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業所得稅法》下企業稅收籌劃的思考

才智咖 人氣:2.91W
新《企業所得稅法》下企業稅收籌劃的思考
摘 要:《新企業所得稅法》即將於2008年1月1日實施,新稅法對原有的企業所得稅制度和相關政策進行了重大調整。稅法的改革對企業的稅收籌劃產生重大影響,為適應稅法改革的新變化,在全面學習和掌握新稅法的基礎上,對企業的稅收籌劃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思考。?
  關鍵詞:企業所得稅法;稅收籌劃;思考? ?
  
  1 投資方式的稅收籌劃?
  
  《新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了國債利息收入和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為免稅收入。當企業有閒置資產時需要對外投資時,可以選擇購買股票、債券或直接進行投資,但重點應考慮購買國債和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在綜合風險與收益的前提下,相對於其他債券和股利,企業投資於免稅收入專案不失為一個較好的投資選擇。?
  
  2 企業組織形式的籌劃?
  
  《新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以下統稱企業)為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依照本法的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有限責任公司、合夥企業和個人獨資企業。很顯然後兩者不適用新的企業所得稅法, 只需繳納個人所得稅。而前兩者在繳納企業所得稅後,個人投資者還需繳納個人所得稅。鑑於後兩者在責任承擔上要大於前兩者,因此企業在權衡自身發展前景、發展規模、市場風險等因素後,可選擇合理的企業組織形式,以期繳納相對較少的稅收。特別是對外商獨資企業而言,新企業所得稅法將它歸類於個人獨資企業,只需繳納個人所得稅,而不再繳納企業所得稅。這對外資企業來說,企業組織形式的稅收籌劃就更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3 稅基型的稅收籌劃?
  
  《新企業所得稅法》在稅前扣除範圍和標準方面作了很大的調整,這將導致2007年和2008年的的稅前扣除有很大區別。(1)取消計稅工資標準,據實列指支工資和相應的職工福利費。企業可以將員工工資的數額進行調整,力爭減少今年工資和獎金的發放數,將工資和獎金轉移到明年發放。(2)放寬廣告費用列支標準、捐贈扣除標準、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條件。企業可以充分利用這一政策變化,在用足今年支出限額的基礎上,將今年支出的.廣告費、捐贈和和新技術研發費用改在明年支出,就能增加更多的稅前列支。(3)充分利用現有政策規定,預計可能發生的費用,對發生費用的時間進行調整,及時核銷已發生的損失,增加明年的扣除數額,降低企業的總體稅負。?
  
  4 稅率型的稅收籌劃?
  
  由於2008年實施的新的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同今年相比,名義稅率會下降8%,因此企業應合法降低今年的利潤,力爭把利潤遞延到以後。具體措施有:(1)遞延銷售收入的確認時間。通過銷售方式的變化,銷售目標的調整,力爭使銷售收入往以後年度遞延;(2)重新優化投資方案,調整費用支出計劃,爭取使今年稅前支出的費用最大化;(3)加大技術開發力度、加快裝置更新和技術改造進度,加速固定資產折舊,將利潤留在以後年度;(4)爭取適用較低的稅率。新企業所得稅法雖然對不同檔次的稅率進行了整合,但仍然保留了對小型微利企業實行較低的稅率,因此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經營規模和盈利水平的預測,在權衡之下,可將有限的盈利水平控制在限額以下,以期適用較低的稅率。對於有分支機構的企業而言,如果總分支機構都有盈利,且分支機構的盈利水平較低,可考慮將分支機構設為子公司,以爭取較低的稅率,降低集團總體的稅負。?   5 稅收優惠型的稅收籌劃?
  
  《新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企業的下列所得,可以免徵、減徵企業所得稅: (1)從事農、林、牧、漁業專案的所得; (2)從事國家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專案投資經營的所得; (3)從事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專案的所得; (4)符合條件的技術轉讓所得; (5)本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所得。”新企業所得稅法對稅收優惠的規定與現有稅法相比有很大的區別。①稅收優惠體系由原來的“區域優惠為主,產業優惠為輔”轉變為“產業優惠為主,區域優惠為輔”;②是對勞服企業、福利企業和資源綜合利用企業的直接減免稅政策採取替代性優惠政策,即採用工資加計扣除、減計收入的政策;③對原有老企業的稅收優惠實行5年的過渡期。針對新企業所得稅法稅收優惠政策的變化,企業在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進行稅收籌劃方面必須作出調整。(1)注重企業投資方向,淡化投資區域。為充分享受稅收優惠政策,企業在進行投資時,應選擇投資於高新技術企業、進行創業投資或投資於環保、節能節水、安全生產及農林牧漁業、基礎設施等。而對經濟特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等特定區域投資不應過多關注。(2)對計劃投資於勞服企業、福利企業和資源綜合利用企業要慎重,要考慮到稅收優惠政策的改變使得述上企業在享受稅收優惠時變得更加嚴格、合理和科學。想利用對上述企業的投資進行投機取巧將會變的很困難。(3)對於可享受過渡期優惠政策的老企業來說,應充分利用這一過渡期,在該過渡期內可加大投資力度等,擴充實力,增加積累,為將來與新企業平等的競爭中打下堅實基礎,或者在不擴大規模的基礎上,在五年時間的過度期內儘量做大利潤,最大限度地享受稅收優惠。?