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背景下教研活動形式的創新

才智咖 人氣:9.58K

新課改背景下教研活動形式的創新
  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全方位的改革,教育部頒發的課程改革綱要及各學科課程標準中,提出了許多全新的理念。如何將這些先進的教育理念真正轉化為教師日常的教學行為,是取得本次課程改革成功的關鍵,同時,這又是一個難點。教師們在實踐新課程的過程中,碰到了許多的問題和困難,他們最缺乏的就是將理念轉化為行為的方法和策略。教研活動,特別是校本教研開展將是幫助教師解決問題與困難,實現理念與實踐溝通的有效途徑。但從學校教研工作的現狀看,教研活動形式的傳統、單一和僵化還是較為普遍的現象,難以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為此,我們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對教研活動形式的改革和創新作了一些實踐與探索,以下擇要介紹四種。一、學術沙龍式教研活動學術沙龍是一種由同一學術團體的成員參加的,可以自由發言的專題討論會。我們把學術沙龍作為教研活動的一種形式,每次就一個課改話題展開討論,不強求統一的結論,旨在開闊思路,引導思考,加深教師對某一問題的認識,尋求更多的教學策略。此種教研活動形式適用於對教師不易理解或存在爭議的問題的澄清,或是對教學策略最優化的討論。如以“語文教學中如開展探究式學習”為主題舉行學術沙龍,教師可圍繞“探究式學習作為理科教學中常用的學習方式是否也同樣適用於語文等人文學科的學習?在語文課中可讓學生探究哪些內容?教學模式如何?教師的作用如何發揮?”等問題自由發言。通過交流,教師們自然加深了對探究這一學習方式的認識,同時還可形成許多教學策略與方案,經過進一步的比較篩選,便可用於指導教學實踐。在學術沙龍式教研活動中,我們還可嘗試借鑑“頭腦風暴”和“中立主席”等策略,以取得最佳的效果。“頭腦風暴法”又稱“智力激勵法”,最早是由現代創造學奠基人奧斯本提出的。藉助此法開展學術沙龍式教研活動,可由組織者以一種明確的方式向所有參與教師闡明中心問題,然後讓每位教師在一定的時間內自由提出儘可能多的想法和方案,在此過程貫徹“無錯原則”,不允許任何的批評與指責,並作好詳細記錄,稍後再進行整理與分析。“中立主席法”則是英國課程專家斯坦豪斯的創造。它要求活動組織者必須在活動前儘可能多地收集與討論問題相關的資料,提供給大家。在此基礎上引導大家展開充分的討論,並確保討論過程的連續性,但在活動過程中對討論的問題必須始終保持中立的態度,不能利用自己的權威對討論進行控制與限定。運用以上兩種策略開展學術沙龍教研活動,有利於發揮每個參與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對問題形成更全面、更深人的認識。二、對比教學式教研活動對比教學式教研活動是指標對課程改革提出的新理念、新要求、新方法,通過設計不同的課堂教學對比來加深認識,尋求教學的具體對策。對比的方式可以是多樣化的,可以將早幾年的課堂教學錄影與按新課程理念設計實施的同一內容的教學進行對比;可以是同一教學內容由不同教師按各自不同的設計進行教學對比;也可確定一個教學內容,由一位教師自行備課後實施教學,教研組成員聽課後再對照新課程的新理念、新要求進行集體備課,然後由同一位教師再進行課堂教學實踐,進行前後對比.對比教學式教研活動比較適合運用於課改綱要、課程標準中提出的一些具體的,操作性強的要求、方法的貫徹和實踐。如“過程與方法目標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體現”、“怎樣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實施對策”等等。利用對比教學式開展教研活動,較為直觀形象,操作性強,利於教師對新理念、新要求、新方法的接受與把握,先進的教學理念易於轉化為教學行為,因此,也深受教師們的.喜愛。三、課例分析式教研活動課例分析式教研活動是藉助必要的媒體手段,運用一定觀察與診斷技術,對於某一堂課(可以是代表當前教學現狀的課,也可以是以新課程的理念要求設計的課)進行深入的剖析和反思,作出較科學的評價,尋求更有效對策的一種教研活動形式。這種剖析與反思可以是圍繞某一個專題進行,也可以是對整個課堂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觀察與診斷;可以通過課堂觀察記錄、師生問卷訪談、作業練習分析作出定性判斷,也可以借用資料統計技術,得出定量的分析,如教師提問行為類別頻次統計、提問技巧水平檢核、弗蘭德語言互動分析、教學時間統計分析等,不同的統計技術可以反映出不同的問題。課例分析式教研活動需要一定的技術條件和裝置,如攝錄影裝置或錄音裝置、計時裝置、相關統計量表等;參與研究的教師要有明確而細緻的分工,對教師們的技術要求相對較高;所費時間與精力也較多。但其優勢在於可以幫助教師更科學更深入地認識日常教學中未發現或不重視的許多問題,再通過教學策略的改變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將新課程理念落實得更到位。此類教研活動安排要做到少而精,要精心挑選教師實踐中典型的課例進行分析,以取得舉一反三的效果。四、課題研究式教研活動課題研究式教研活動是將教研與科研有機融合的教研活動形式。它以教學改革過程中遇到的較複雜的問題或內容為研究物件,制定分步驟研究計劃,在一段較長時間內,圍繞同一專題多次反覆研究,探尋教學對策,逐步解決問題。與常規的教研活動相比,它具有更深入、更規範、更科學、更具針對性等特點。課題研究式教研活動比較適用於課程改革中提出的具有超前性的,教師們不太熟悉的,或者在短時間內難以解決的新理念、新內容、新要求、新方法的認識與實踐。如,新課程的教學評價,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實施,中國小生古詩誦讀等等。例如,在以往的作文教學中,都是以寫記實類習作為重點,很少有想象作文的內容。而《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要“激發學生展開想象和幻想,鼓勵寫想象中的事物。”可是,讓學生多寫想象作文,會不會產生更多的空話、假話?哪些內容的想象作文適合學生寫?怎麼指導才能使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教師們都很困惑,可資借鑑的資料和經驗很少,為此,我們在一所學校中嘗試應用“課題研究式教研活動”加以研究,參與研究的教師在半年多的研究過程中,反覆地進行課堂實踐、分析討論,在行動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了認識,找到了策略,積累了經驗。課程改革需要教研活動的有力支援,教研活動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更好地為教學改革服務。只要我們勇於實踐、敢於創新,一定會創造出更多更新更有效的教研活動形式。
論文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