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滿昆蟲的衣袋教學反思

才智咖 人氣:2.61W

《裝滿昆蟲的衣袋》寫的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林小時候的故事,下面是由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裝滿昆蟲的衣袋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到您!

裝滿昆蟲的衣袋教學反思

  裝滿昆蟲的衣袋教學反思一

《裝滿昆蟲的衣袋》寫的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林小時候的故事,通過描寫他對昆蟲的痴迷,表現了他對科學的熱愛,對知識的渴求。教學這一課時,我從題目入手,抓住“著迷”,讓學生悟情、悟法,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課題入手,質疑問難。

這篇課文題目新穎特別,涵義深刻,作為文章的“眼睛”,我認為可以以課題為突破口,啟發學生質疑問難。上課開始,我先板書課題,然後詢問學生:“讀了這個課題,同學們有什麼疑問嗎?”並順手在課題上打了個“?”,學生思維活躍,發言熱烈,有的問:“誰的衣袋裝滿了昆蟲?”“他的衣袋裡為什麼要裝滿昆蟲?”有的問:“裝滿了昆蟲是為了做什麼的?”“他的口袋裡裝的僅僅是昆蟲嗎?”還有的問:“課文為什麼要用‘裝滿昆蟲的衣袋’做題目?”學生思維的機器在一開課就積極運轉起來了,他們興趣盎然,主動思考問題的答案,自覺探求問題的.結果。

二、扣住課題,理清脈絡。

文章的層次就像人的骨架一樣,只有整體把握文章的脈絡,才能思路清晰,目標明確。我讓學生通讀全文,邊朗讀邊找出文中提到“裝滿昆蟲的衣袋”的語句。學生仔細讀書,很快畫出了這樣幾個句子:“他還揀了好多的貝殼和彩色的石子,把兩個衣袋裝得鼓鼓囊囊的。”“揹著大人把衣袋裝得鼓鼓的,躲起來偷偷地玩。”“後人為了紀念法布林,在為他建造的雕像上,把兩個衣袋做得高高鼓起,好像裡面塞滿了許許多多的昆蟲。”我引導學生認真思考,自由討論課文應該怎樣分段。由於學生對課文已有整體的把握,因此很快討論出了結果。有的學生說分三段,有的認為分四段,他們各持己見,理由充分,我沒有簡單地公佈“統一”答案,更沒有粗暴的否認一方,而是充分肯定學生愛思考、勤動腦,對於他們的不同觀點都予以贊同。我認為此時重要的不是問題的答案,而是學生尋求答案的過程,他們積極動腦,勇於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這是多麼可貴的學習品質!也是學生身上缺少的、急需培養的好習慣。

三、抓住“著迷”,逐段分析。

文章的開始就提到了法布林從小就對小蟲子非常著迷,正因為著迷,才能夠潛心研究,才使法布林最終成為著名的昆蟲學家。“著迷”是文章的核心,只有抓住核心問題進行教學,才能有的放矢,線索分明。學習第三段時,我讓學生朗讀、討論文中哪些語句表現了法布林對昆蟲的著迷。學生答案豐富多彩,他們不僅找到有關語句,還說出了合情合理的原因。大多數學生找到了“敏捷”、“高興極了”、“小寶貝”“放進蝸牛殼,包上樹葉,裝進衣袋”、“欣賞”、“鼓鼓囊囊”、“甜滋滋”等詞語。有的同學更加細心認真、愛動腦筋,從父母對法布林的責備中看出法布林對昆蟲的痴迷,如“只顧自己玩,揀這些沒用的玩意兒!”“老是捉小蟲子,不叫你的小手中毒才怪呢!”法布林“難過極了,眼淚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願地把心愛的小寶貝放進了垃圾堆。”

找到有關語句後,我針對這些重點句子指導朗讀,讀出法布林對蟲子的喜愛之情,讀出父母責備的語氣,讀出法布林不情願地扔掉小蟲子的難過心情。學生受到強烈的感染,入情入境,讀得感情充沛,引人入勝。

四、適當滲透,感悟寫法。

課文學完了,我讓學生討論一下文中哪兒寫得好,為什麼。我只略作點撥,並不明說文章的寫作方法,而是讓學生自己領悟、理解。

比如第一節有幾句是典型環境的描寫,為下文作了鋪墊,也說明了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他周圍的環境。我故意說文章的第一節環境描寫太多餘了,可以刪掉。學生有的同意,有的不同意,大家各抒己見,在激烈的爭辯中越辯越明,感悟到文章的環境描寫是非常重要的。

再比如我引導學生朗讀父母責罵法布林的話,啟發學生思考:“從責罵聲中你能看出什麼?”有的學生說看出父母親很嚴厲,有的說父母親很愛兒子,有的則看出法布林對昆蟲的痴迷,從而使學生感悟到直接描寫與間接描寫的不同,間接描寫更加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表現了人物的性格特徵。

總之,我認為高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更要靈活多變,要讓學生更自由、更生動、更主動、更活潑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而教師更要注重啟發學生思維,開拓學生視野,促進學生全面的提高素質,增強能力。

  裝滿昆蟲的衣袋教學反思二

《裝滿昆蟲的衣袋》,一個迷戀昆蟲的孩子躍然紙上。為了捉到紡織娘,他鍥而不捨地尋找了三天;爸爸叫他去放鴨子,他卻一動不動地趴在岸邊,靜靜地觀察奇妙的生物世界。正是憑著這種濃厚的興趣,他成為了一個偉大的昆蟲學家。讀著讀著,我們不由自主地被這個孩子吸引。

在教學時,我努力想把一個真實的法布林全面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在本課,我引導學生感受法布林對昆蟲的迷戀,但是在平時的教學中,學生常常是人在文中,神在文外。因此,我根據文字的特點,引導學生體味語言,並與實際生活結合,拉近學生與文字之間的距離,走進法布林的內心世界。

在教學設計我做了兩點:

第一,引導學生進入情景,與實際生活結合,激發學生的內在情感,啟用學生的讀書需求,使師生,文字之間進行和諧的對話。在教學捉紡織娘時,我從紡織娘入手,因為農村的孩子對紡織娘比較熟悉,我讓他們描述了自己聽到的紡織娘的聲音和樣子,孩子們根據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覺得紡織娘的聲音很煩人,渾身綠色比較難捉,而且也都表明到處可見,對那小昆蟲沒多大興趣,接著我馬上問學生法布林呢,是怎麼做的,通過讀文章學生找到他覺得紡織娘是“歌唱家”,並用了三天時間去捉它,兩者一對比,學生馬上體會到了他對昆蟲的痴迷。在教學放鴨子片段時,指導了學生從“放進”、“包上”、“裝進”、“打算”和“欣賞”這些動詞中想象出法布林的不同動作,也讓他們想象自己什麼時候會有這些動作,體會出了對昆蟲的喜愛和痴迷。再現法布林捉小甲蟲時的有趣畫面。這樣,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自然加深了。

第二,充分利用學生課前收集的資料,把法布林這位偉大的昆蟲學家多層面的展現在學生的面前,既有小時侯觀察昆蟲的痴迷,也有以後一如既往對昆蟲的迷戀;既驚歎於他對科學的執著,也欽佩他優美的文筆、流暢的語言。學生學完後,腦海中留下的,除了對課文的全面感知,還有對法布林的深深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