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人文旨趣與文人之詩

才智咖 人氣:1.42W

論文關鍵詞:北宋文人集會; 集會詩; 人文旨趣; 文人之詩

淺析人文旨趣與文人之詩

論文摘要:北宋文人集會盛行,集會詩數量巨大。北宋集會詩歌以人文題材為主,詩中充滿人文意象,體現了深厚的人文旨趣。這是由宋代文人的生活環境、活動方式、審美趣味決定的。集會創作受逞才爭勝意識影響,往往“以學問為詩”,著力於立意、用韻、用事,是典型的文人之詩。集會詩不但反映宋詩的典型特徵,而且是對北宋盛世文化成果的生動記載,呈現了北宋雅文化的特質。

趙宋王朝承繼、完善唐代的科舉制度,又實行崇儒尚文的國策,使得北宋文人群體進一步擴大。群體意識的增強,以及人口密度增加,為城市發展提供了現實條件,文人群體彼此聯絡變得更加緊密。其突出表現:北宋文人集會活動的規模和頻率大大超過了前代,不但盛行於京城宮廷,而且蔓延到地方;集會主體包括從公卿大臣到舉子書生的文人群體的各個層面,雅集幾乎成為宋代文人的一種生活方式,作為社會的精英分子,北宋文人既有身為精英的身份意識,又實實在在過著精英式生活,他們基於崇雅觀念追求日常生活的審美化,把琴棋書畫、茶酒詩賦、風花雪月的生活環境和活動方式定型為一種雅化生活正規化,而文人群體的詩酒文會正是這種生活正規化的複數集合。具有社交娛樂性質的集會對於宋人尤其是北宋文人群體來說,更主要是文藝創作鑑賞之會、友人談謔相樂之會,文質彬彬,格調高雅,不但漢、唐遜色,元、明、清也望塵莫及。顯示了宋代士大夫作為一個社會集體,在群體人格、價值取向、審美觀念、生活方式方面的獨特風貌。

作詩本是文人聚會的題中應有之義,尤其到了北宋,一次宴遊動輒作詩達幾十首,集會詩的數量十分驚人。如果從功利主義的觀念出發,或以純藝術的標準衡量,雅集詩歌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應酬遊戲之筆,並無太大價值。但任何一種藝術樣式,都作為社會文化構成的方式和層面而存在。正如有的研究者指出,宋詩的美學意義和文化價值絕非僅僅限於純粹詩學的範圍內,而應該從更深廣的文化意義和人格心態的角度來觀照。通過集會詩,我們可對宋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所達到的高度窺見一斑。詩中所描繪的文人生活,所反映的文人心態,又使我們對宋代文人的瞭解更豐富更立體。從文學本身來說,正如群體傾向總比個體活動更能代表和說明時代風氣,北宋文人集會詩歌呈現的特質和變化往往主導並且推動時代詩歌創作與觀念的趨向,並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詩某些典型特徵的形成和演進過程。因此關注集會詩歌,關注創作主體的狀態、文學生成的環境、探求它們對詩歌內容、形式、風格的影響,有助於更加全面、深入和切實地瞭解、認識宋代的詩人和詩歌。

在北宋文人集會的文雅特質影響下,集會詩歌也呈現出相應特徵。翻檢北宋文人集會詩歌,可知人文題材是集會詩表現的主體,它主要反映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舉凡文人雅士們聚會時潑墨揮毫、評書題畫,聽琴對弈、煮茗吟詩、談禪論道、玩賞金石碑帖等等精神文化活動,都是詩歌吟詠的物件。茲舉數例:如賞鑑書法:《蒙晁美叔祕監召觀書帖繼示長句次韻》:“開緘龍蛇踴,偃蹇風濤寬。熟視已收卷,愛惜還重觀。”聽琴:《次韻蘇公西湖觀月聽琴》:“清湖納明月,遠覽無流雲。人生亦何須,有酒與桐君。”觀畫:《同鄰幾觀中道家書畫》:“宋公好古天下聞,法書奇畫多求真。……鑑微賞異極毫髮,四座若獲千金珍。往往發狂或大叫,詠詩落筆爭紛綸。……”談禪論道:《和農師四和前韻仍有推獎鄙薄之句再次韻》:“……儒林盛會沾恩飫,雲閣新圖預客題。自注:是日農師出搨寫美成殿將相橫卷,令坐客題跋。更聽高談造名理,人間無物不均齊。自注:坐中農師多談莊語。”玩賞金石碑帖:《和永叔小飲懷同州江十學士》:“翰林文章伯,好古名一世。家無金璧儲,所寶書與器。北堂冬日明,有朋聯騎至。新樽布几案,二鼎屹先置。大鼎葛所銘,小鼎澤而粹。……群賢刻金石,墨本來四裔。紛穣罷卷軸,指擿辨分隸。其中石贊藏,家法非一二。精莊與飄逸,兩自有餘意。……”茶會:《和陳子思馬上口占令益師攜茶紙赴會之作二首》:“豫約今朝狂醉後,須煩同泛一甌花。早攜數幅過山隅,明日詩情各有餘。案上羅文如已少,金花銀葉也堪書。”此外諸如《依韻和邵不疑以雨止烹茶觀畫聽琴之會》、《觀邵不疑學士所藏名書名畫》、《和原甫同江鄰幾過淨土院觀古殿吳道子畫楊惠之塑像及顯僧傳當世貴人形骨仁僧鼓琴作》、《圍棋歌戲江瞻道兼呈蔡祕校》、《延慶寺會景純正仲希道介夫明叟納涼同觀建鄴宮中畫像翰林墨跡延慶寺者劉裕故宅中有壽丘山》、《九月十日雨中孚先見過圍棋嘗茶》、《李委吹笛並引》之類的詩題在集會詩中隨處可見。北宋文學藝術發展繁榮,精英文人往往既精於創作又深通賞鑑,是詩人也是畫家,又妙通書法和音樂,堪稱文藝全才。他們不但積累了深厚的文藝修養、又有詩人敏感的審美心靈,品味高雅,文質彬彬,因此聚會時雖無歌舞,實有清歡,在人文的世界怡悅情性、流連忘返,所謂“真賞非俗嗜,雅游知勝緣”,集會詩反映了文人集會的真實場景。

其次,集會詩中多有筆、墨、紙、硯、琴、棋、扇、杖等人文意象。不同於前朝詠物詩多以風花雪月、草木蟲魚等自然之物為題,北宋文人分題詠物則多以琴棋書畫、筆墨紙硯、金石古玩等人文物品為物件。一方面這些人文物品在宋代文人生活環境中比較密集常見,而格外受到注意也是因宋人賞玩趣味變化所致。如歐陽修於聚星堂燕集賦詩:“分韻,公得鬆字,申公得雪字,劉原父得風字,魏廣得春字,焦千之得石字,王回得酒字,徐無逸得寒字。又賦室中物,公得鸚鵡螺杯,申公得癭壺,劉原父得張xx,魏廣得澄心堂紙,焦千之得金星研,王回得方竹杖,徐無逸得月硯屏風。又賦席間果,公得橄欖,申公得紅蕉子,劉原父得溫柑,魏廣得鳳棲,焦千之得金橘,王回得荔枝,徐無逸得楊梅。又賦壁間畫像,公得杜甫,申公得李文饒,劉原父得韓退之,魏廣得謝安石,焦千之得諸葛孔明,王回得李白,徐無逸得魏鄭公。詩編成一集,流行於世。當時四方能文之士及館閣諸公,皆以不與此會為恨。”從集會上所賦之物來看,大半是琴、紙、研、杖、硯、畫、藥、酒等人文物品,畫上人物乃歷史名臣或文豪。與花鳥蟲魚等一般自然物不同,筆墨紙硯、琴棋書畫、金石古玩是人類智力活動的文明產物,凝結了深刻的文化內涵,與作為文化傳承者的文人及其生活方式本有天然聯絡。宋代文教大昌,受風氣薰染——正如我們從《休日同宋遐叔詣法雲遇李公擇黃魯直公擇烹賜茗出高麗盤龍墨魯直出近作數詩皆奇絕坐中懷無咎有作呈魯直遐叔》這類詩題及其內容:“休日不造請,出遊賢友同。城南上人者,宴坐花雨中。……尚書三二客,淨社繼雷宗。黃子發錦囊,句有造物工。握中一寸煤,海外千年鬆。誰降午睡魔,賜茗屠團龍。……”所見到的`,詩、墨、茗、禪等等構成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環境,也成為其生活方式,自然而然,他們的賞玩審美趣味多向負載著文化及智力活動的物象傾斜,偏重人文情趣。

第三,北宋文人登臨遊觀,吟詠自然時,往往賦自然物以人文精神,如梅、竹、茶、月等自然意象都被賦予人文內涵,成為一種人文符號。這是不同於前人的。前人對自然物的把握,重外在感官經驗,詩歌則極物寫貌。宋人除了感受,還通過文化典籍和思致對自然物進一步探究、詮釋,詩歌注重闡發自然物象內在的精神意蘊。如詠茶雲:“茶品眾所知,茶德予能剖。烹須清泠泉,性若不容垢。味回始有甘,苦言終驗久。”“中和似此茗,受水不易節。”又“玉泉吟鼎月隳輪,姑射風標兩絶塵。”詠月雲:“千里玉繩斷,萬頃金波開。為我清皮骨,憐我兀塵埃”。詠梅“遊蜂野蝶休相顧,本性從來不染埃。”如詠菊“雖慚老圃秋榮淡,且看寒花晚節香”;詠瓊花“不從眾格繁,自守幽姿粹。”詠泉水“林泉不較為生厚,名節猶希到死香”;詠竹“丹心自覺同高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