代性的困境,而另一方面也正是啟蒙理性為現代性困境的解決提供了出路。
  現代性面I臨的最大困境,就是統一性規範的缺失,亦即弱化了標準的選擇存在主義的焦慮。現代性這一困境的根源在於啟蒙理性,因為啟蒙在破除了神聖權威的同時造成了現代性的分裂,因此現代性面臨的最迫切的任務就是確立一個統一性的規範,彌合分裂。但這背後隱藏著另一個不得不解決的問題,即怎麼對待啟蒙,因為啟蒙一方面使現代性陷入了困境,我們本應該拋棄它;但是另一方面,在哈貝馬斯看來,啟蒙自身又給我們提供了一條走出現代性困境的道路,那麼這是一條什麼樣的道路呢,這條道路是否合理呢?
  一、現代性的自我分裂與現代性的困境
  哈貝馬斯認為黑格爾是對現代性進行哲學反思的第一人,“現代必須在自身內部發生分裂的前提下鞏固自己的地位”m,也就是說,現代性之所以有高度敏感的“自我意識”並且努力地進行“自我確證”,是因為自身發生了分裂。那麼現代性是如何發生分裂,為什麼發生分裂就造成了現代性的困境呢?
  在黑格爾看來,康德哲學是現代性的標準的自我闡釋,即現代性的本質精神就是啟蒙理性的主體性。這種主體性原則的確立始於笛卡爾,而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則進一步促進了主體自我意識的覺醒,並確定了主體至高無上的地位。但是在黑格爾看來,康德哲學僅僅停留在這一步,他沒有意識到理性內部的分化、文化形態的劃分和所有這些領域的分離就意味著分裂。康德沒有認識到現代性的自我分裂,從而拒絕把分離的主體性統一起來。主體的分離就是現代性的分裂,而彌合分裂就需要現代性為自己創制新的規範。問題在於,如何創制規範?現代性作為一種新的時代意識,它謀求與過去(傳統)的決裂,並將這種決裂作為自己的起點。因此,現代精神必須要貶低直接與之相關的前歷史,並與之保持一段距離,以使自己為自己提供規範性的基礎。一旦現代性有了這個要求,就會出現以下的問題:主體性原則和內在於主體性自我意識的結構能不能作為確定規範的源泉?很明確,主體性和自我意識不能產生這樣的標準,因為它既是從現代世界中抽取出來的,同時又能引導人們去認識現代世界。這一問題彰顯了主體性原則的片面性,主體性一方面能夠塑造自由的主體並進行反思,能夠削弱宗教發揮的一體化的絕對力量,但它卻不能運用理性來複興宗教的統一力量。
  現代性由於主體性原則的片面性造成了分裂,而主體性原則的片面性說到底就是主體性原則的統治性,“我們必須小心,不要給社會狀況蒙上主體哲學的概念陰影,那樣做是不恰當的。無論是社會集體還是作為整體的社會,都不能被想象為一個大主體。正因為如此,我今天在個體經驗外運用‘解放’這一表達時非常謹慎”,這就充分說明了主體性原則的控制和統治本性,這就是主體性形而上學,是一種意識哲學正規化。從笛卡爾到康德都屬於這種主體認識論哲學,這種主體性的思維方式就是把主體作為世界上一切存在者的根據和尺度,除了主體——人之外,其他的一切存在者之所以存在的根據就在於主體,主體是他們存在的惟一理由。在這種主體性思維方式中,人挺立出來了,成為優於其他一切存在者的存在者,“現代性的本質在於:人上升為主體,世界則淪為客體”。主體性的思維方式和現代性的本質是一致的,現代性的本質就是人的自我力量的發現。
  在認識論哲學的層面上探討現代性,現代性的本質就是奠基於意識哲學正規化的主體性形而上學,這是現代性不可逃避的命運,也正是這種不可逃避的命運使之陷入了窘境。這種意識哲學正規化實質上是—種脫離了人的具體歷史和實踐的“反思哲學”,它片面地立足於主客體關係,設定了一個自主的.理性主體,與作為客體的整個世界相對立,這就使得理性單一化,僅僅成為工具理性,它所關注的是主體如何利用啟蒙理性壓制客體、控制客體,而不考慮理性的其他多種表現及其各種形式所應有的位置,這種理性成了存在於所有存在者當中的邏各斯,因此就是邏各斯中心主義,是一種狹隘的啟蒙理性。
  二、啟蒙理性與現代性的困境
  康德在《什麼是啟蒙運動》中,提出了啟蒙運動的口號,“有勇氣運用你自己的理智”,以及“在一切事物上都有運用自己理性的自由”,而且必須保證永遠有運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啟蒙的宗旨就在於要求人不屈服於權威和傳統,自由地運用自己的理性評判一切,這樣才能給人們帶來徹底的啟蒙。
  啟蒙的理想就是獲得永恆的真理和人類的解放,但是,啟蒙要想實現這樣的目標,依靠的只能是作為主體的人。康德哲學延續了整個笛卡爾哲學的主觀主義傾向,他確立了人在世界中的核心地位,“人為自然界立法”。黑格爾精緻地概括了康德的思想:“康德哲學的觀點首先是這樣的,思維通過它的推理作用達到了,自己認識到自己本身是絕對的、具體的、自由的、至高無上的。思維認識到自己是一切的一切。除了思維的權威之外更沒有外在的權威;一切權威只有通過思維才有效準。所以思維是自己規定自己的,是具體的;其次,這種本身具體的思維被他理解為某種主觀的東西。”Hs0在康德哲學中,理性成了最高的法庭和審判官,其邏輯的結論是啟蒙的價值理念。黑格爾說:“康德哲學的最後結果是啟蒙思想。”
  在啟蒙哲學中,只有認識主體才能掌握真理:作為主體的人可以掌握“真理話語”,可以為知識提供真理的合法性基礎等等。如果啟蒙要實現的是普遍解放的理想,那麼它依靠的是作為自由英雄的實踐主體。啟蒙之前,上帝是最高權威,一切法則都是上帝制定的;啟蒙之後,作為主體的人取代了上帝的位置,用康德的話說,人為自然界立法。
  現代性以主體性的名義展現了啟蒙理性,“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現代性是以人對‘神’的反抗開始的:人把自己虛幻中觀念化的超自然力量拉下了神壇,把人及其理性放在了原來上帝的位置”。建立在啟蒙理性基礎上的現代性就是人的主體性力量的發展和展示。現代社會區別於傳統社會的根本特質就是“個人主體性”的生成,這種主體性原則最早由笛卡爾奠定,在康德、費希特等人那裡得到了進一步的表達。黑格爾第一個明確地把“主體性”原則概括為“現代性”的原則,在黑格爾看來,這一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內涵:一是個人(個體)主義:在現代世界中,所有獨特不群的個體都自命不凡;二是批判的權利:現代世界的原則要求,每個人都應認可的東西,應表明它自身是合理的;三是行為自由:在現代,我們才願意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四是最後是唯心主義哲學自身:黑格爾認為,哲學把握自我意識的理念乃是現代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