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所得稅額的區別

才智咖 人氣:3.06W

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所得稅額分別是什麼?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所得稅額的區別是什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資料,歡迎大家參考!

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所得稅額的區別

有些地方的稅務機關宣傳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有一個很大誤區,即將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錯誤地理解為將應納稅所得額減按50%,這造成小微企業少享受了企業所得稅優惠。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34號)規定,自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2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實際工作中,不少稅務機關沒有正確理解,將所得減按50%,錯誤地理解為應納稅所得額減按50%,造成小型微利企業少享受了企業所得稅優惠。

例一

甲製造型居民企業,資產總額50萬元,從業人數20人,從事非國家限制與禁止的行業,2014年度可彌補的虧損2萬元,2015年納稅調整後所得為20萬元,按照錯誤的理解,將2015年納稅調整後所得20萬元先彌補以前年度可以彌補的虧損2萬元,再減按50%來計算。即該居民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為20-2=18(萬元),然後對應納稅所得額減按50%,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即應納稅額為18×50%×20%=1.8(萬元)。

正確的理解是,該公司應先將2015年納稅調整後所得20萬元減按50%計算,即20×50%=10(萬元),再彌補以前年度可以彌補的虧損2萬元,得出應納稅所得額8萬元,則該公司的應納稅額=8×20%=1.6(萬元)。

例二

甲居民企業,資產總額50萬元,從業人數20人,從事非國家限制與禁止的行業,2015年度納稅調整後所得30萬元,其中涉及農業種植所得15萬元。按照錯誤的理解,則2015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為15萬元,再將2015年度應納稅所得額15萬元減按50%計算,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即應納稅額=15×50%×20%=1.5(萬元)。

正確的理解是,該公司應先將2015年納稅調整後所得30萬元減按50%計算,即30×50%=15(萬元),再減涉及農業種植所得15萬元,則2015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為0,企業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