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山區無籽西瓜栽培技術

才智咖 人氣:4.49K
淺談山區無籽西瓜栽培技術

  論文關鍵詞 無籽西瓜;栽培技術;山區

  論文摘要 介紹了山區無籽西瓜的栽培技術,包括瓜田的選擇、整地做畦、播種與育苗、大田定植、施肥與灌溉、植株、坐果與採收等方面內容,以期為山區無籽西瓜的栽培提供參考。
     
  1瓜田的選擇
  
  產地的空氣質量、灌溉水質及土壤重金屬含量應符合規定的要求。土質的選擇也很重要,沙質壤土種植西瓜較為適宜,因沙地排水通暢,通透性好,地溫晝夜溫差大,生產的西瓜含糖量高、味甜、品質好。但是西瓜需肥量較大,而沙地土壤肥力一般較差。因此,不宜選沙層很厚的地塊種瓜,除非有足夠的農家肥做基肥。宜選用表層為沙土而底層為肥力較高的壤土或沖積肥土的地塊。
  
  2整地作畦
  
  西瓜是深根作物,為了充分發揮其增產潛力,瓜田要求多次耕翻,使土壤達到耕作層深厚、墒情足、肥力大、通透性好,以形成良好的根際環境,確保西瓜豐產豐收。
  為了能及時排灌,種植西瓜必須做畦,畦寬200~220cm。結合我地前期雨水多,後期乾旱的實際,做畦應以排為主,排、灌結合,通常做成高畦和配套排、灌兼用的系統。
  
  3播種與育苗
  
  3月中旬採用育苗移植,4月上旬(清明後)可採用大田直播法。直播根系發達,入土深,抗旱力強,但生育期晚,出苗不夠整齊,管理困難。育苗移植可提前在保溫條件下培育壯苗,當氣溫適宜時,定植于田間,達到一次齊苗。由於提前生育,可提早坐果,充分利用生長季節。山區育苗移植可減輕梅雨影響,減少炭疽病的發生。實踐證明,育苗移植是各地西瓜早熟、豐產、穩產的關鍵措施之一。
  3.1苗床製作
  床寬120~130cm,高60~70cm,長6~7m,可用毛竹片或細竹竿做拱架,覆蓋2m寬的.農用薄膜。
  3.2催芽
  採用破殼、控溼、高溫快速催芽法,可有效解決無籽西瓜種子發芽率低的問題。人工破殼是提高無籽西瓜發芽率簡便有效的方法,破殼後發芽率一般比不破殼的提高3~4倍。控溼是縮短浸種時間或不浸種,以免因溼害而降低發芽率;催芽要控制發芽床和催芽包的溼度,加水要比普通西瓜少,使其溼度適當,通氣良好。也可只破殼、不浸種,用幹籽直播育苗,這樣可少用種子,提高發芽率。高溫快速催芽法,是把催芽溫度提高到32~35℃,加速種芽出殼,減少養分消耗。若沿用普通西瓜的催芽法,無籽西瓜種子的發芽率只有10%~20%,而採用上述綜合措施處理,其發芽率可提高到90%以上。
  3.3育苗
  我地通常採用營養土塊育苗,其方法是:在苗床掘深15cm的坑,倒入熟土10~12cm厚,加約5cm腐熟廄肥,澆適量水,摻和整平,然後把催芽後的種子放入即可。
  
  4大田定植
  
  4.1定植時期
  露地栽培大田定植期必須在絕對終霜期以後,我鎮在4月下旬後平均氣溫在18℃以上,才能保證瓜苗免受凍害。還應根據當地的小氣候、海拔高度、幼苗生長狀況而定,密切注意當時的氣象預報,抓緊在寒潮剛過、氣溫回升的無風晴天定植,這樣便於操作,質量有保證,定植後緩苗期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